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如夏花,热烈自在
蝉鸣夏
2025-05-20 13:58:54

生如夏花,热烈自在

#创作挑战赛八期#

夏花之盛,向来不是少年人的专利。那花开花落,自有一种中年人的意思在里头——开时便开得泼辣,落时也落得痛快,决不含糊。人生过半,反倒愈觉出这"生如夏花"四字的滋味来。


少年时读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不过觉得是诗人的漂亮话,如同隔着玻璃窗看花,美则美矣,却不真切。而今四十已过,晨起对镜,总能见到额前白发,倒忽然懂了那诗句。夏花哪里只是绚烂?分明是拼尽全力的活法。木槿朝开暮落,紫薇百日不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各有各的脾性。人活到不惑之年,也该有这般分明的主张才是。

记得幼时邻家有位周先生,退休后突然学起油画来。他老伴嗔怪道:"老胳膊老腿的,还折腾什么?"周先生却道:"正因老胳膊老腿,才要折腾。"每见他背着画箱出门,白衬衫上沾满颜料,竟比年轻时穿制服上班更显精神。后来他办了个小画展,那些画算不得高明,却自有一股生气。周先生七十五岁离世,临终前还在画一幅向日葵。听说那花盘画得极大,金黄的颜色几乎要跳出画布来。这不正是夏花的活法?明知秋霜将至,反倒开得更烈。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常陷入一种错觉,以为热烈是属于年轻人的。其实不然。菜市场里那位总系着红围裙的豆腐西施,六旬年纪,每日清晨吆喝起来,声音清亮得能穿过三条街巷;公园凉亭中拉京胡的退休教师,指法比在职时更见功力。他们身上都有种夏花般的劲头——不因岁月消磨而萎顿,反将岁月酿成了醇酒。我认识一位老太太,八十岁开始学钢琴,指头僵了便多练,如今能弹整首《致爱丽丝》。她说:"年轻时忙生计,现在才听见音乐的声音。"这话里有种晚开的芬芳。

当然,夏花的智慧不仅在于绽放,更在于懂得适时而止。木槿一日即谢,却日日有新花;紫薇花期长,便懂得积蓄力量。人到中年,该明白不是所有事都需拼命,但要拼就该拼在值得处。老友老陈去年戒了四十年的烟,我问他如何做到的,他笑说:"突然想闻闻夏天的味道。"这觉悟来得突然却不晚。我们这辈人经历过饥荒、动荡、改革,骨子里刻着生存的智慧,如今正该用在生活上。


近来爱在黄昏时散步,看到别人小花园的茉莉,总要停下来欣赏。花朵小小的,香气却窜得老远。主人七十多了,夏天早晚总会给花浇水。他说:"别看花小,能香半条街呢。"这话实在。人生过半,未必非要惊天动地,但须活出自己的气味来。像夏花那样,该开时开,该落时落,中间的过程,必要热烈自在。

窗外的合欢树又开花了,粉绒绒的,风一吹便扑簌簌地落。这花有个脾性——越是烈日当头,开得越欢实。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