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非遗国潮/青春版《牡丹亭》为什么这么火?
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2024-10-15 09:37:57

白先勇|五進燕園——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北大慶演


五進燕園

——青春版《牡丹亭》

二十週年北大慶演



图片

白先勇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次進入北京大學在百周年紀念講堂演出。那年我們正式展開校園巡演,「崑曲進校園」是我們創作青春版《牡丹亭》的重要目標,因爲我們要培養年輕觀衆,高校學生是我們主要對象。當時崑曲的危機之一是觀衆老化,因此到大學裡巡演,吸引青年學生回到劇場觀賞崑曲是當務之急。北大是全國高校龍頭,從上世紀五四運動以來,北大發生任何文化事件,都會影響全國。校園巡演第一站在北大演出是我們的重頭戲。這次演出主辦單位是藝術學系、文化產業研究所,由所長葉朗教授引進,副所長向勇協助。向勇副所長把手下學生組織成一個團隊,負責宣傳接待事務。我記得有蕭懷德、溫靜雅(北大京崑社社長)、王蘇萌等十來人,這羣小青年積極熱心,四處奔走,張貼海報、傳發消息、經理票務。百周年紀念講堂有兩千兩百多座位,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三本三天的票六千多張一掃而空。4月8日至10日,正是燕園春暖花開的時節,迎來湯顯祖手製艷光四射的牡丹花。頭一晚,百周年講堂人潮洶湧,座無虛席,人氣旺盛,兩千多觀衆都看得入了神,悄然無聲,只有幾處滑稽的地方,爆出一陣笑聲來。上本落幕,演員出來謝幕,觀衆掌聲雷動,全場起立喝彩,有些學生觀衆擠到臺前爭著替男女主角拍照,場子熱騰騰如同熱門音樂演唱會。三天下來,越演越旺,到下本《圓駕》演完,觀衆已經興奮到不行。來看戲的學生觀衆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從來未看過崑曲。是崑曲高妙精緻的美學、湯顯祖《牡丹亭》穿越生死的愛情神話,青春版《牡丹亭》形貌靚麗的青年演員打動了北大學子的心。有一位同學在BBS上寫道:「現在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看過青春版《牡丹亭》的,另一種是沒看過的。」還有一位同學這樣寫:「我寧願醉死在《牡丹亭》裡,永遠不要醒過來。」校園巡迴北大首演旗開得勝,青春版《牡丹亭》劇組氣勢如虹,接著到北師大、天津南開、南下到南京大學、上海復旦、同濟大學,每到一處,場場滿座,各地學生反應一樣熱烈,一片歡呼。這些對崑曲藝術十分陌生的高校學生,卻讓青春版《牡丹亭》激起這樣大的熱情,這個現象值得研究。


图片
青春版《牡丹亭》
二十週年北大慶演謝場合影
許培鴻攝影


改革開放以來近三十年,社會穩定下來,經濟起飛,西方各種文化大量的輸入中國大陸。中國的文化趨勢正走在十字路口上,中國高校的學生做爲現代青年知識分子,對於自身的文化認同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疑惑、焦慮。做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文化心理的構成到底是甚麼?青春版《牡丹亭》橫空而出,這些青年學子,如見魯殿靈光,才猛然發覺原來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這樣美與動人的表演藝術,於是興奮莫名,青春版《牡丹亭》勾動了青年學子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图片

青春版《牡丹亭》

二十週年北大慶演現場


2006年,我們啓動第二輪校園巡演,我們又是從北大開始。這次我們在百周年紀念講堂上演兩輪六場,頭一輪主要演給北大師生,但演出對外公開,也有不少外校學生來看戲,尤其是北師大、清華、中央戲劇學院,還有一般社會人士。但第二輪卻是專爲傳媒大學學生演出,傳媒大學學生日後在各類媒體工作,可以替崑曲推廣宣揚。傳媒大學每晚組織四十多輛大巴,把一千好幾學生浩浩蕩蕩運到北大來,學生興高彩烈,盛況空前。接著再度到南開大學,然後南下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北師大珠海分校。南邊這幾個城市從來沒有崑曲演出,但南邊高校學生對青春版《牡丹亭》的反應一樣熱烈,廈門大學建南大會堂可容納四千人,居然天天滿座。


