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京畿部长
刚领到的家电以旧换新资格券,观望两天就发现购物车的产品都涨价了……“双十一”前后,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曝料称,补贴政策出台后,此前关注的商品突然涨价,补贴后的价格与补贴前差别不大,有的甚至更贵,不法商家正借机“薅补贴的羊毛”。更为恶劣的是,除了“薅羊毛”外,湖北、四川等地还曝出不法企业涉嫌“骗补”“套补”,湖北省商务厅更是开出了针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骗补”“套补”的首张罚单。(11月11日 澎湃新闻)
今年是我国确定的“消费促进年”,政策重心进一步向消费倾斜。不论是各省、市都推出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不仅有助于消费者更新换代老旧产品,提升生活质量,也显著促进了节能减排和市场消费活力的释放。数据显示,当前,我省省机动车销售9.2万辆,累计销售额151亿元。1-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42.6%,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22.1%,增速明显。截至10月28日20时,全省通过“甘快办”办理消费品以旧换新总申请量23.98万件,拟支付补贴资金48742万元,已完成支付28642万元。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以旧换新优惠政策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消费一步走,经济全局通。消费品供给的不断丰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使群众对于流行性、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这个基础上也提升了国内消费结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贡献更大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警惕任何试图通过骗补、套补行为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如果企业通过以旧换新套补、骗补,就会让以旧换新政策流于形式、效果打折,最终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以旧换新是促进消费的有力手段,要让这项政策更好发挥效益,就必须杜绝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面对利润和补贴,一些企业动起了歪心思,打起了小算盘,通过销售凭据造假,安装信息造假、产品偷梁换柱和先涨价再补贴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这些违法、违规市场乱象,给以旧换新活动和消费市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大量财政补贴资金没有落到实处,被不法企业中饱私囊。
以旧换新政策被不法商家非法占用,既损害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也损害了政策推行活动进行的价值意义,阻碍了以旧换新活动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政策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国内消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实实践中,对于骗补、套补的企业,不能止于取消其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实施企业资格,还应让其付出更大的代价。不仅全过程监管补贴资金,商务等部门还应设置回头看,不断巡视漏洞,打击套补、骗补问题。完善监督机制,筑牢制度篱笆,让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企业无缝可钻,没有机会套补、骗补,就能从源头上遏制套补、骗补行为,让以旧换新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流程编辑:刘佳佳 07554】
本文首发顶端新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于湖北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