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民监督的数字化工具——打造数字孪生(一百一十三)
王洪涛数字化视点
2024-11-01 01:01:02

         在监督体系的建设上,必须秉持群众路线,让人民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在政策的制订和落实过程中,在社会治理和法治司法工作中,人民监督是必要的原则,必须认真研究体制和机制建设,让人民监督有法可依,有规可行。

         建立畅通民意的渠道是人民监督的基础所在。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建立了各种现场反馈、电话反映、网络沟通的渠道,并且在民意处理速度和效果上通过制度建设和行政督查来予以保障,解决了很多问题,使群众路线和人民监督在基层切实得到执行,推动了各地的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但是受制于工作量和个别工作人员态度问题,总还是存在群众反应问题处理不及时和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事件发生。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谈不上群众路线,更难说得上人民监督。

        如果把群众意见的反映理解为问题上行的话,人民监督更多的集中于政策和服务的下行。在保证民意顺利畅通、处理及时到位的基础上,要开辟下行渠道,到群众中去征集民众意见,听取基层呼声。这是主动了解情况,将问题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消灭在未发状态的必要措施,也是行政主动为民,打造高效群众服务体系的必然路径。通过走下去,听民情、知民意,让人民监督能够及时全面对接政府服务人员,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上行是被动的处理问题,而下行是主动的发现问题,虽然看似都是解决问题,但是在现行的工作方式上,工作量和效率会有很大区别。上行是有事说事,马上办、办得好就能够取得群众的理解;而下行发现问题,必须有大量的现场调研、基层走访,深入了解才能够保障服务效果。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很难保证基层干部进村入户的走访时间,为了盯住干部工作效果,片面设置打卡考核等工作措施,或者激发弄虚作假手段、或者刺激形式主义的滋生。最近一段时期,很多地方在社会治理工作中,采用网格化工作措施,将行政治理和民生服务手段延伸到农户(网格或联户,一般七八户到十几户人家),每个网格安排一个干部或热心人士做网格员,能够入户开展工作,主动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

         然而网格化管理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和时间压力,对于业余网格员队伍来说,兼职提供社会服务也需要占用自己的生产经营乃至休息时间。如果不能良好解决这个矛盾,很容易把网格化搞成形式,或者根本就落实不了,成为烂尾的措施,反而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民联网数字化平台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工具,利用数字孪生解决群众的组织问题,再将群众用数字IP的形式根据其生产经营生活主要驻地定位到最小的社会组织与服务单元,甚至可以细化到家庭开展服务。平台可以为网格员和基层干部提供下访和了解民情的机会,使了解和解决群众呼声更为便利和简单,同时是否解决,解决的好不好有考核、有监管,还为基层工作减轻了压力。

        所以说,有必要利用数字化民联网平台为人民监督提供制度和技术基础。

        更多“王县长聊振兴”之打造数字孪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经验与观点,在顶端新闻搜索“王洪涛数字化视点”,共同打造民联网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