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17日电(记者刘雅萱、文静、郭依格)曾经干旱苦焦、童山秃岭的定西变了——变得润了,变得绿了!
深秋时节,记者从兰州出发前往定西市通渭县,沿途高速公路两旁,青翠树木中点缀着少许黄色和红色;远处的山峦,像披着黄绿色的外衣,覆盖了曾经层层叠叠、光秃秃的梯田……
10月14日,从兰州前往定西的路上,沿途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新华社记者 刘雅萱 摄
包括定西市在内的甘肃中部地区,因为降雨量少、生态脆弱,一直被当作中国西部生态的“风向标”。
曾经,这里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山坡,都被开垦成庄稼地,种上小麦、土豆。过了收获季节,漫山遍野都是一片土黄色,很难看得见一丝绿意。“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曾是长期贴在定西身上的标签。
这是2017年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李家岔村山坡地。新华社发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工程,让定西的绿色一年比一年多。许多“靠天吃饭”的山坡地,种上了生态林木,绿色像滴在纸上的油一样,在每个山头慢慢洇染开来。
定西市的数据显示,通过连续4年开展“绿满陇中”行动,全市新增绿化面积133万亩,水土保持率达到67.9%。2023年底,定西市的林草覆盖率达到41.6%。
10月14日,常家河山楂小镇的山楂果压弯了枝头。新华社记者 刘雅萱 摄
在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山楂小镇,一片片绿色覆盖了半个山头,一串串红色的山楂果压弯了枝头。在小区种植大棚,去年才种的葡萄藤上,已经零零星星挂上了果,细密的水雾从棚顶上的喷水口轻柔喷洒。
“这是我们的连栋智能温室大棚,水隔段时间就自动喷洒,农作物浇灌不再是问题。”田园综合体负责人常海增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一片沟沟岔岔,水土流失严重;如今,这里已建成84座现代光伏大棚,形成了以木耳采摘、山楂等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高效产业链,整个产业园年收入1000万元左右。
这是常家河山楂小镇的连栋智能温室大棚。新华社记者 刘雅萱 摄
水,一直是困扰陇中农业生产生活的关键要素,以定西市为代表的陇中地区,更是“十年九旱困陇原”。近几年,定西市依托引洮供水工程,探索引水上山项目等配套农业灌溉工程,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改造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种植结构逐渐优化,山头绿了,生态好了,农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这是常家河山楂小镇的引水上山工程。新华社记者 刘雅萱 摄
退耕还林让定西山上的树多了起来,引洮工程的实施,则保证了树能活下来、绿起来。这项起缘于上个世纪的引水工程,近年来才逐步建成,把黄河上游支流洮河的水,引到定西市、天水市、平凉市等干旱地区,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同时,还能解决部分农业灌溉用水。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通过引洮工程,当地已持续向通渭县牛谷河、临洮县东峪沟等季节性河流定期输送生态水,累计输水2.86亿立方米,多项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河道水域环境。
这是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阳阴峡渡槽,位于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新华社发
“随着引洮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全市22.28万亩农田已灌上洮河水。”定西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政策好、人努力,加上科技支撑,定西这些年来的绿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展,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定西农民耕作的山坡地少了,山头变绿了,收入反而增多了。如今,常家河山楂小镇已成为集农事体验、果蔬采摘、研学考察为一体的特色景区,吸纳了4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庄1300余户农户增收。
眼下正是山楂采摘季,红彤彤的果子挂满翠绿的枝头,美得像是一幅油画。53岁的农民张云轩正忙着采摘果子。他说,现在每天能收入150多元,一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庭,不耽搁农活。
这是定西境内高速路旁的景色。新华社记者 刘雅萱 摄
返回的路上,落日余晖洒在绿色的山头上,梯田间渐渐升起乳白色的暮霭,洁白的“大风车”悠悠旋转,仿佛也陶醉在这诗画般的绿意中。
“往昔干旱困陇原,如今有水赛江南。”干旱的定西正在解“渴”,水润旱塬,绿披山野,变“绿”的定西迸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