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灵宝市西闫乡东古驿村何濬、何钧家族的兴衰史
用户黄河岸边老农
2024-08-29 05:31:12
′ #新星计划4期#  #顶端秋日创作季# #创作挑战赛五期# 
灵宝市西闫乡东古驿村何濬、何钧家族的兴衰史

王邦盈

明代灵宝县有焦、彭、许、何四大家族,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别居住在李曲、下坡头、梁村、东古驿。

东古驿村何氏家族先世为山西曲沃桓叔之后,周朝时受封于韩,因国赐姓韩。后被秦所并,易姓为何。晋之何曾,唐之何藩,宋之何颉,皆为其先祖。但家谱無可考传。宋时居住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至靖康年间(1126年)始迁灵宝,至今已将近九百年。

迁陟灵宝后,何濬、何钧父子开创了何氏家族的兴盛时期。

何濬的曾祖让。祖父钦,《灵宝县志》卷七566页《乡饮》篇载:“何钦,侍郎钧曾祖,举贤良方正(意为被荐举的贤良方正),历饶州、保定二府经历(经历:明代负责公文往来的官名)。"父亲茂。

何濬,字秉哲,生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自幼雍容凝重,器宇不凡,发愤攻读,争取功名。但乡试中举连续考试落榜,何濬矢志不渝、屡败屡考,直到五十岁时在景泰癸酉(1453年)才考中举人。其时被任命为广西象州知州。象州离京师距离四千多里,好多人都害怕不敢去,但何濬毅然赴任。到任后根据象州人从来不知道学习的情况,何濬选择聪明可教的人,亲自授课。为其正句读,释疑义。不多年,就有及第登科的人。

其时有个叫黄甫荣的人,聚众逃往山中为寇,官军从来都未能捕获。何濬以计诱其出山见他,黄甫荣到后,何濬以理喻之,示以恩信。黄甫荣遂率其众投降。天顺丁丑(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何濬入京庆贺。象州边远地区道路不通,黄甫荣率众护送出境,泣泪告别。

到京后,因在象州政绩显著,遂改任赵州知州。赵州为京畿之地,各种赋役繁多,百姓苦不堪言,但官府还多次侵夺民田。何濬即具疏朝廷,全部得到免除。

赵州城南沙河决堤,冲坏民田,治之未能成功。何濬亲往视察,目测其水仅及肩膀。遂命集中当地种田用的车辆在上流横亘决口,用绳系紧首尾,再用土木填充决囗,仅两日堤垣告成。时人呼之为“何公堤"。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1465年)改元,何濬升任江西南康知府。南康习俗喜欢打官司,何濬严厉地惩治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诉状顿时减少。南康有白鹿洞书院,何濬到任后即筹资修茸之。聘请名师到院授课,四方求学的人甚多。原来南康欠乏科第,后乃彬彬辈出。成化丙戍年(1466年),严重饥荒,何濬捐出自己的俸禄,力劝富民出粟赈灾。又恳请方岳(指其他地方),得周边府郡数万斛以继,民多所全活。

由于何濬政绩突出,成化二年(1466年)闰三月二十五日的制诰(指皇帝颁发的诏令,即圣旨)封赠其"进阶奉直大夫协正庶尹,”“妻李氏…兹特封为宜人。″

同期另一制诰将其父何茂“赠为奉直大夫,协正庶尹,直隶真定府赵州知州。”何濬母郝氏“赠为宜人。”

成化戊子年(1468年)何濬隐居田园,自号乐耕叟,朝夕课子孙,以书史优游林下十有九年。卒于成化丁未年(1487年)七月二十四日,享年八十有四。

何濬逝世三年后,弘治三年(1490年)十二月初一,由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国史总裁刘健为其撰写的墓表勒石而立。

