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时代中国宝卷研究范式的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9-20 09:06:25

中国宝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卷用毛笔、纸张、墨汁等材料进行书写和绘画,记录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从2006年开始,“河西宝卷”“靖江宝卷”“吴地宝卷”等依次被批准列入“非遗”,不断吸引学者们的关注,引起中国宝卷研究的新浪潮。这一时期,学者不仅关注到南北方的传播时空、文化语境、受众心理等差异,而且对“做会”“讲经”的表演形态、“三界一统”信仰属性进行深入探讨,促使宝卷研究朝着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方向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此背景下,宝卷研究范式亟待以增强文化自信、融合内质外形、强化学术体系为发力点,更好地推进宝卷生态演进,传播中华文明。

从2002年到2023年,中国宝卷研究经历了缓慢起步、快速发展和稳态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已逐渐成为一门人文学科,独立于学术之林,并受到国内学术界及世界学者们的关注。纵观宝卷研究的历程,以多地宝卷先后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依托,宝卷研究进入了繁荣期。但不可否认,宝卷研究仍存在较多问题:未形成宝卷学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体系;宝卷传承遭遇当代困境;宝卷文化理论层面解码角度单一、深度不够;学术界关注度低,研究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环境。新时代如何利用宝卷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宝卷传播规模、渠道和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在当代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背景下,宝卷研究应从关注文本研究拓展到以学术研究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宝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它既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是不同区域人民生产生活、社会组织、民俗礼仪、信仰语言的写照。宝卷的文本留存及仪式传播折射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反映着民族心理、民间信仰,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宝卷研究应秉持人文关怀,关切宝卷文本背后的人文性,回到田野视角,探寻各地宝卷在与自然、历史互动中的嬗变。

不是所有民间文学都可以成为“非遗”,只有传统深厚、源远流长的文化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卷能够列入“非遗”,是因为其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脱离了最早生存的宗教土壤,成为在家庭、会场等民间生活中进行宣讲的朴素的文化形式。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保护和抢救宝卷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宝卷研究者关注到该领域,并公开发表相关文章。哈建军认为,河西宝卷作为“非遗”的保护工作,不应仅以其经济实用性决定保护的力度,而是应该侧重对民众文化心理的滋养和理想预期的认同与肯定。

宝卷体系的建立在于不断创新,挖掘民俗记忆、追溯民俗源流、探求民俗变异进而重建民俗文化形态,用宽广的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宝卷内质外形融合,实施文本理论与表演形态共进发展策略。在新的环境中针对后继乏人、曲目遗失等问题,应利用现有成果推进宝卷文化的纵向代际传承,借助市场和网络进行传承方式的创造性转化。构建宝卷外显形式的多样性,将宝卷与各种民间曲艺形式交融,加速宝卷艺术化发展,充分体现宝卷宣讲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宝卷研究扎根中国,但不应局限于中国。宝卷文化日益受到国内甚至国际学界的认可和关注,相关国际学术会议陆续举行,宝卷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关于海外学者对宝卷的研究、宝卷经典文本的海外传播研究、海外宝卷思想价值的研究都有进一步拓展。在海内外协同视域下,积极通过不同的学术组织交流与活动,形成宝卷研究的话语体系,达成文化共识,更好地为中国宝卷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宝卷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歌谣周刊》(1924)发起了有关“孟姜仙女宝卷”的讨论,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1927)提出俗文学作品变文、宝卷、弹词、民间戏曲等应纳入中国文学史研究体系,自此拉开了宝卷研究的序幕,开辟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新领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世瑜、关德东、濮文起等学者对宝卷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研究。车锡伦(2001)回顾了20世纪宝卷研究的情况,不仅对宝卷的渊源、形成、分类和发展进行一般研究,还探索了宝卷中的民俗文艺特征。

时至今日,宝卷研究经历了一个世纪之久,逐步成为“宝卷学”,跨区域和跨学科研究促进宝卷研究形成学术体系。宝卷研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整理、研究、利用必须通过不同机构、地区的广泛合作。目前,中国宝卷研究领域作者合作度低,合作群体少且规模小,机构、学科之间交流不充分。这种现状将会导致宝卷研究停留在表层,重复性研究增多,浪费科研资源,这无疑会影响宝卷传承的长远发展。宝卷研究的深化,不仅需要政府及文化职能部门出台激励政策,更需要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机构建立学术共同体,以综合性立场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宝卷研究的巨大价值。研究者不仅要以扎实和成熟的宝卷文献作为基础,充分提高理论水平,还要更新研究方法,展开宝卷跨学科研究。在采用田野调查法挖掘原汁原味的宝卷艺术之外,还要运用统计计量、功能分析、行动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宝卷研究主题多元化,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多学科都应参与研究讨论。学术共同体应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场,增强学术自信,拓展宝卷区域性研究的时空范围,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卷的研究应该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转变研究范式,加强学科建设,激发宝卷作为“非遗”的生命力。中国宝卷来自人民,展示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信仰,蕴含着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未来,宝卷研究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贡献力量。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张云华报纸 胡子轩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