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
2019年7月,第三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晓明教授发布《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对10个年级共计6671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发展良好。有9成以上的中小学生有强烈改善和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愿望,有4成多的中小学生存在着心理适应不良现象,有近1成的中小学生感受到了心理症状的影响。
从总体状况上看,中小学生群体存在心理适应不良的比例大概为44.7%左右。其中,59.8%的中小学生存在自我适应困扰,53.3%的中小学生存在社会适应困扰。
从具体内容上看,在自我适应方面,主要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困扰(69.4%),在社会适应方面主要问题是生涯发展困扰(76.5%),在家庭适应方面主要问题是父母教育方式困扰(59.5%)。
从变化趋势上看,中小学生心理适应困扰均随其年级变化呈现出不断加重的倾向,小学到初中阶段加重明显,中学阶段则相对稳定。表明我国中小学生随年龄增长和生活环境变化,对自身精神需要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带来更多的心理适应困扰。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
抑郁风险随年级/年龄而升高女生抑郁高于男生,女生有抑郁倾向为18.9%,高出男生3.1%,重度抑郁比例为9%,高于男生3.2%。非独生子女略高于独生子女,重度抑郁比例为7.7%,高出独生子女1.4%。
抑郁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10%左右,重度抑郁为1.9—3.3%,小学阶段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初中显著高于小学阶段,高中阶段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但三个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青少年抑郁的信号和症状:
1、悲伤或无望感 7、无价值感和内疚感
2、易激惹、愤怒或敌意 8、缺乏热情和动力
3、易哭泣或时常哭泣 9、注意力难以集中
4、与家人、朋友减少或停止交流 10、无法解释的隐痛或疼痛
5、对参加活动失去兴趣 11、自伤
6、饮食或睡眠问题 12、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以上症状出现的越多,时间越长,越应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青少年抑郁状态的成因:
1. 重大应激事件
2. 慢性压力 (学业压力)
• 对于青少年来讲,长期的学业压力、家庭期待导致的压力都会使其产生“习得性无助”,从而出现抑郁。
症状,例如高兴不起来、欲望减退、睡眠变差、打不起精神,以及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3. 受欺负或被霸凌的经历
• 研究发现,小时候被人长期欺凌的,长大后抑郁的概率是没有被欺凌过人的4.8倍,焦虑的概率是没有被欺凌过人的4.3倍。
4. 不良的人际关系
• 青少年对自我的认同依赖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青少年会根据别人的观点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并调整自己的行为。
5. 过度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
• 研究发现,网络及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对抑郁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过度使用与不良情绪也有可能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除以上影响因素,与青少年抑郁有关的其他风险因素,还包括:家庭抑郁史、消极的家庭环境,身体疾病或丧亲等。
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
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充足的睡眠可以对抑郁情绪起到调节作用。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按时起床。
适当的户外运动:运动是天然的“抗抑郁药”。打球、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氧量,促进内啡肽和血清素的分泌,有效调节情绪。还可以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植物都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调整认知:换个角度思考,尝试以积极乐观的视角看待问题,努力发现自身优势。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
非自杀性自伤 (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不以自杀为目的,对自己身体进行故意及重复性伤害,可表现为划伤、烧伤、烫伤、以头撞墙等十几种形式。这些行为具有不被社会所认可、致死性较低的特点,但可增加自伤者自杀的风险。
• 用刀划自己的胳膊和大腿内侧
• 不会造成致死性伤害
• 情绪烦躁压抑时出现
• 自伤后有情绪疏泄
非自杀性自伤的原因:
▪ 青少年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人群。原因:
✓生活节奏过快,信息更迭加速,青少年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接纳新的事物,处理不当会影响其健康成长;
✓学校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学习压力大,找不到合适途径宣泄,容易被压垮;
✓各种科技产品有高强的吸引力,青少年自控力差,容易沉迷、迷失方向。
如何面对孩子的自伤行为?
① 不否认,不回避
② 警惕过度内疚,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
▪ 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共情是前提,核心是向孩子传递:“我希望我能够更好的理解你的痛苦,更加希望我能帮你以更安全的方式表达你的痛苦、缓解你的苦楚。”
③ 耐心重建具有信任感的亲子关系
④ 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识别危险信号:
如果发现以下信号,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 在言谈、文章或美术作品中表达死亡或自杀的意念 。直接或间接表达寻死、逃避或永别的念头,例如“我希望我已经死了”“我想一了百了”“你们很快就不用担心我了”。
2. 从不同渠道(例如朋友、互联网等)探索各种自杀方法。
3. 订下计划或临终安排,例如转送心爱物品 ,像要诀别般向家人或朋友说再见。
4. 严重的情绪波动。2周以上的失眠和哭泣,有明显的自伤行为出现。
①班主任、心理教师发现问题后及时报告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学校备案并上报;
②教师要积极关注、陪伴,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
③与家长积极沟通,告知学生在校真实情况,对于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建议立即转介至相关专科医院。
协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
• 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人?你和谁最亲近?
• 家里的氛围一般是怎样的?
• 遇到问题时你愿意和家人聊聊吗?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吗?
朋友:
• 你有多少个朋友?TA们来自哪里?
• 你对于现在和朋友相处的状况满意吗?
• 朋友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求助意识:
•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你会主动寻求帮助吗?
• 你会向哪些人求助?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引导学生提升“生命意义感”:
▪ 2021年11月在新华社帮助下,调查了三十多万中国
的中小学生,发现心理问题的伤害上升很多,孩子
们“四无”:
▪ 学习无动力,没有家长和老师逼着孩子们就不爱
读书;
▪ 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
对真实的人和事情没有兴趣;
▪ 社交无能力;
▪ 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拓展人生“长宽高”:
关注自然的生命——生命的长度
▪ 教给孩子关于安全的知识与技能(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等常识),学会保全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选择。
关注社会的生命——生命的宽度
▪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积极面对人际冲突,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拥有个性化的积极力量,包括乐观、胜任感、自尊感、人际支持等。
关注人的精神生命——生命的高度
▪ 引导学生欣赏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期盼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生命的关怀和热爱惠及他人与自然,具有宽广的情怀。
生命和教育本来就是一体的,教育本来就是为生命而准备,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一个人的生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同时拓展一个人的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帮助每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朱永新
转变观念 经营家校关系:
共同商量 家长主动参与。
▪ 基础层面
▪ 家长以参观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学校事务,如:家长会、开放日、家长学校、家校联系(书面、电话、网络、个别家访)。
▪ 联合层面
▪ 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如:课程开发、安全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等。
▪ 决策层面
▪ 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建立家长与学校和教师沟通的绿色通道,培育家校平等合作、信息互通的关系,共同致力于班级学校的建设,致力于孩子的教育。
平等互信 同频共振:
▪ 先有关系,后有教育。与孩子如此,与家长亦是如此。家庭、学校、社区是“伙伴”关系,协同育人要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之上。
▪ 各司其职是协同育人的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设定界限,明确各自的职责,两者不可越位甚至替代。
▪ 在保障各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凝聚教育合力,家校社协同才能良性循环,同频共振,才能让孩子实现可持续发展。
家校社协同育人 提升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积极心理状态,包含乐观、希望、自我效能、韧性等方面。心理资本越强,心理健康状态越好,出现的心理问题越少。
➢家庭:重视对孩子的“心理抚养”,增加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班级团体活动,营造友善向上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社会:为儿童青少年创设安全、稳定、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激发学生的内在力量,促进他们
健康成长。
(注:内容来自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