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促进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0-18 17:23:3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20日,“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文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论坛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强调了阐释论在理解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关系中的重要价值。张江表示,近至狄尔泰及李凯尔特起,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在理念和方法上完全对立的主张,广泛张扬和无限膨胀起来。自然科学的知识论倾向与精神科学的价值论倾向,为不同领域的学者各取所需,相互排斥,愈演愈烈,后现代以来,甚至走向完全对立。知识是否具有价值,价值能否转化为知识,应有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历史证明,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是新宇宙观的创建,但同样以标准的知识论形态呈现于世,为客观事实和人类实践所证明。当代量子力学在对微观世界的把握中,引进不确定原理,做或然性推理,但本质上仍为确定性追求,最终仍是知识论判断。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上,两者之间相互发明,相互蕴含,相互证明;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理念一致、目的一致、过程一致。以阐释为桥梁,超越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对立,推动以阐释为存在形态和生产方式的精神科学,追索事实,创造价值,为人类提供可为信念所确证的价值之真,可为实践所检验的知识之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重点规划,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他鼓励青年学者在科技发展、学科交叉的浪潮中锻炼智慧和能力,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陈众议提出,语言和文学是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基石和灵魂。语言与文学如何应对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认知挑战,烛照自然科学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索,寻求科技与人文之间互通、互融、互塑的均衡关系,此乃时代之大问。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发展需要坚守文化立场,挖掘中华文明深厚底蕴中的智慧与精髓,在科技赋能中维系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生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陈众议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认为,在科学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如何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发挥人文学科的规范性和引导性作用,从而规避风险,促进科技向善、向好的方向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召开这一主题会议旨在推动科技人文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健康发展,是回应时代之需的重要举措。

与会学者提出,科技与人文可以融合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需要通过增强技术的人文维度来确保其为人类造福,以人文为基探索根与魂。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我们思考“何以为人”的问题,探索个性化创造的重要性;科技发展也需人文精神加以制衡。中国学者需要承担起将人文研究提升到弘扬人类文明高度的历史重任,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贡献。

与会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激发了对技术的探索和接纳,推动了跨学科的合作和知识生产的创新。人文学科需要与科学融合,借鉴历史上人文与科学结合的传统,掌握AI技术,让人工智能为人所用,确保科技发展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利益,促进人类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根本性转换,同时警惕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的认知与创新能力退化。

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与会学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字化保存、3D建模、虚拟现实等手段,为学科融合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创造了新的研究机遇,催生了新的研究方法。与此同时,技术革新也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亟需确保科技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应在教育中融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使技术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张黎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