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灵宝市“政协+检察”协同监督,将“问题提案”转化为“治理样本”
河南法治报
2025-05-27 16:12:14

河南法治报记者 马建刚 通讯员 王飞 姣姣

“余检察官,咱村旁的河水清得能照见人影!以前村里污水横流、蝇虫乱飞,如今我们的居住环境好了,连井水都更甜了!”5月20日,灵宝市函谷关镇村民老张这通电话,将乡村环境改善的好消息传到灵宝市检察院,也标志着灵宝市“政协+检察”协同监督行动取得了新成效。

曾经,当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而不用问题突出,污水直排不仅破坏乡村生态,更威胁群众饮水安全。在灵宝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建艳红直指这一痛点,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年初,转机出现。灵宝市检察院依托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运行类案监督模型,对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精准扫描。检察官化身敏锐的数据猎手,在700余条数据中抽丝剥茧,精准锁定9处未规范运行的设施。经调查发现,这些设施由行政村村委会负责维护,但因资金短缺,设施长期闲置,设备生锈、管网淤塞。

1月20日,带着司法温度的检察建议书被送达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灵宝分局和属地乡镇。检察建议书明确指出问题,还给出“建立‘市级统筹+专业运营+村级协管’三级管理体系,推动运维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的“治疗方案”。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灵宝分局相关负责人说,检察监督打通了部门协作的“任督二脉”,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后,整改工作迅速展开。专业技术团队为9处设施建立问题档案,属地乡镇筹集10万元应急资金进行“微创手术”,第三方公司也入驻管理。如今,在梁村污水处理站,智能监测设备实时传输数据,曾经淤塞的曝气池重新翻涌水花,处理后的水即可用于灌溉。截至目前,8处设施已完成“康复治疗”移交专业公司,剩余1处正在升级改造中。

灵宝市“政协+检察”协同监督行动,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创新实践。曾经黑臭的沟渠变身生态湿地,废弃的氧化塘变为亲水公园。这一行动将“问题提案”转化为“治理样本”,诠释了法律监督与民主监督融合的力量。政协的“话语权”与检察的“监督权”相结合,产生了守护民生的化学反应,为乡村振兴擦亮了生态底色。

来源: 河南法治报
编辑: 王玥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