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子宫竟然“跑到”了体外?这些女性的难言之隐真的别再忍了!
郑州人民医院
2024-08-22 18:04:33

68岁的张阿姨(化名)

23年前因为子宫脱垂

做了全子宫切除术

10年前做了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但是两次手术后

阴道仍然有脱出物且伴漏尿

55岁的朱阿姨(化名)

全子宫切除术后15年后

仍然有排尿不畅、排便困难

2年前在当地医院行直肠膨出修补术

术后大小便问题仍未缓解

8个月前发现阴道脱出物

张阿姨和朱阿姨来到

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妇科

主任郭伟平分别给两位患者

定制了不同的方案

术后解决了她们存在的问题

而这两位阿姨所患的疾病

在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中很常见

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据调查

我国女性中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

发生率高达40%

盆腔器官脱垂

是由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薄弱

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

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和功能异常

表现为常能感觉到阴道脱出物,咳嗽、大笑及剧烈运动后漏尿,盆腔疼痛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比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其中有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的POP患者发生率为13%左右。

由于对本病缺乏基本的认识

大多数女性甚至错误地以为

生完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

都默默地忍受着这种疾病带来的痛苦

这部分人群到了四五十岁

发展成为子宫脱垂、尿失禁患者的

比例非常高

那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

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妊娠期盆底挤压松弛

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分娩后部分韧带松裂

“弹簧床”弹性变差

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

可能出现尿失禁或脏器脱垂等疾病

此外,先天缺陷、盆底肌肉退化薄弱、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肥胖、便秘)及医源性因素,均可造成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或缺损而引起失禁或脏器脱垂等疾病。

一旦发生了盆底功能障碍

应该如何治疗呢?

Ⅰ、Ⅱ度患者

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技术及药物缓解症状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

症状性Ⅱ度以上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

可以通过盆底重建手术

在改善功能的基础上恢复解剖

重度患者术后

长期科学盆底功能训练

是维持手术疗效的有力支持

盆底重建手术能明显改善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女性朋友们应该如何预防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呢?

要注意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减少腹腔压力对盆底的损伤。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站立等。

要注意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保持大便通畅。

产妇要避免产后过早从事重体力的活动,重视产后康复。

加强运动锻炼也是预防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弹性。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