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代表,更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
然而,自先秦以来,再过唐宋元明清,以至于民国,一个铁定的规律,就是当时最知名最位重的文人,往往在后一个朝代开始,其影响力和文坛地位会相应降低,甚至会成反比。
譬如,唐朝最有名最有段位的诗人是王维、孟浩然、张九龄、贺知章、顾况等。但宋之后开始,人们评价唐诗,却公认了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甚至在唐朝名不见经传的基层无名诗人张若虚,也可以凭一篇《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
再譬如,在宋朝,公认的文坛大咖是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等,但是宋之后,人们评价宋词时,却公认是苏东坡。尽管苏东坡当年想去拜访请教晏几道,竟然排不上队,更被无情拒绝。古书《砚北杂志》记载:苏子瞻因鲁直(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大意就是,当时身居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的文坛新星苏轼,想通过好友黄庭坚引荐,去拜访宋朝文坛大佬晏几道。晏几道却拒绝道,当前朝廷拥有话语权的重臣一半都是我家的旧客(他父亲晏殊的门生),我都没有空见,何况你苏轼呢。这一段话挺有意思的,换一个角度,放到当前,如果某个文坛的后生新秀,想去见现在的某个文坛大佬,估计极大可能会历史重演。这就是生活,也是现实。
但是,这些都不过只是历史的浮影,也是定律。因为,若干年后,当后人再次评价文学作品优劣时,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顾虑了。也不会因为你是作协主席或杂志主编,甚至位居高位,就认定了你作品质量一定段位很高。反而,当下闪光的,未来不一定会璀璨。而当下微弱的,以后也不一定不会闪耀。因为,浩荡的历史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