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宋向清:不要悲观,要对宏观经济保持信心丨发布会的信号
中原策
2024-10-13 16:03:48

(作者原标题: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手段)

编者按:

9月24日、10月8日、10月12日——国新办密集召开新闻发布会,持续释放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息和信号。

加之在国庆节之前接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使得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一连串密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分别释放了哪些信息,什么信号?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些信息?应当对政策保持怎样合理的预期?顶端新闻中原策推出《发布会的信息与信号》专题,邀约专家学者接续解读,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宋向清

9月21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办的首届商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我曾明确告诉在场的嘉宾,中央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储备,并将在随后的时间里陆续投放。国家有一个“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是有讲究的。所以,我们一不要悲观,二不要着急,三要对宏观经济始终保持信心。

9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人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多项金融领域的重磅政策同时推出,包括资本市场在内多领域叫好声一片。10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

一、关于推动财政逆周期调节问题

‌推动财政逆周期调节,并加大调节力度,既是我国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困境下突围的必要手段。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下,利用财政、信贷等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对经济发展的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恰逢其时,恰到好处,从政策的顶层设计综合分析,政策方向和力度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将可以在平衡经济增长、推进市场繁荣、促进消费升级、激发资本活力等方面发挥独特功效。

财政逆周期调节的手段很多,比如在已经公布的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中,“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其实质都是力求通过运用债券、税收、专项资金、财政补助等手段,实现对当前存量资金的逆周期重构和未来增量资金的跨周期调配。

这种逆周期调节的目的在于推动宏观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平衡性。通过调整财政预算、税收强度、债务结构、专项资金投向和专项补助政策等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把经济增长曲线中的峰值和谷值进行适度“推平”,缩小经济增长中的峰谷差,从而避免经济过热或过冷,从而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控制通胀、稳定金融市场、提振资本信心,实现宏观经济在新的发展周期中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财政逆周期调节方向通常表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下行期时使用,收缩性财政政策则在经济过热时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是通过增加投资和减税来刺激内需,为经济注入活力。收缩性财政政策通常在经济过热时,通过减少投资、增加税收等抑制内需和生产,以控制通货膨胀‌。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基调就是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增加投资和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支出和社会投资,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领域等,又将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既可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又可带动消费市场复苏。通过减税措施,可以增强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快速恢复。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段经济低迷期后,中小企业将受益匪浅,逆周期调节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转型发展、快速发展‌。

然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与风险。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扩大,长期依赖债务融资将给国家的财务健康带来隐患。在全球经济复苏尚未稳固的情况下,过度依赖财政政策的效应,可能形成经济的短期回升而非根本改善。因此,逆周期调节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务必考量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避免因为急于刺激经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行业泡沫‌。

二、关于均衡性转移支付问题

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从近年来我国转移支付实践来看,转移支付非常强调不同区域的均衡性和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的保障性,而且中央预算安排的转移支付逐年增长,体现了中央对地方财力紧张的体恤、对地方政府的关爱和支持,也是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让全体民众公平公正享受公共服务的实践成果。‌

由于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能力存在差异,为缩小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差距,确保各地居民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中央财政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等手段,确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种政策的落地实施不仅有利于确保‌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让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从区可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同时,均衡性转移支付等的高速增长‌也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贫困和边远地区县市的财政保障能力‌,有利于支持财政困难的县市基层政府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有利于支持特定领域发展‌,如教育转移支付可以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问题

经履行相关程序,财政部在已有2万亿地方债务限额的基础上,自2024年以来,增加安排1.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财政加大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具有多方面考量,一是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额度,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资源,直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尤其是可以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因偿还债务而产生的财政压力。是‌中央加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有利于地方政府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使其能够更专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三是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让地方政府‌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升级和转型等,从而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第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通过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可以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第五,该举措也是加强地方政府风险防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加持,促进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督促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另外,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也可以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降低对政府信用的依赖,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推进地方政府更好地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比如有利于‌支持基层保障基层政府的基本运转、基本民生和基本工资发放(“三保”),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强化对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投入力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祉。

四、关于针对学生群体奖优助困问题

财政部特别提出加大针对学生群体奖优助困‌政策支持力度,看似很平常,实则具有深意。应该说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根据我国教育需要、人口现状、人才结构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体尤其是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高校优秀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具有特殊专长的学生,都是党、政府和社会需要特别关注、关心和关爱的群体。国家出台政策对这类群体进行奖优助困,不仅意味着财政针对教育的政策体系更为完善、资助强度更大、财政投入更多、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的奖励和补助更多,而且也体现了财政政策对人民群众的关切进行呼应更加及时准确到位、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保证每一位高校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努力的风貌顺利完成学业。

该项政策体系使每一位高校学生不需要为生活分心,可以激励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实验和科研上,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高品质、高水平的人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财政部针对学生群体奖优助困新举措在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通过增加奖学金名额、提高资助标准等措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让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好地增强本领,既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和对优秀学生的奖励,不仅有,也为社会培养更多、也更加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为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提高,而且有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整体和谐与进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尽早实现。‌

来源: 顶端新闻
编辑: 张瀚文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