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构建进程中,各行各业都在布局自身业务和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具有数字与金融的双重属性,能够加速资金、信息、数字等要素的自由流通与有效配置,矫正传统金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市场失灵和金融割裂问题。数字金融业务模式和业态正在不断进化之中,目前主要涉及数字货币、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证券、数字保险、数字理财等金融业态。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成就卓著,移动支付、数字信贷、央行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创新能力、金融科技企业价值等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格局。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支撑下,数字金融通过重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业态和模式,成为稳定经济大盘、全面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发展的主旋律。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需要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金融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着力提升金融创新水平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当前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案例。纵观全书内容有如下特点。
理论框架全面
该书详细阐述了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字金融、金融创新、金融集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背景和理论依据。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数字金融、金融创新、金融集聚的发展脉络,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全面系统梳理总结了数字金融、金融创新及金融集聚领域的已有研究,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同时,该书还创新性地构建了五种金融市场理论模型,提升了著作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具体而言,包括: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脆弱性和收益异质性的全局博弈模型,为数字时代的金融体系保持透明度提供了理论解释;均衡分析后认为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标准、增强金融投资透明度,已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措施。将盈余操纵阶段纳入具有实体经济投资决策的宏观经济模型,构建了一个金融市场盈余操纵模型,探讨了金融市场盈余操纵对实体经济投资决策效率的影响,均衡分析后提出要不断强化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服务力度,持续加强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型产业等关键领域金融服务。在全局博弈框架下引入操纵成本,分析了公共信息操纵对金融市场情绪的影响;均衡分析后认为金融监管者应借助金融市场的技术联系,及时获得后台系统的关键信息,进而推进传统的被动监管模式向技术驱动型的主动监管模式转变。将私有信息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基于品牌交易市场创新的信贷市场效率;均衡分析后认为应从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法规、加强监管部门的职能、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加强投资者教育五个方面提高信贷市场效率。构建一个具有奈特不确定性的全局制度更迭协调博弈,解释了数字金融市场中模糊信息的形成与澄清;均衡分析后发现模糊规避可能是形成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要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金融风险管理防范体系以及加强数字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化。
实证研究翔实
该书使用大量的经验数据,借鉴应用经济地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创新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对理论假设进行全面检验,有效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例如,在数字金融的实证检验方面,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发现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东中西部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绿色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升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对绿色金融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民营企业就业,对发达区域民营企业就业的促进效应强于欠发达区域。基于浙江市际数据,实证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成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覆盖广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数字金融有效促进了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大中型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强于小微实体企业。
在金融创新的实证检验方面,采用熵值法从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技术创新及金融监管创新五个维度,综合测度了区域金融创新水平。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西部省份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比东部省份更为显著,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省份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比非试点省份更大。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并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民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促进消费升级三条路径实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
金融集聚的实证检验层面,基于浙江县域数据实证发现,金融集聚度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但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金融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对县域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呈显著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实践案例丰富
书中收录了大量数字金融创新实践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不仅揭示了宁波、浙江乃至我国金融创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瓶颈,还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例如,该书针对金融科技创新后劲不足、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紧缺、金融科技应用规制缺失等浙江金融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加大金融科技的研发应用、营造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壮大金融科技的领军人才队伍、防范金融科技市场风险、深度发掘区块链风控效能的策略等。
针对数字消费信贷良莠不齐、互联网联合放贷模式下的风险监管不足、数字消费信贷并未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书中提出,应加强金融科技的深化应用、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能力做好整体风险防控、鼓励传统消费信贷数字化转型、搭建适应数字化的监管新框架等。
针对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运营与结算体系尚未健全、跨境贸易人民币投融资与结算的金融避险机制不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审核与金融监管制度有待规范等问题,提出以现有大宗商品交易所为架构,组建大宗商品跨境贸易龙头企业;以国有和浙江商业银行为基础,创新大宗商品跨境贸易结算体系,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完善大宗商品跨境贸易防控机制;以全球商品交易贸易惯例为准则,接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国际规则。
针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偏低、工业投资效益有待提升等宁波工业投资赋能实体经济存在的瓶颈,建议建立两级联手抓投资的协同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等。
针对知识产权种类样式单一、产业转化受阻、金融服务体系割裂等浙江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存在的困境,建议构建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和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等。该书认为,浙江自贸区需要突破的金融创新领域,包括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制度性改革、继续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继续加大金融科技的运用、继续探索金融监管改革等。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