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任献青:人工智能加持中医3.0时代
顶端财经
2024-09-27 20:33:41

顶端新闻记者 邹皓羽

9月27日至29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市会展中心举办。

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分论坛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任献青以《中医药人工智能发展思考》为题做了现场分享。

【三大问题,制约中医药数字化发展】

中医药种植面积有多少?每年中医药的产量是多少?中医院里每年用的中药材有多少量?

“我估计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在任献青看来,数据共享不足、数据开发利用不足以及数据融合有限,是目前制约中医药数字化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

现场,任献青分享的数据显示:中医药特色与传承创新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不足30%、各级医院已完成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比例不足80%。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对接比例不足50%,新型技术,虚拟化和云计算二级使用比例不足20%,中医药大数据建设比例整体比例不足20%,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占比更低仅不到7%。

【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发展的四点思考】

人工智能该如何赋能中医药发展?任献青给出了四点思考。

第一,找好场景是中医药人工智能起步的切入点。

任献青认为,选择好场景是新型技术融入中医药领域的关键切入点,包括通过智能的临床辅助快速提升基础的中医服务能力,通过智能的手段带动人才队伍的搭建,智慧共享的中医药房实现中医药的均质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中医的综合监管决策等。

“我一直在设想,每天晚上医生都睡觉了,如果能让住院病人的数据跑起来,包括化验结果、病史诊断和所有的情况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分析提供一个结果,从而看出诊断是否有遗漏,这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多实惠。”任献青表示,对于医院来讲,如果把辅助诊断能提升一个层次,那么临床诊疗可能会提升很多。

第二,用好数据是中医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

这方面,任献青认为首先是数据库的底层建设,要做好数据的采集,包括临床数据、行业数据,名老中医的经验数据,还包括市场数据,甚至中医古代文献的数据。

“把海量的数据采集以后,结合人工智能平台研发行业、临床、用药、问诊等各种大模型,实现区域中医药服务一体化、应用智能化、管理同质化。”

第三,搭好架构是中医药人工智能稳固的基础。

在任献青看来,通过统一的标准架构搭建好数智底座,是实现中医药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的基础。通过数智底座加速中医药智能化的场景孵化和成果转化,最终做到中医药人工智能的研发,包括理论创新、中医药研发、AI智慧装备、智慧医疗等等。

第四,建好队伍是中医药人工智能创新的根本。

任献青认为,产、学、研跨机构协同,构建中老名医专家团队、人工智能可研团队、信息技术团队是中医药数智化发展的根本。“未来中医药的人工智能需要组建一个产学研的共建团队,这样才能真正把我们中医药人工智能推到新阶段。”

【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实现未来中医3.0版】

从神农尝百草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到当下的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用现代化方法解读中医药方,古老的中医已经发展进入2.0时代,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中医3.0时代该如何发展?

任献青在大会现场给出了中医3.0时代人工智能规划“三策略”。

其一,立足中医药特色进行传承创新,构建智能辅诊、师承带教、共享药房、综合监管“四位一体”的智慧中医药云平台。

其二,在此基础上抓龙头,做到“大病不出区”。任献青认为高级别的龙头型医院在中医药数据质量上相对较好,以抓龙头进行中医院体质升级,资源共享,巩固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发挥区域带动作用。

其三,强基层,做到“小病镇里看”。把中医药人工智能的应用成果推广到基层,用AI赋能全科中医,快速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具体实践方面,任献青还提出了“三步走”:

第一步,是打造中医特色的省级中医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扩大河南省中医诊疗服务半径,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第二步,是夯实信息化基座,赋能5G智慧医院建设。

第三步,是构建中医药高质量数据中心,打造中医特色AI场景,赋能国家医学中心数智化水平提升。

“中医药发展需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希望未来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打通医教产学研通路,真正实现从医疗教学科研转化到产业升级,为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不懈努力。”任献青说。

来源: 顶端新闻
编辑: 施尚景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