图片

青春版《牡丹亭》

二十週年北大慶演劇照

許培鴻攝影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第一次宣布「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十九項,崑曲被列爲首項,世界最高文化機構宣佈崑曲成爲全人類的文化遺產。2006年,我們把青春版《牡丹亭》帶到美國加州,在加州大學四個校區演出:伯克萊校區(UC Berkeley)、爾灣校區(UC Irvine)、洛杉磯校區(UC LA)、聖芭芭拉校區(UC Santa Barbara)。我們在美國西岸巡演一個月,場場滿座。
伯克萊的戲院有兩千一百個座位,三天的票都賣光了,來看戲的觀衆有六成是非華裔,沒料到美國觀衆的反應比國內觀衆還要熱烈,全場起立鼓掌喝彩長達十幾分鐘。這也證明崑曲藝術的確達到世界水準,超越文化、語言、國族的阻礙,美國主要媒體一面倒的讚揚。


图片
青春版《牡丹亭》
在美國柏克萊首演前觀眾進場
2009年,青春版《牡丹亭》三度來到北大,除了青春版《牡丹亭》外,還有演出新版《玉簪記》。那是個十二月的寒冬,北京溫度零下九度。但嚴寒的天氣並沒有澆冷北大學生的熱情,依然滿座。演完後我穿著羽絨大衣正趕著回旅館。可是一大羣學生圍上來不讓我走,我看見他們年輕興奮的臉上,好像受過一場中華文化的洗禮般都在發光,他們急切的告訴我:「白老師,謝謝您,把這樣美的崑曲藝術帶到北大來。」我聽了這番話,一切的辛勞都可以放下了。


「崑曲進校園」的計畫除了校園巡演外,下一步便是在大學裏,設立崑曲課程,讓學生深入了解崑曲藝術。2009年,在周其鳳校長支持下,啓動「北京大學崑曲傳承計畫」,在藝術學院開設《經典崑曲欣賞》講座。聘請學者專家講解崑曲歷史背景、經典文本、美學成就。這門課最大的特色是延請當今崑曲大師們現身說法,展示各種行當。這門講座從2010年春季開始,延續了十年,前五年由北京可口可樂公司贊助,後五年由臺灣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跟進,每年一百萬人民幣。我本人也參加了這門講座,前後十年。每年到北大,我便率領蘇崑青年演員一同去做兩天示範演出經典折子,這門課「案頭」、「場上」兼顧。《經典崑曲欣賞》成爲北大熱門公選課,數千位學生受益。北大本來就有崑曲教學傳統。上世紀初,蔡元培校長率領學生去觀賞韓世昌、白雲生的演出,國學大師俞平伯,崑曲大家吳梅便在北大教授崑曲。此後我們仿效北大的模式在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蘇州大學也設立了崑曲講座,啓發了大批高校學生,對崑曲藝術的認識及興趣。


图片
白先勇昆曲美學講座之北大場

許培鴻攝影


2016年,青春版《牡丹亭》第四次進北大,爲紀念湯顯祖逝世四百週年演出,英國戲劇巨擘莎士比亞也恰巧在同一年1616年去世。1596年莎士比亞寫下《羅密歐與茱麗葉》,成爲西方不朽之愛情悲劇,兩年後1598年,湯顯祖也寫下《牡丹亭》,乃爲中國文學戲劇史上最美麗的愛情神話。著名劇作家田漢曾如此比較東西兩大愛情巨作:杜麗如何茱麗葉,情深真已到梅根。何當麗句鎖池館,不讓莎翁在故村。


