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19—20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学术年会在广西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莫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王锋、国家民委教育司李然等出席会议。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何彦诚主持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赵天晓充分肯定了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成立45年来取得的成就,指出此次年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民族语言学界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他强调,民族语言研究应紧密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大局,为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贡献力量;同时,也要积极服务于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促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重要性,以及以新理念、新方法推进民族语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希望民族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锚定目标、勠力同心,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把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共同谱写民族语言研究更加绚丽精彩的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致辞 主办方/供图
莫坷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的总体情况以及学校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等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本届年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国内从事民族语言研究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一定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创新,促进中国民族语言研究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莫坷致辞 主办方/供图
王锋回顾了中国民族语言学会45年发展历程。他指出,学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政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上级部门和学界同仁的关心支持下,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取得积极成绩。他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学会要团结带领全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者,积极发挥理论和学术引领作用,强化问题意识,增强使命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王锋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主旨发言环节由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金枝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李泽然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李锦芳总结了中华各民族计数系统接触交融的特点和规律:一是计数系统的借用,汉语的计数系统被普遍借用到少数民族语言之间;二是计数系统的并用,即在借用其他语言数词系统的同时保留固有数词;三是计数系统的混用,在同一计数系统,即同一数词体系中,混搭使用借词和固有词;四是计数系统的替换。他表示,中国语言计数系统源出多头,但相互间发生了借用、并用、混用、替换等现象,深刻、生动地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历史上及现实中的密切交往、融合发展。
百色学院校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吕嵩崧在报告中就壮语分类词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并认为复制是这些演变发生的重要原因,名—分类词向数—分类词演变很可能是部分语言的共同规律。壮语分类词对汉语分类词进行复制的前提是,作为名—分类词的壮语分类词出现部分数—分类词特征,即具有部分计量功能。若壮语分类词一直处于名—分类词阶段,壮语使用者就不会认为其与汉语的数—分类词同质,则无复制之基础。
在题为“数智时代蒙古语句法标注的框架、路径及实现”的主旨发言中,内蒙古大学副校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秘书长达胡白乙拉介绍了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句法标注实现蒙古语文信息化研究、蒙古语句法信息处理。报告在梳理前人对蒙古语句法分析与标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蒙古语句法研究最新进展,对句法标注的理论框架、实现路径及应用实现等几个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针对数智时代低资源语言的句法标注质和量的提升问题,提出蒙古语句法标注路径设想,即通过固定短语标注、词法信息标注、句法信息标注、语义信息标注四个步骤实现语料多层标注加工,以基于规则、基于统计、基于规则与统计相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蒙古语句法信息处理。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姜镕泽立足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谈了学科发展思路和具体路径:一是调整学科建设定位,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高层次人才;二是调整民族语言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往精通国家通用语、熟悉多门少数民族语言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广泛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何彦诚在报告中主要探讨了侗台语部分语言第三人称代词的来源及进一步语法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现代侗台语部分语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来源于指人名词或类别词,有的还衍生出指示词用法,其演变路径是“名词>类别词>第三人称代词>远指指示词”,其语法化的认知机制是转喻。这一演变过程得到第三人称代词来源的跨语言事实的支持,更为指示词的来源提供了罕见而重要的个案,具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兵以第一手本土语言材料为依据,对瓦罕塔吉克语和其他帕米尔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异同进行细致描写,说明了作为帕米尔语言的瓦罕塔吉克语的特点。其比较涉及元音系统、辅音系统、音节结构类型、音段配置、词重音的功能和分布、主要音系过程和形态—音系接口现象等。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从总体上看,瓦罕塔吉克语具有帕米尔语言的一些主要的共同特点;二是由于帕米尔语言内部差异较大,瓦罕塔吉克语仅在某些方面与某些帕米尔语言相同或相似,而在另外一些方面与其他帕米尔语言的差异较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立足于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认为话语分析是语言政策研究的一种新路向,而概念作为话语体系的核心要素,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语言政策研究同样具有基础性意义。他回顾了百多年来中国的通用语言推广历程,将其分为“推行国语”(1911—1949)、推广普通话(1955—2000)、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00—)三个阶段。通过概念梳理和话语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现代通用语推广政策的实践逻辑与演变规律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云兵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族群、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个区域内的不同族群、民族会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这一过程势必导致语言接触、语言影响和语言交融。语言接触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借用很普遍,但语言交融不是简单的语言结构的叠加或类型的质变,而是对言语长期使用和母语化的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龙从军探讨了AI大模型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以帮助科研工作者用好大模型、提升工作效率,为研究者深思熟虑和提升理论争取更多的时间。他提到,大模型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尤其是民族语言文字文献研究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不少误区。他从自身研究实践经验分享大模型在民族语言文字文献研究中的应用,具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正确认知大模型;二是当前大模型如何助力科研工作者;三是通过实例展示大模型在民族语言文字文献研究中的实践应用。
会议设置了8个分会场进行分组研讨,共有69篇报告参与小组讨论。与会学者就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民族语言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民族语言描写和比较研究、民族语言文字应用和交叉学科研究、民族语言文字冷门“绝学”学科研究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大家积极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为推动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成龙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本届年会与会学者跨越老、中、青各年龄层次,报告内容丰富多彩,极大地拓展了民族语言研究的学术视野,深化了学术认知,为推动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承办。
(王容华 杨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