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上的风扯着信天游的尾音,一群汉子突然从黄尘里跃出。羊皮鼓在腰间绷成满月,红腰带在身后舞成火焰,第一声鼓点砸在地上时,孩子猛地攥紧了我的手。鼓槌起落间,黄土被震得簌簌飘落,汉子们的嘶吼混着鼓响,像从地心里喷出的岩浆,惊得崖上的山雀扑棱棱飞起来。
"看!他们的汗珠都在打鼓点!"我指着汉子们古铜色的脊背,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随动作起伏的肌肉,突然跟着节奏跺起脚来。高潮处,数十面鼓同时腾空,红绸子在天空划出闪电,孩子激动得跳起来,小脸红扑扑的:"妈妈,我也想打鼓!"
表演结束后,一位老鼓手递给孩子一面小腰鼓。"手腕要稳,心要跟上鼓点。"他手把手教孩子敲击简单的节奏,孩子咬着唇,小胳膊甩得飞快,虽然节拍歪歪扭扭,却敲出了属于自己的欢乐鼓点。夕阳把鼓身的牛皮晒得发烫,远处的梯田层层叠叠如大地的五线谱——这堂非遗课教会孩子的,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黄土地上蓬勃的生命力:永远热烈,永远带着泥土的芬芳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