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养孩子,父母要懂得把自己当“外人”
周周教育
2024-09-20 16:16:30
#创作挑战赛五期#在养育孩子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常常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对孩子事无巨细地操心、全方位地掌控才是最好的方式。然而,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当 “外人”。



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如同一张纯净的白纸,他们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懵懂,开始了人生的旅程。很多父母出于爱,急于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完美画卷,从孩子的吃穿住行到学习交友,无一不亲自过问、严格把控。但这样真的好吗?


当父母把自己当成孩子生活的 “总导演” 时,孩子往往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他们可能习惯了按照父母设定的路线前行,却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选择兴趣班时,如果父母完全不顾孩子的喜好,强行安排各种课程,孩子可能会在被动的学习中失去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如果父母把自己当 “外人”,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权,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决定参加哪些兴趣班,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把自己当 “外人”,并不是对孩子不管不顾,而是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去尝试、去犯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这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急于指责和批评,而是要像一个 “外人” 一样,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父母可以先关心孩子是否受伤,然后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而不是一味地责备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样,孩子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孩子的社交方面,父母也应该把自己当 “外人”。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这时候,父母不要急于插手,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矛盾,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冲出来,孩子就会依赖父母,无法学会独立处理人际关系。比如,孩子和小伙伴发生了争吵,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和小伙伴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把自己当 “外人”,还意味着要尊重孩子的隐私。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有自己的小秘密和私人空间。父母不要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记、私人物品等。要像对待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样,尊重孩子的隐私。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被尊重,也会更加信任父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当然,把自己当 “外人” 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变得疏远。相反,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更加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与父母建立起更加健康、平等的关系。父母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心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像一个严格的导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时候,我们需要像一个亲密的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有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当 “外人”,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和发展。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父母要懂得把自己当 “外人”。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尝试、去犯错,他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