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个二百篇文章,小目标居然也完成了,更新频率没有像第一个百篇那样高,在身体明显不如从前的情况下,克服工作忙碌时间紧张的困难,见缝插针写材料,还好保持了每周三篇新发的内容。在中国好人孙炳良的@炳良自强团队义务帮助和支持下,尝试用短视频的形式宣讲“民联网”,比文字版的短一些,出镜聊聊天,效果也不错,所以在文字更新的同时,加大了短视频的推出频率。
从第一个序列《打造数字孪生是谋划县乡发展的现实契机》到第二个序列《数字时代的民众福祉》是在主题凝练上的一次提升,从把民联网作为一种基层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方案,升级成为基层行政服务工作在数字化新阶段,服务群众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与认可民联网思路和方法的朋友们一起从思考和实践两个角度不断开展尝试,服务了越来越多的区域和群众,离行政服务与国有企业的充分合作也越来越近。
依靠县乡的基层行政力量获得流量,并为政府和群众双方提供数字化工具获得初始建设资源的思路原本也没有错,并且在推动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的认可。在区域化私域流量集聚之后,以数字化平台支持赋能区域商贸流通活动并获得佣金收入,用以回报平台的建设投资和政府的行政推广,让群众得到便利,让当地增加财力,也已经在相对成熟的县区开始了小面积试验及落地,效果会很快显现。
但是前进过程中总还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最为集中的是,每个人有各自的生活积累和理解方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意愿有动力在自己的工作中把数字化的民联网转型,当成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困难的必选方案。当大家都了解螃蟹的美味时,往往已经想象不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面对第一只螃蟹时,勇敢吃下第一口的勇气与忐忑,抑或是“敢为天下先”的气度与担当。现在看来,民联网这只“螃蟹”能不能吃,已经是经过别人体验并得出过结论的了,大胆的迈一步出去,就是实践出真知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何必非要犹犹豫豫,徘徊不前呢?
民联网走的越快,遇到“不敢吃螃蟹”的问题越多,但是离最后的解决却越来越近和越来越快,因为毕竟美味的诱惑是现实存在的,饿肚子缺营养的压力也是现实存在的。互联网发展的越成熟,资本方从地方基层群众的消费活动中拿走的越多,如果没有自己的平台,地方对经济运行的控制力就越不容易;走到互联网时代,万物通联是前提,却给暂时还没有适应大趋势的区域个性化产业结构带来致命的伤害。民联网这只螃蟹再不吃,势必就会继续被互联网抽血,让某些地方本来就不很滋润的区域经济更趋荒漠化。
改变一个地方的干旱,治本的方法是改变大气循环,在暂时改不了大气的时候,挖个沟渠引点水,就是解决问题的必选项。对一个地方来讲,发展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引入新质生产力,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民联网建设。
第三个二百篇的主题,聚焦目前的状态与问题,确定为《县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方法》,更为直白,目的是让“螃蟹”的味道散发的更有吸引力一些。
更多“王县长聊振兴”之打造数字孪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经验与观点,在顶端新闻搜索“王洪涛数字化视点”,共同打造民联网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