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中华文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1-10 11:43:20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10月31日,由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与会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围绕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中西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交流,揭示中华文明的重要世界意义,以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中华文明建设。

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恩科洛·福埃认为,非洲尚未像中国一样成功探索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很多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在非洲大陆上的附庸和延伸。只有真正学习中国在自主探索中实现的民族解放和国家主权巩固,非洲发展才能真正为非洲人民带来福祉。

长期以来,非洲国家常迫于外力而无法独立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非洲国家探索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区别于西方的视角与路径。中国亚非学会会长李新烽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非洲提供了诸多启示和新的选项,包括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非洲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以泛非主义为精神指引、谋求独立自主发展,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中国-中亚文明互鉴的历史表明,其结果不仅对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东西方其他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哈萨克斯坦苏莱曼诺夫东方学研究院教授拜达洛夫·叶尔肯·乌兰乌勒表示,中国与中亚文明对话将为进一步拓展全面合作开辟新的机遇,推动中国与中亚关系迈上新的台阶,也将为维护该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全球化”一词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大工业时期的必然产物。这一现象本身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工业化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全球化”给予了生动的阐释。英国肯特大学教授肖恩赛耶斯认为“全球化”“现代化”“文明进步”这些词语包含着积极向上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直接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但是提到了“世界市场”“世界历史”这类可以相互转化的同义语。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祖社则认为,现代化始终伴随着对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深厚的价值的反思、批判与扬弃,伴随着对新的价值理念、价值信仰和价值秩序的发现、创制、认同在“现代化”与“价值发现”中蕴含着文明辩证法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以文明的方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价值。

当前,人类文明发展面临内在激荡与深度变革,全球化正在发生深度转型,意识形态与制度差异对文明发展影响加深,文明优劣论以新的形式沉渣泛起,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文明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文明冲突正在全球范围内以多种形式展开。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欧阳康认为,多彩文明激荡变革中的中华文明发展,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建军论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应对局势、着眼实践、承接时代、放眼未来的重要时代价值,我们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时代语境、思想语境、问题语境、现实语境和实践语境的变化。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友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语境具有“五重”变化:一是以时代语境变化为基抓住和用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二是以思想语境变化为线积极应对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三是以问题语境变化为纲切实解决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四是以现实语境变化为要破除制衡意识形态建设的限制和约束;五是以实践语境变化为本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新要求。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张雨楠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