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济源用好科技创新“增量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济源日报
2024-11-13 13:25:59

日前,河南龙兴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来捷报,该公司新获一项国家专利。此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为“一种四氯化钛生产用物料添加装置”,这项技术可有效避免生产用物料在添加时被振荡起来。据了解,该公司围绕钛功能材料关键技术不断创新,现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形成了四氯化钛、水热法二氧化钛、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亚氧化钛、纳米钛溶胶等高端材料产品矩阵,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省“瞪羚”企业、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行列。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示范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围绕创新主体、创新机制、科技服务“三箭齐发”,为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提供强劲动力。

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66家,其中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创新龙头企业1家、省“瞪羚”企业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5家……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较2020年实现翻番。中原特钢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装置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研发成功;金利金鸿“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制备高纯半导体材料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省重点研发专项立项支持;豫光金铅“有色冶炼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认定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金利金铅一案例入选国家“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名单,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企业……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创新主体的培育。近年来,示范区积极构建“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将创新主体培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级,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示范区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机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济源与豫西四地市签署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洛阳分中心科技创新框架合作协议;出台《济源中试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并组织首批申报工作;首批13家单位29人获得初级技术经纪人证书,加快建设中级技术经纪人队伍;落实落细财税优惠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225家科技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9.74亿元,受惠企业数量和扣除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0.83%、11.69%;探索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项改革,对科技项目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不断释放创新主体活力。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7.12亿元,同比增长63.4%,占GDP的比重达3.44%,高于全省1.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今年1至8月,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81.2%。2家企业科研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为科技加速度、为创新通堵点。今年以来,示范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共办结省级科技创新需求25项、市级科技创新需求67项,6家单位申报“科技副总”岗位及技术难题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导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通过自主创新和“借梯登高”,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已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9家,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正加快投入运营;龙兴钛业正牵头组建“河南省特种钛氧化合物功能材料产业研究院”;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与示范区工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加快推进……新的高能级创新矩阵正加速崛起。

拉满“进度条”,跑出“加速度”。在决战决胜全年任务目标的关键时期,示范区将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增量器”,努力让“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加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济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来源:济源日报

记者:王鸿斐

出品:济源传媒•新媒体

编辑:牛银苗  校对:武丽霞

审核:孟路平   冯华

终审:刘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