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第十七篇:论语·阳货篇
【原文】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注释】▲性:本性、天性,即先天的秉性。
▲习:学习,习性,指的是经过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评析】这句话不是人与人之间相比较。什么是性呢?中庸里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讲人与道的比较。是说人最开始的时候是最接近道的,由于后天的学习,后天的阅历和对物质的追,使本性变得执着,变得贪嗔痴,离道越来越远了。
“性”与“习”是相对应的,“性”是先天具备的,“习”是后天习得的。“性”是基础,“习”是在“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孔子认为,人的先天本性都差不多,差别主要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培养、锻炼所造成的。孔子的这句话强调的是“习”而不是“性”,实际上就是强调学、修的重要性,这是孔子开办教育的前提假设。
但同时也要看到,孔子所强调的一些品行,比如,仁、知、信、直、勇、刚等都是基于人的本性而发展起来的。孔子认为,在先天秉性的相近前提下,只要经过适合的教育,大多数人是可以保持并发展这些品行的。反过来可以看出,孔子对当时的正统教育状况并不满意,认为还需要改进,这也是他办学的出发点之一。
人的先天本性都差不多,只是后天沾染的习性不同,才使得人性有善有恶。
孔子只说“性相近”,未做善恶评价。
孟子提出“性本善”,最著名的论证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提出“性本恶”,但他认为人有向善之智,通过学习教养,也可以成为圣人好人,这点倒是和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一致的。
“性无善无不善”是告子的思想,告子无著作,只有《孟子·告子篇》有“告孟之辩”记载了相关内容。
孔子的重点在于“习相远也”,钱穆先生对本章定性为“本章孔子责习不责性,以勉人为学”,比较精准。孔子对于天性如何并不在意,其重点强调的是后天的学习、修行。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中心之性,也就是孔子曾经说过的“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就要注意加强善的学习,不论是从师、交友还是择居地、选工作都要注意怎样对自己的修养提高有利,一心向善才能善!
身处动态的环境以及具备相应的条件,若无持之以恒的操守,一旦遇到重大变化,人容易犯大错,此错一出,改正错误虽然要付出很大代价但尚能挽回,若错上加错余生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