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夏文化论坛
“分论坛一:夏文化考古新发现”纪要
2024年11月16日下午,2024夏文化论坛“分论坛一:夏文化考古新发现”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行。
分论坛一的上半场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李维明研究员主持。
李维明主持论坛
0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小庆研究员作了题为《文明俊彩 秦川华章——陕西西安太平遗址考古收获与认识》的报告。太平遗址发现两个东西并列的环壕,并清理出多座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墓葬20余座。出土陶器类型丰富,出土的玉器可构成完备的玉器生产加工体系。该遗址是迄今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具有中心性聚邑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填补了关中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的空白。
0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裴学松馆员作了题为《石峁遗址皇城台墓地考古新收获》的报告。皇城台墓地位于石峁遗址核心区皇城台顶部西侧,目前已发掘石峁文化墓葬12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根据墓葬的具体信息,可将该批墓葬分为五类,表现出了清晰的社会等级差异,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与社会复杂化现象,为研究早期国家起源、发展模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墓葬材料。
03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秦小丽教授作了题为《关中东部龙山晚期至夏时期的社会变迁——以陕西临潼康家遗址资料分析为主》的报告。本研究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陕西临潼康家遗址资料整理的新成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并结合其他遗址新发现的资料,对龙山晚期到夏时期关中东部地区的聚落社会演变进行研究。
04
中国国家博物馆孙慧琴馆员作了题为《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夏商考古新收获》的报告。西吴壁2018~2021年的发现补全了晋南地区冶金相关的生产链条,对于探索夏商时期的冶金遗存有重要意义。2022年,新发现的有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灰沟和二里岗下层阶段的墓地,墓葬排列有序,可分大、中、小三类。此墓地对于了解西吴壁遗址的性质,研究商代墓葬制度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光辉副研究员作了题为《芮城坡头遗址近年的发掘与收获》的报告。坡头遗址是晋南史前时期发展最为连续规模最大的一处遗址,涵盖仰韶、庙二、龙山等阶段遗存,面积400万平方米。近年来,发现了该遗址的环壕系统,在遗址内发现一批制玉、用玉的材料,而且可能与尚玉之风盛行的大汶口晚期人群在时间上存在一定交集,为东方玉文化的西传提供了新证据,为探索该区域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案例。
分论坛一的下半场由北京大学张海教授主持。
张海主持论坛
06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王俊研究员作了题为《山西忻州尹村遗址发掘收获(2021-2024)》的报告。尹村遗址忻定盆地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之一。尹村遗址夏时期遗物普遍集中在夏代晚期,与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某些器物有着高度一致性,是强烈受夏文化影响的遗址,但它也明显继承了部分地方文化特性,该遗址是以中原为中心历史趋势形成前夕的一个重要文化枢纽。
0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华贞助理馆员作了题为《禹州瓦店遗址近年来考古工作收获》的报告。“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实施以来,瓦店遗址先后发现和确认了多组环壕、城墙、祭祀区、排房式居址区、手工业区等遗存。上述发现证明了瓦店遗址在颍河中游地区龙山社会时期占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是当时的中心性聚落,已经具备了“大都会”的规模与气象。禹州瓦店遗址作为颍河流域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的中心聚落,很可能与“禹都阳翟”或“启有钧台之享”有关。
0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马龙馆员作了题为《登封王城岗遗址夏文化遗存的新发现与初步研究》的报告。王城岗遗址新发现有龙山文化晚期的房屋、窖藏坑等遗迹,出土了一批重要遗物。新发现二里头时期的道路、墙垣、房屋基址等重要遗迹,出土有玉器、陶器重要遗物。发掘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王城岗遗址在颍河流域乃至二里头王国中仍是一处中心级遗址。
0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利霞助理馆员作了题为《淮阳朱丘寺遗址2022—2024年发掘收获及认识》的报告。朱丘寺遗址呈龟背形,是一处以龙山晚期造律台文化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清理出一批丰富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存,对于深化认识洛阳盆地夏文化核心区和淮河流域夏文化的关系、全面把握夏王朝的控制能力、国家治理体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审核|刘海旺
摄影|蒋友鑫
设计|牛 维
出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邮箱|hnkgyj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