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历史与时代的对话:“第一视点”的叙事策略
传媒行业内参
2024-11-12 09:06:5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第一视点”专栏采用多线式渐进结构思维,展现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侧面,将视线聚焦于当下,叙事视角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强化典型性人物塑造,对历史事件进行时序重构,为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新方式。

自2023年8月份创办以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第一视点”专栏播发了《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从李祖村看变化 “千万工程”展现乡村振兴万千气象》《从小商品看大市场 “世界超市”义乌再创新辉煌》等报道,截至2024年7月底,共播发大小屏节目40期,全网传播量累计超20亿。专栏从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以浙江改革的历史为轴线,拓宽了电视理论节目的表达视角,以更细致的方式解答了改革发展的“时代之问”。

“第一视点”专栏的叙事框架

叙事结构的构建与历史脉络。“第一视点”专栏主要采取“渐进式”的叙事结构,具有较多的叙事单元,单元之间通过细节线索进行过渡。
在具体故事线设置上,“第一视点”专栏采用多线式渐进结构思维,即通过不同时间线的交织,展现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侧面。如,《民之所盼 我必行之》从湖州“群众利益无小事”大讨论、杭州翠苑社区老年食堂、丽水中小学生爱心营养餐三个故事切入,回顾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从萌芽、确立到深入实践的全过程,凸显“小事”上政府如何做到“民呼我为”。这种多线式的渐进结构,展现了“民呼我为”政策从谋划、实施到长效管理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的整个历史脉络。把改革的不同关键历史节点,具象化为具体的人的经历,更加真实感人。
在叙述顺序上,“第一视点”专栏参考了新华社“国家相册”微纪录片栏目的形式,从定格历史瞬间这一角度切入,讲述时代发展的故事。如,《“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以一位老者的深情讲述展开故事,通过他记忆中新昌江河水味道和颜色的变化,真实、形象地展现20年来新昌环境的转变。《长高的身体 降低贫血率》用20年前一句“连梅干菜也没有,每餐只能吃白米饭”的新闻资料画面,展现了世纪之初浙西南山区教育的困难,引发受众对于教育均衡化问题的关注。
但和“国家相册”通篇以照片作为叙事单元构建故事的方式不同,“第一视点”仅以照片作为历史的“底色”,从历史瞬间说起后,迅速地把视线聚焦于当下,从当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去20年的历史跨度,引发人们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改革问题的思索。
“第一视点”专栏站在现实的视角对过去遥望,通过建立一个跨越20年的时间轴,充分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用“移步换景”的东方式美学理念,在这个纵深超过20年的长焦镜头里,不断地变焦、聚焦,观察改革是如何“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浙江省域发展,并逐渐形成新优势、新动能的。
叙事视角的选择与时代背景。“第一视点”专栏的叙事视角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更与习近平同志的浙江改革实践紧密相连,三者共同构建了专栏作品的历史叙事框架。
在《惟改革者进,GDP的绿色之变》中,环保局老局长面对环保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时的纠结,县委书记举着望远镜找污染源的焦虑、谈话时的忐忑,等等,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改革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这种对特定人员的深入访谈,“第一人称”的情感表达,能够帮助受众从内部视角体验历史,使受众产生更强烈的共鸣。这种叙事策略不仅加深了受众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通过时代背景的映射,加强了历史叙事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亲历者对于当地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过程的复杂和改革成果的变化感受最深。通过将改革历史事件与这些人物紧密联系,“第一视点”专栏更加深刻地展示了改革本身的内在逻辑,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叙事手法,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记录,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时代的回声,展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状态和情感波动。
在《千年运河流淌时代新韵》中,记者会在每段回顾性采访之前添加被采访者工作生活的环境声,志愿者在社区食堂帮忙的现场声等,然后将画面从当前的平静生活跳转到过去。时间上的跳跃、闪回增加了叙事的张力,使历史事件的再现更加生动真实,让受众更容易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易于理解浙江改革历程的连续性和变迁,对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改革实践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

叙事策略中的历史再现
人物塑造与历史人物的典型性。讲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改革故事,讲述者是关键,如何选择人物典型?可总结为“原文、故人、旧闻”。“原文”是指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时推动的某一项工作相关的公开报道,包括讲话原文;“故人”是指与改革工作相关的直接利益人,包括参与改革的干部以及与改革密切相关的群众等;“旧闻”指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报道的社会现象等。
这三个方向引申出了三种典型人物:政策的执行者、调研的亲历者和经历特定历史时期的普通人。如何构建这三者的故事?如《一顿饺子里的矿井情缘》,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到长广煤矿调研,和长广工人们一起吃了一顿饺子的故事。这背后涉及国企解困、下岗职工安置等一系列改革问题。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煤矿工人许仁锁出现时正在介绍自家的账本。一本账本、几十个工友的名字,塑造出一个普通工人的典型形象——厂里经营效益不好,家里人口多,经济拮据。然后直击问题的核心:如何帮助这样的工人解决困难?这样的塑造把当时面临的改革任务直观地展现在受众眼前,同时也把许仁锁的人物形象典型化——他的生活正是当年千百个煤矿工人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春节故事·一顿饺子里的矿井情缘》报道画面截图。主人公许仁锁正在翻看二十年前的账本。

