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寻梦蓝印花布: 时光中的印染华章
用户HZcJI7MS
2025-05-25 09:40:26
寻梦蓝印花布:
时光中的印染华章
曾祥裕  曾海亮






 
5月25日,这是一个闲适的周末,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踏入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的大门。
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殿堂,仿佛是一个时光的容器,将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一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幅幅精美的蓝印花布作品。
它们或悬挂于墙壁,或平铺在展台上,蓝白相间的图案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凑近细看,每一个花纹,每一道线条,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些图案有的取材于自然万物,如花鸟鱼虫、山水树木,栩栩如生;有的则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像龙凤呈祥、福禄寿喜,寓意深远。
 









漫步在馆内,我了解到蓝印花布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拥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去。
南通,这座滨江临海的城市,因适宜棉花生长,自元明以后,纺织业便蓬勃发展起来。
到了明代,民间大量种植蓝草,为蓝印花布提供了充足的染料来源,印染工艺也随之日益成熟。彼时,南通的乡乡都有染布坊,村村都有染布匠,蓝印花布更是成为南通纱厂走向世界的特色产品。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南通蓝印花布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魅力,斩获金奖,自此声名远扬,畅销海外,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一张亮丽名片 ,装点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各种新型面料和印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化纤、丝绸、蕾丝等面料凭借着各自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数码印花、活性印花等现代印染技术,更是以高效、精准、色彩丰富等特点,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在这样的冲击下,蓝印花布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退出了人们生活的高光时刻。
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染坊,如今大多已冷冷清清,只有少数坚守传统的手艺人,还在默默地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技艺。
 
走出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蓝印花布从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变成了如今需要被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呢?
我想,这其中固然有科技进步、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与时俱进。现代社会,时尚潮流日新月异,人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这使得蓝印花布这种传统的印染制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蓝印花布并没有被时代的浪潮完全淹没。如今,它依然绽放在时装舞台上,成为了设计师们灵感的源泉。
许多时尚品牌将蓝印花布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创造出了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青睐,还走向了国际舞台,让世界领略到了中国蓝印花布的独特魅力。这也让我明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非是一成不变地坚守,而是需要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创新,寻找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曾祥裕简介
曾祥裕 ,大学文化,系唐代风水大师曾文辿第三十九代后裔,现为广州杨公文化传播中心风水顾问、中国赣州易科术院常务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赣州地区中医学会秘书长、中国风水学院副院长、中国易经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曾被列入中国十大风水名师榜,被评为赣南首届十大民间文艺家,被马来西亚东方管理学院、北京上古传承文化中心以及北大、清华大学企业总裁班聘为客座教授、讲课嘉宾, 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湖南、云南、西安、福州等地开讲《城市建筑风水》《人居环境与身心健康》;致力于推广杨公风水文化,开坛讲学,三百弟子遍及海内外,并著有《正宗杨公风水丛书》、《杨公古法风水研究与应用》、《教您选一个好日子》等,擅长运用风水术,为海内外不少房地产项目及景区作过风水布局,收到满意的风水效果。
咨询电话及微信号13766307454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