打开APP
章正宸生卒年小考
越地文献
2025-05-22 15:04:18

                         章正宸像(取自《明越人三不朽图赞》)

   章正宸,字羽侯,号格庵,晚号甦道人,明末清初会稽人(今上虞道墟),性刚正耿直,为山章氏知名人物。早年师从刘宗周,有学行。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改礼科给事中,因上疏弹劾礼部侍郎王应熊,帝大怒,被逮下诏狱拷讯,给事中吴麟征、傅朝佑救之无效,削籍归。崇祯九年(1636)召为户科给事中,迁吏科都给事中,屡忤首辅周延儒,又诋兵部尚书陈新甲奸邪,既而会推阁臣失帝意,谪戍均州。福王时官大理寺丞,为马士英所不容,见国事日非,辞官归里。鲁王时,以礼部尚书晋东阁大学士,积极抗清。绍兴失陷后,出家为僧。今存《章格庵遗书》。关于章正宸生卒年,未见著录,故作以下考证。

     绍兴公报社曾于清宣统二年印行《越中文献辑存书》,内收录有章正宸自撰《东饿夫传》。其言曰:……父公玄府君,母陶恭人。以万历丁酉十二月二十日已时,生饿夫于京邸。”则章正宸生年明确,在万历丁酉年,即公元1597

“(崇祯)甲申四十八岁……帝思饿夫忠,三月一日,再召还。而十九日,京师困,龙驭升遐矣。丙戌季秋二十五日,格庵绝壁于宗祠翠微楼。……辟谷两月,形神犹复相亲。因营葬先人,勉存一息。葬事既襄,吾目可瞑。勺水不进,而此一息,竟不能骤绝。虽曰从容,恐蹈因循苟且之辙,为有道君子所非矣。谨叩辞宗祖殒于墓侧,逍遥解脱,一梦黄粱。回思半月前,淋漓手诫,亦是梦中呓语,子絮说,五十年行脚,益为饶舌。付之水火,俱无不可。冬十月初八日饿夫续笔。”崇祯甲申(1644年),章正宸四十八岁,隐居道墟称山“籁适楼”。时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等率领农民军入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走投无路,自缢身死。(丙戌)顺治三年,章正宸亦欲绝食殉国,营葬父母事毕,饿久不死,幸存于世。后削发为僧,离家出走,行迹无踪。章正宸妻沈氏,性笃孝贤而有气节殆正宸离家后布衣茹素屡遭危险以义命自安乡党重之

 1984年嵊县仙岩乡王舍村墓葬出土两方砖质墓志,为“明儒衡南王先生墓志铭”,铭文由章正宸撰写,末署“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吏部右侍郎年眷侄会稽章正宸顿首拜撰”(章正宸印)。据墓志铭载,墓主王三台,明代嵊县人,剡中理学儒,生于隆庆戊辰(1568)十二月八日亥时,卒于崇祯丙子(1636)七月十八日辰时。墓主妻李安人生于隆庆辛未(1571)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卒于监国丙戌(1646)十一月二日卯时。1646年,李安人晚夫君王三台十年而卒,后夫妻合葬,由章正宸撰写墓志铭,但末尾无年款,撰写时间最早可限定在李安人卒后的1646年。另查清光绪六年敦伦堂《剡溪王氏宗谱》,亦记载有衡南公志铭全文,大体与墓志一致,但个别文字不同,宗谱内墓铭尾书“时顺治戊子岁仲夏月,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吏部右侍郎年眷侄会稽章正宸顿首拜撰。”此年份应是后人编修宗谱时补录。顺治戊子,即顺治五年(1648),按此补记,可知此年章正宸仍在世,并为王三台夫妻合葬墓撰写了墓志铭文,自署官职为南明鲁王政权的资政大夫吏部右侍郎”。

     查清人陆圻有笔记《纤言》一书,内有金陵七十三人”一篇云:“癸已年,金陵获杨鲲,为滇黔谍使,事泄被执供攀进士山东耿玄度,名章光;湖广俞诞北,名鲲翔;万允康,名曰吉;准安蓼安朱,名日升;巢县叶无美,名士彦;举人金沙于公冶,名在熔;贡生周继序,名鍭;生员金陵许水樵,名谏;其余不能悉载,共计七十二人。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同戮秣陵,亦云最惨矣!乃吾浙缙绅二人:一为章格庵,名正宸,辛未进士;一为陶岸生,名履卓,癸未进士,亦在案中。章以行遁年久,无从逮系陶亦隔省拘提,得以缓死。惟玄度卜居金陵有年,夫人姚氏、妾朱氏及赵仆夫妇俱投井死,一门著节焉。呜呼,诸君子以西归好音之怀,乖大雅明哲之义,报韩有心,着鞭无地矣!癸已年,为清顺治十年(1653),在这场针对反清人士的杀戮中,章正宸因隐遁而未遭清廷捕获,再次逃过一劫。

另考清代邵廷采《思复堂文集》卷二《明侍郎格庵章公传》,其中这样记载:“鲁王莅越,以吏部左侍郎掌部事。江上败(1646),遂行遁。后十年,有僧至山,骤登其家楼,家人惊叫,子妇曰:必吾舅侍郎也! 出谒,已持钵去。有传其在庐山、嵩岳。又十年,始为制服庙。”可见章正宸至少在1656年仍在世,按东饿夫传》记载,正宸出家后法名“净”。

又据清嘉庆十六年《重修江宁府志》(卷四十二·人物九·流寓)载:“章正宸,字格庵,绍兴人。福王时,官吏部尚书,后逸去。上元诸生袁瑛,尝见一僧帽、道衣、儒舄而游于市者,延至家,聆其议论,知非常人,建小阁,居之十年。临终,始言:我,故明吏部章正宸也。”按此说,正宸削发为僧后曾游历于江宁(南京)上元县一带。关于袁瑛其人,清乾隆十六年《上元县志》(卷二十三·人物·隐逸)记载:“袁瑛,字五修,号古香。甫冠食于庠,负气节,文俊逸雄畅,与张白云(张怡)、杜茶村(杜浚)游。师事章格庵公十余年,故其学根深厚。晚年悠游里,放怀山水。著《听雪轩诗》、《古文词杂著》八十余卷。卒年八十三。”可见章正宸隐居于袁瑛家可信。以顺治丙戌(1646)正宸离家行遁之时计算,其居江宁袁瑛所建小阁十年,则顺治十三年(1656)仍在世,这与《明侍郎格庵章公传》中“江上败(1646,遂行遁。后十年,有僧至山,骤登其家楼”之记载相符。其临终有言称己为吏部章正宸,可知其终于江宁袁瑛家,卒年约在1656年左右。按《明侍郎格庵章公传》“江上败(1646,遂行遁。后十年……又十年,始为制服”之言,其卒年最迟不超过1666年。

综上所述,章正宸生年为万历丁酉年,即公元1597;卒年约在清顺治十三年(1656),至迟不过康熙五年(1666)。



---原刊于《上虞史志》2013年第2期(总第16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