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推动青年创新人才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1-26 08:09:5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青年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更加显著,他们是国家战略人才的“源头活水”,是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生力军。青年创新人才具有独特的成长发展规律,唯有掌握其规律,因材施策,持续深化针对青年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构建青年友好型的创新人才生态,才能让青年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正向循环。要以全周期思维对青年创新人才进行早发现、早培养、长投入,避免其陷入发展断层,避免出现人才流失,努力推动青年创新人才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源头活水”活力。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发现激励机制

人才是在现实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单位的培养、个人的性格特点与努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机遇等因素,使单位群体中的部分人脱颖而出。人才不仅要有千里之行的能力,还需要被慧眼识才的伯乐发现。一是构建“浇灌萌芽”“帮扶侧芽”的青年友好型创新人才生态。各领域专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青年创新人才,对处于初期的青年创新人才进行充分识别和挖掘,制定“青年创新人才发现”任务指标,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发现激励机制。二是构建“因村制宜”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机制。创新人才多产生于科技前沿、新型研发机构、高精尖技术攻坚团队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因此需要匹配适应其产生领域的发现机制,早期识别和发现科技青年人才、前沿创新团队、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中的青年创新人才,将其尽早纳入培养梯队。三是形成“以才荐才”的氛围。鼓励一线专家和团队带头人等层级人才推荐青年创新人才,常态化精准寻找青年创新人才,开通自荐和互荐渠道。四是数智技术赋能绘制人才画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智能化分析筛选青年创新人才,构建对标国际、立足国家战略的多层级青年创新人才数据库,更高效、精准地识别优秀青年创新人才,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完善青年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对青年创新人才而言,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符合其特点的选拔机制,才能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一是构建“市场化”选拔机制。进一步保障市场化、可持续的人才选拔机制,使青年创新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构建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畅通青年创新人才的晋升通道,支持青年创新人才挑大梁,提振科研信心和战略定力。二是建立重大科研项目引领的“赛马”“揭榜挂帅”制度。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聚焦重大基础研究、颠覆性科技创新、产业前沿和“卡脖子”技术攻关等领域设定具体科研项目,构建符合项目特点的分类选拔制度,打破职称、学历等限制,让更多有潜力的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三是举办常态化国际级青年创新人才竞赛,跨区域、多专业、多层次地选拔青年创新人才,加强跨领域、跨国的交流合作,吸引海归青年人才、顶尖青年团队和外籍青年创新人才。

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当前,全球大变局下,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因素,是科技战略决胜的关键变量。面对国际上愈发激烈的人才争夺,中国只有提升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才能在复杂局势中稳步前行。一是构建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打造“全链条”培养模式,通过天赋启智、科技研发、创新思维训练等递进培养,让人才在各阶段获得适配的教育。二是培养国家战略后备人才。在科技前沿领域布局急需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国家发展战略大体系,以多轮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释放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红利。三是以“耐心资本”思维实施“耐心培育”,为青年创新人才制定多层级的资助和支持计划,提供成长支持。四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型风险投资网络,提供青年创新人才基金和孵化器等支持,营造“志同道合”的科研生态环境,增强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

构建符合青年创新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牛鼻子”,是全周期发展的“指挥棒”。尊重人才主体地位,构建符合青年创新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才能激发人才活力。一是采用“弹性化”评价机制,结合规范准则和个性化评判标准,破除简单生硬的刚性考核制度,引入柔性考核,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考核目标,允许“十年不鸣”,鼓励“一鸣惊人”。二是采用“全景化”评价机制,将青年创新人才的社会效益表现纳入评价体系,注重基础研究、应用对策和成果转化的综合表现,增强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三是采用“特色化”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评价,科学设置符合不同创新门类的人才标准,对标国际青年人才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客观、科学。四是重视标志性成果,对在关键技术、国际领先领域取得成就的青年人才给予激励。构建特殊青年创新人才推举机制,“以才荐才”“特才特批”,打通青年创新人才与战略科学家、关键技术团队负责人之间的融合渠道,构建软环境评价指标;探索国家青年创新人才评价巡回调研制度,微观调研和整体评估青年创新人才评价政策。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刘翔英报纸 齐泽垚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