在强化个人形象塑造的同时,《一顿饺子里的矿井情缘》也通过“集体形象”的塑造拓展了许仁锁这个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作品的中段展示了长广煤矿工人旧时看电影、购物、上学、弹奏音乐的照片,这些照片叠加许仁锁本人的讲述,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现实与历史”。对照着开头那本账本里窘迫的生活状况,让人们加深了对人物命运的关注。
在“第一视点”专栏中,人物塑造不仅是叙事的核心,也是历史人物典型性得以展现的舞台。通过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刻画,作者成功地让受众感受到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
故事性情节与历史事件的重构。“第一视点”专栏通过配置故事情节,对历史事件进行时序重构,“复原”改革的基本逻辑。
《一份嘱咐里的老区牵挂》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四明山革命老区调研的故事。当时余姚梁弄镇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灯具之乡,工业蓬勃发展,但距离镇区只有几公里的横坎头村发展却依然落后,问题在哪里?记者加入一段干部“炸油条”给村里还债的故事,说明村干部“有意愿、没想法、缺能力”。“炸油条”的情节为之后宁波市下派干部,给村里提供“智力支持”,最终帮助村里发展经济的做法进行了铺垫。
故事性情节的植入,不仅能够补全历史事件中缺失的逻辑链条,更能生动地展现习近平同志始终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上)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在讨论“改革的文章怎么做”这一问题时,讲述了习近平同志从调任浙江那一刻起就奔着问题去,马不停蹄开展调研的故事。其中插入了干部回忆的一个小细节 :调研中习近平同志对干部们说,不能光调查定好的点,那往往看到的就是亮点,看不到问题。这个细节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调研过程中秉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在“第一视点”专栏中,故事性情节与历史事件的重构是叙事的核心,它不仅重现了历史的脉络,而且使得历史事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解读。

通过搭建叙事结构传达时代精神
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交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循迹溯源,厘清思想演进发展的路径和脉络,真正理解其中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
历史情境的再现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手法,更是一种深刻的历史与时代对话的方式。通过搭建叙事结构,让受众在情感共鸣中体验历史的厚重。《惟改革者进,GDP的绿色之变》讲述了习近平同志以改革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的故事。全篇分三个段落叙事,第一个段落讲述了本世纪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污染的“成长烦恼”,针对这一时期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标准怎么定都应该,花再大代价也值得”。而在第二个段落,随着环保压力的提升,有些干部又有了光保护不发展的想法,习近平同志又适时提出了“既要经济的GDP,更要绿色的GDP;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的要求。在这个段落中,记者多次展现了对改革方向的疑问,比如“怎么走,走什么样的路”“当时是比较迷茫”“拿着笔记本,我很紧张地进去”……这些纠结、这些疑问,将社会各层次的思想交锋巧妙地编织进叙事框架,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

《惟改革者进,GDP的绿色之变》引用了一篇保存于安吉县档案馆的报刊材料,刊载内容为2004年安吉县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大讨论。
通过这一叙事方式,历史事件不再是一系列孤立的点,而是连成线、形成面,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浙江改革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推动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发生转向的。这不仅增强了历史的现场感,也使得受众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改革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视点”专栏通过立体、多面的叙事策略向受众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揭示了改革进程的连续性。
叙事中的象征与隐喻。“第一视点”专栏的目标是思想溯源,需要突出改革逻辑,既要有“因”也要有“果”,但两者都不过分赘述,既要形象,又要“点到为止”。
《共富故事(上)山呼海应 奏响共富乐章》在讲述浙江欠发达地区就业困难问题时,只用了两个小故事,一共两句话:“照片里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叫汪峰,技校毕业的他,连续换了四份工作,找不到合适的工厂,一家人挤在30平方米的小屋里。江山的农民刘井水,种田之余靠着泥瓦匠的手艺补贴家用,唯一的念想,是让儿子学门手艺,外出打工。”这两个故事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千百万外出务工的农民,隐喻了城乡发展的差距。“30平方米的小屋”“唯一的念想”,背后体现的是居住的需求、就业的需求。
隐喻可以通过画面的裁剪来展现。《惟改革者进,GDP的绿色之变》中有一句配音:“而与此同时,GDP急剧下降。环境保护了,发展怎么办?”为了体现地方干部的焦灼,记者剪辑了一段风云突变的雷雨现场,用雷声象征改革的艰难和曲折。通过这些象征手法,将历史叙事与时代对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另一种隐喻则可通过“宏大叙事、个人视角”来实现。杭州拱墅区城改办副主任陈旭伟是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街区改造的直接参与者。在讲述运河变迁的历史时,团队着力强化了他城市改革者的身份,将他放置于杭州旧城棚改的大历史背景下,展现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平衡关系,既展现了大运河沿线20年来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共性问题。把运河的历史和中国发展史串联,从陈旭伟的个人视角对运河申遗的关键节点进行书写,帮助受众认识、理解传统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并行的历史。
“第一视点”的突出亮点是让沉睡的记忆“活”起来,让人们从历史画面中看见鲜活的人物、情感、历史。

结  语
“第一视点”专栏以历史与时代对话的叙事策略展现了浙江改革发展的社会面貌,为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视角,让思想溯源成为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典型性人物塑造和强化故事性,增强了改革叙事的深度、广度和吸引力,在受众心中留下持久的思想回声。
(作者系浙江卫视新闻中心记者)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0月(下)。
责任编辑:曹雅芳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2025年度《新闻战线》杂志订阅工作已经开始,敬请点击下载2025年新闻战线订阅单.docx 进行填写,填好后回传至本刊发行部邮箱:xw@people.cn。

  • 四维发力,让主流叙事可感可近可亲
  • 重大主题报道年轻态叙事策略研究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