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石杂谈
11月25日,9月底10月初随着内地增量政策刺激,港股市场走出一波小牛市。不过,随着川普当选,中美博弈风口,近期港股再度震荡行情,港股再度跌回20000点下方。
拉长时间来看,港股市场已经连跌三年,各大券商无论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还是自营、咨询等相关业务全面下滑,大的香港券商裁员不断,小的券商则上演肄业、暂停营业、停止营业潮。
根据港交所数据,截至目前,交易所参与者中,有75家没有开业,没开业占比超10%。去年半年肄业27家,最终全年32家停业。今年也是不遑多让,截至11月25日,已经有33家券商直接停业。
根据港交所数据,2024年以来港股券商已有33家停止营业,其中包括不少中资券商,比如浦银国际融资、晋商证券、华兴证券香港等知名中资券商。
其中,华兴证券香港是华兴资本全资子公司,背靠知名投资人包凡,但随着包凡失联,港股市场巨震,华兴资本业绩遭遇重挫,近几年持续亏损。
2024年上半年,华兴资本投资管理服务板块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减少51%,净投资亏损0.33亿元,同比增加11.5%,整个投资管理服务收入和净投资亏损合计1.31亿元,同比减少57.1%。
对于香港券商上演停业潮,背后系多层次原因。最近几年港股市场比较萎靡,外资出逃,内资补位,但港股依旧从21年的30000点左右一路跌至目前的19000多点,22年10月更是一度跌破15000点。
港股大跌之下,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是重大的:简单举几个例子,1)腾讯、阿里、美团等纷纷腰斩,甚至80%以上跌幅,腾讯更是从750元一路跌破200元;
2)香港创业板指指数21年的217点一路跌至13.92元,跌幅高达93.58%。
3)由于港股长期缺乏流动性,不少知名股票选择从香港退市。年内42家退市公司,14家来自私有化退市。中金公司研报曾指出,近年港股私有化案例的动因:公司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股价低迷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欧舒丹,还有海通国际因为自营盘水平极差而巨亏退市,香港市场低迷也扮演了一定角色。
4)香港市场新股市场也变得萎靡不振,2021年以来新股市场一落千丈,募资额严重萎缩,22年缩水6成,23年再度缩水6成,各大券商苦不堪言。不过,好消息是,2024年前三季度共有45家新公司在港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556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23%,但这和20年、21年依然无法同日而语。
比如,典型的香港大型外资投行大摩,在香港从2021年的募资额直接降2/3至2022年的949亿,然后再度腰斩至2023年的410亿。作为香港头部投行,2024年前三季度新股保荐挂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