何濬逝世十二年后,由于其子何钧官拜四品,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月二十二日的制诰加授何濬为“中议大夫,赞治尹,职如故。”其妻李氏“兹特赠为恭人。"至此,何濬的人生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何钧,字仲衡,何濬长子。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从小颖敏强记,才识闳通,器资端厚。八岁时,跟随其父在太学学习。成化戊子(1468年)考中河南举人。成化乙未(1475年)通过殿试获得了进士。奉工部令到襄陵王府为其修陵墓。成化戊戍(1478年)授太常寺博士。成化辛丑(1481年)选拔为都察院监察衘史。督责京畿东路盗賊,监督通州仓储。随后外放宁夏检查边防用的物资,防备禁戒,无所松懈,保证了宁夏边防的稳定。又赴四川巡视,考核吏治,审理大案。贵州播州有个叫杨友的人仇其亲弟弟,谋夺其官,诬其叛谋。朝廷命何钧同刑部锦衣卫、巡抚都衘史前往勘查。杨友同党中有善于打官司的人钻法律空子为其辨护,何钧熟悉法律,以理驳斥,使之屈服。杨友才认罪得到释放。

监督乡试时,何钧任期已满,由新任代替。遂回乡探望父母。回家后正值父亲何濬病重,不久逝世,何钧开始守孝,含殓如礼。朝廷复召赴京。而后又襄母亲李淑人之丧。雨下不停,何钧面向苍天号啕大哭。及下葬时,天突然晴了,随后又下大雨。人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守丧期滿除服,何钧改任山东道监察衘史,勘查诸司文卷。阴险、虚伪、狡诈之吏吓得都不敢睡觉。何钧声名渐起。又升为大理寺左寺丞、右寺丞。京东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的人被官军诱杀,狱连数千人,久不能决。何钧亲自勘查此事,不为势屈,终使结案。

不久升大理寺右少卿,巡视陕西边防事宜。当时大狱有几十人应当行刑,有人不服上诉,何钧根据法律维持原判。弘治癸亥(1503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兼提督雁门关诸边关。弘治乙丑(1505年)严重饥荒,太原、平阳饥民多逃往外地。何钧召集有资产的大户赈贷饥民,全活者众。

宣府镇是明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忽报敌军通过侦察得知官军出外支援别处,便乘机进入宣府边防。何钧命官兵挖了很多深险的陷阱,敌军乃退。随后何钧会见了京仓提督,就接到了回京升任户部右侍郎的制诰。

由于何钧功绩卓著,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制诰封赠何钧"进阶通议大夫…九任户部侍郎欶入乡贤。″“何钧妻封宜人。…兹特加封为淑人,益勤内助,用副嘉命。"

同期另一制诰加赠何钧祖父何茂“为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衘史…″为何钧祖母郝氏"加赠为淑人,庶以灵之有知,服休光于不替。″

这时何钧患有足疾,多次奏章辞职。朝廷悯其诚恳,特许退休还家。正德辛未(1511年)逝世,享寿七十有六。朝廷敕葬,墓在灵宝老城北枣园。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史李东阳为其撰写神道碑,勒石而立。

由于何濬、何钧父子贡献巨大,朝廷为他们父子四代人立有七座碑坊以示褒奖。《灵宝县志》附录首卷734页[坊第]篇记载如下:乡贡坊、都宪坊俱为何濬立。世科坊为勅封都衔史何濬、户部侍郎何钧(濬长子)、刑部员外郎何钺(濬四子)、临洮府同知何继武(钧之孙)立。世科坊为乡进士何濬、赐进士何钧、乡进士何铣(濬三子)、赐进士何钺、乡进士何延吉(钧三子)立。进士坊、豸绣坊、都宪坊俱为何钧立。进士坊为员外郎何钺立。其后代共有二十三人登科及第,担任县级以上的官员。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其辉煌才落下帷幕。

注释:乡贡坊:为乡贡立的牌坊。

乡贡:指不在学馆或正规学校上学的私学学生,先经州县考试,合格之后称之为举人,再由州县推荐选送到尚书省应试。

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又名牌楼。

都宪:是明代对都察院、都衘史的别称。

世科:指世世代代有人登科及第。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亦称赐进士。

豸(Zhⅰ)绣:古时监察、执法官所穿的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借指监察、执法官。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