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与人民同心 与法治同行】呵护黄河“毛细血管” 谱写生态和谐华章
河南法制报
2024-09-09 18:12:00

□河南法制报记者 马建刚 通讯员 王飞 曹雁翔/文图

在中原大地,黄河如一条巨龙蜿蜒东去。三门峡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节点,域内密布的支流仿佛母亲河的“毛细血管”滋养着这片土地。因此,该市承载着生态保护的千钧重任。一旦支流被污染,大量的污染物将汇入黄河,无疑会加重黄河的负担,破坏生态平衡。只有让支流保持清澈,才能为黄河源源不断地注入清澈之水,维护黄河的健康与活力。

三门峡市检察机关以呵护黄河的“毛细血管”为使命,综合运用“四大检察”,编织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守护网,绘就了一幅黄河安澜、生态和谐的新画卷。

“碧水行动” 擦亮黄河支流的清澈“眼眸”

在三门峡,一条条黄河支流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宛如细密的“毛细血管”,无声地滋养着这片土地。然而,曾经的黄河河道却面临着违法弃渣的严峻挑战。三门峡市检察机关主动出击,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相关部门开展“碧水行动”,清理了数十万吨弃渣,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风貌。这一行动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黄河生态保护的高度关注,更彰显了检察机关守护黄河生态的坚定决心。

三门峡市检察院干警检查黄河河道恢复情况

阳平河(谢家庄村段)作为黄河支流之一,河道曾被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占据。这些垃圾随意堆放,被风雨侵蚀,有害物质渗入周围土壤和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同时还严重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一旦发生暴雨等极端天气,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威胁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灵宝市检察院迅速行动,将阳平河(谢家庄村段)的垃圾污染问题作为公益诉讼的重点,深入现场勘查取证,了解污染源头和现状,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形成治理合力。对于造成垃圾污染的直接责任单位和个人,检察机关依法启动刑事追责程序,通过调查取证,锁定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起公诉,有效遏制类似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随着垃圾清理工作的完成和生态环境的逐步修复,阳平河畔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门峡市检察机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检察智慧和力量。

果断出手 筑牢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

在黄河生态守护的征途上,三门峡市检察机关以坚定的决心,巧妙运用民事与行政检察的“双翼”,逐步织就一张覆盖黄河及其众多支流的法律保护之网,引领相关部门在黄河之畔共谱绿色篇章。

卢氏县检察院干警查看补种树木成活情况(资料图片)

卢氏县的某片山林,曾因相关监管部门的疏漏,生态破坏严重。卢氏县检察院及时介入,精准找到管理漏洞,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立即启动生态修复工程。在检察机关和监管部门的紧密联合下,一场专项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双方各司其职,荒山由秃转翠。如今,卢氏县山川绿意盎然,仿佛黄河岸边跃动的翡翠,闪耀着生态修复的胜利光芒,为黄河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在行政检察领域,三门峡市检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一旦发现有关部门的疏忽,便果断亮出检察之剑。以某养殖场污水案为例,陕州区检察院不仅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依法予以严惩,还积极引导环保部门与养殖场共同探索环保新路径。在他们的推动下,养殖场迅速建立了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

守牢红线 构建粮食安全的坚固堡垒

耕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渑池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始终密切关注耕地保护问题,对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作层等行为坚决说“不”,通过办理多起相关案件,有效遏制了违法占用耕地的不良势头,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陕州区检察院督促相关部门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面对土地执法查处领域的25条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线索,检察机关逐一排查,精准出击,针对发现的有关部门在程序上存在的瑕疵与疏漏,发出8份检察建议,直击“病灶”,成功唤醒了“沉睡”中的30余亩耕地,让它们重焕生机,再次拥抱阳光与雨露。

在公益诉讼检察方面,三门峡市检察机关聚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以40起案件为剑,以40份检察建议为盾,发起了一场场保护耕地的“战役”,共计140余亩耕地从非农化的边缘被拉回,重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成为希望的田野、丰收的摇篮。

卢氏县检察院积极创新,携手当地自然资源局与农业农村局,推出全市首份《关于建立“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通过信息的无缝对接、调查的紧密协作、监督的强力联动,将耕地保护的网格化管理提升到新高度,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的“红色警戒线”。

陕州区检察院针对临时占地后复垦不力这一顽疾,果断出手,以法律的权威,督促行政机关担起监管之责。经过一番努力,5.4066公顷土地被精心平整,81亩荒废的耕地重获新生,充分展现了检察机关保护耕地的坚定决心。

文化守护 展现传承历史根脉的检察担当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更是一条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人文之河。在历史长河中,黄河沿岸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三门峡市检察机关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将公益诉讼检察作为守护历史根脉的重要手段,研究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支持仰韶文化遗址保护的意见》,着力以更优检察履职守护文化根脉,相关做法被省委、省检察院转发。渑池县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职能部门依规将文物考古费用列入土地出让金,让文物保护工作更可持续;陕州区检察院通过发出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落实,推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国寺加固修缮、纳入国有资产保护,消除地基沉降、消防隐患,实现文物全面系统长效保护。

在渑池县,检察机关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周边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遗址本体甚至出现了裂缝和坍塌的迹象。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检察机关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与文物部门专家交流,共同商讨修复方案。目前,修复方案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批准,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组织修复工作。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仰韶文化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

如今的三门峡,黄河之水愈发清澈,两岸绿意葱茏,文化古迹得到有效保护,耕地红线得到守护。这一切的背后,是三门峡市检察机关以“四大检察”为利剑,守护黄河“毛细血管”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未来,三门峡市两级检察机关将继续前行,在黄河生态保护的征途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⑯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