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词,其中七字落笔封神
子非谷雨
2024-11-24 00:11:00

晏殊,字同叔,出生在有“才子之乡”美誉的抚州临川,自小聪慧好学,5岁就能写诗,有“神童”之美称,13岁以神童身份被举荐入京。

14岁参加殿试,在一群才子中脱颖而出,受到宋真宗的嘉奖,赐同进士出身。从此之后平步青云,最终官拜宰相,一生通达又辉煌,即使有过波折坎坷,也始终未曾离开权力中心。

《宋史》本传中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晏殊一生爱才,心胸豁达,有雅纳百士之气度,他重视书院的发展,“一时名士,多出其门”,为北宋培养了很多人才。

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绮、孔道辅等,都曾受过他的举荐提携。

他很善于写诗填词,尤其善于小令,用词婉丽,透着一种风雅圆润的气息,他不像别的诗人,喜欢写羁旅漂泊的愁,写儿女情长的伤。

他笔下大多抒发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比如时光飞度、韶华易逝,比如世事无常、沧海桑田,这样的情感每个人都会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就是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惆怅。

接下来要分享的这首词,就是他的经典之作《浣溪沙》,其中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可谓落笔封神,道出了人类生活的幸福真谛。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 开篇第一句就感慨时光的无情,年光短暂、生命有限,光阴一点一滴如水一样悄然流逝,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春光再美,也会缓缓转身离去;风华正茂,也会渐渐走向衰老,这样的无奈,谁也无法避免。

“等闲离别易销魂”,晏殊的一生经历过许多悲欢离合,别离的伤痛让人刻骨铭心。

26岁时父亲晏固去世,27岁原配夫人李氏病逝,29岁母亲吴氏去世,40岁时第二任妻子孟夫人也不幸病逝,长子晏居厚年仅16岁早逝,弟弟晏颖18岁早逝。

在这有限的年光里,经历这么多的世事无常,纵然你有万般不舍、千般不愿,也只能勇敢面对,无法抗拒。

“酒筵歌席莫辞频”。这是晏殊的洒脱和豪情,面对人生失去的痛苦、别离的伤感,与其沉溺其中,不如跳脱出来,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晏殊“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不难看出晏殊的府上经常是热闹非凡,高朋满座。

“满目山河空念远”,可是再热闹的筵席也有散的时候,待到宾客归去、繁华落幕,就剩自己一人登高望远。

放眼空旷寂寥的山河,寂寞也就随之而来,那些远离的故人也纷纷踏上心头。

“落花风雨更伤春”,更何况还是这样一个风雨潇潇、花落纷纷的时节,望着一地飘落的花瓣,心中的忧伤更加凝重,此情此景该当何解呢?

“不如怜取眼前人”。词人给出了答案,“眼前人”是陪伴在他身边的亲人、侍女,是他目前真实拥有、触手可及的一切,这才是他真正可以把握的当下的幸福。

这一句其实并非晏殊的原创,引自元稹的《莺莺传》,崔莺莺写给张生写的一首诗: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晏殊化用这一句为词收尾,从满怀的伤感中跳脱出来,可谓精妙绝伦。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幸福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不如怜取眼前人”,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也不藏在深邃莫测的幽谷,它就在我们生活的日常。

在与家人一顿简单却温馨的晚餐中,在与朋友无拘无束的笑声里,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印中,那都是幸福的模样。

年华似水,云消烟散,没有得到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手头拥有的一定是最值得珍惜的。

君当记取: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