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关于草药的赞美之词,其中,诗圣杜甫在其诗作《丈人山》中写道:“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表达了对黄精延年益寿功效的推崇。黄精,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养生保健的功效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黄精,学名为Polygonatum sibiricum,属于百合科植物,主要分为滇黄精、黄精和多花黄精三种。根据其形状的不同,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黄精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适宜在海拔200—2008米的山区林下生长。其中,河南省嵩县出产的鸡头黄精,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优良的品质,被誉为当地的特色产品。
黄精的采挖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采挖后需去除须根、洗净,并通过沸水略烫或蒸煮至透心,然后干燥并切成厚片。在选择黄精时,颜色黄、切面角质样、味道甜的为上品。
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其独特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土壤,为黄精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嵩县黄精因其根茎形似“鸡头”而得名,是药食同源的佳品。2023年10月23日,嵩县黄精被纳入河南省首批道地药材目录,2024年更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黄精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延缓衰老的药材。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精为“仙家以芝草,坤土之精华”,并强调其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2020年版《中国药典》也明确指出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生黄精含有刺激性的黏液质,直接食用可能会引起口舌麻痹和咽喉刺激。因此,黄精需要经过炮制才能食用。炮制方法包括直接加工成黄精片或制成酒黄精。酒黄精是将黄精与黄酒拌匀后蒸炖炮制而成,不仅去除了不良成分,还使多糖转化为易吸收的果糖,增强了其滋补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精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氨基酸、蒽醌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记忆力、保护肾脏等功效,可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便秘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日益重视,黄精煲汤食用越来越受欢迎。现代企业也开发出以黄精为主要成分的黄精茶、黄精酒、黄精奶制品及固体饮料等产品,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
黄精药膳推荐:黄精粳米粥
配方:酒黄精15g、粳米 100g、陈皮5g。
制法:将酒黄精、粳米、陈皮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成粥即可。
用法:温服,每天1次。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脾胃虚弱等症的保健药膳。
温馨提示:脾胃虚寒,肠鸣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不宜服用。(张安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