《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悲劇收場,《牡丹亭》卻以大團圓結尾,觀後讓人奮亢。2016是中英文化交流年,文化部把青春版《牡丹亭》派送到英國倫敦演出,代表中國戲劇。這是青春版《牡丹亭》二度赴英。
2017年「北大崑曲傳承計劃」更進一步落實到學生搬演崑曲項目上,我們製作了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以北大學生爲主,海選北京十六所高校學生成立三十九人劇組,其中有十四人的樂隊。有四位女主角杜麗娘,三位是北大生:楊越溪(藝術學院)、張雲起(哲學系)、汪靜之(中文系),男主角柳夢梅也有三人,其中席中海(生命科學學院)是北大生。劇組學員由青春版《牡丹亭》各行演員及樂隊一對一、手把手教授,前後密集訓練八個月,三度大隊人馬到蘇州集訓,由藝術學院教授陳均策劃,助理侯君梅領隊。2018年4月10日,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正式公演,長達兩個半小時,一共九折戲。北京各高校學生、學員家長、親友,還有聞風而來的各地人馬,紀念講堂兩千多座位又是滿座,校園版學生表演令人驚艷,幾乎達到職業水準,在陣陣爆起的掌聲中,在一片叫好的喝彩聲中,北京大學生校園傳承版《牡丹亭》首演圓滿落幕。繼青春版《牡丹亭》後又豎立了一道里程碑。北大校園傳承版《牡丹亭》演出後,馬上產生了社會效應,中央電視臺十三頻道隆重播出校園傳承版演出盛況,湯顯祖故鄉撫州市立刻邀請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到湯顯祖大劇院演出。在北京幾間大學巡演後,我帶領校園傳承版《牡丹亭》移師天津,在南開大學公演一場,爲慶祝國學大師、古典詩詞教授葉嘉瑩先生九四大壽,葉先生觀後興奮的在戲院裡立起來講評:「以學生的演出來說,這是空前的!」接着,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劇組應邀到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最後到臺灣高雄演出,一年間前後十五場,場場滿座,受到熱烈歡迎。我看到北京的大學生在臺上奮力搬演《牡丹亭》,他們臉上綻放出一種遮掩不住地驕傲、自信、喜悅,因爲他們知道他們正在表演一種高難度的藝術,有「百戲之祖」之稱的崑曲。他們正在傳承中國文化的瑰寶,他們沉醉在純粹的中國美學中,他們正在以中國人含蓄的方式來傳遞中國人的「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情」與「美」似乎失傳了很長一段日子,被北京的大學生突然找了回來。他們這種文化上的自覺與醒悟,我覺得發射出一則重要訊息: 二十一世紀的中華「文藝復興」已有可能,因爲中國的青年知識菁英北京大學生已有了文化的覺悟,產生了復興中國文化的使命感了。
图片

青春版《牡丹亭》

二十週年北大慶演劇照

許培鴻攝影

今年9月14至16日,青春版《牡丹亭》將第五度回到北大,在百周年紀念講堂原班人馬演出二十週年慶演,希望北大同學不要錯過這歷史性的一刻。


916號,北大慶演“下本”

白先勇領銜謝幕

(劉俊拍攝)


 

本文網路首發於“白先勇衡文觀史”公眾號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组)

 

——END——



关于我们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的开展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成果展览、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文创设计、非遗产业园建设、非遗产业链建设的非盈利性内设机构。


“非遗产业”发展计划


非遗旅游产业、非遗美食产业、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非遗体育竞技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数字化产业、非遗游戏产业、非遗服装鞋帽产业、非遗酒店民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礼物、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非遗展览展销、非遗研学旅行、非遗亲子体验、非遗公司团建、非遗社区活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教材图书出版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产业园、非遗小镇、非遗街区建设等全领域非遗产业链建设


 

联系我们:010-56883097           

13810295118(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 (zgfeiyi.net)

 

图片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