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道德经》•心学篇(五)
———女娲补天藏玄机———
文:子今
~~~~~~~~~~~~~
补天
止本为心观大地,
始解女娲授天机。
补中有不臧乾坤,
演象化形莫着力。
注:
女娲补天,藏着玄机。
伏羲女娲为兄妹。
伏羲开创了先天八卦。
按照曾仕强老师,在《百家讲坛》上解读《易经起源》,占卜的最初是要预测天气变化。
我们可以推导出:伏羲卜天。
女娲补天。告诉我们,在洞悉天机之后,女娲娘娘还有办法将天塌修补。
“补”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
我们演象化形来拆字。
补=冫+不+卜
如果,不≈天,两者有关系;
那么,女娲补天便通顺了。
女娲娘娘,“卜”测到“天”机,用“两点”手段进行补救,而且成功了。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人祖起源的神通。
感悟之门,玄妙来仪。是以苏东坡说:着力即差。
~~~~~~~~~~~~~
也许,有朋友在翻阅《感悟<道德经>心学篇》的系列文章。
会发现一个问题:心学篇为何用大量篇幅来解读“正”?
写到目前,我可以剧透一下。
《感悟<道德经>心学篇》,本质上是用心学思维,演象化形解读:
“正”的七个状态。
包含,五个正一,两个正二。
居然有点像现在的作休模式,
工作五天,休息两天。
五个正一,五个一工程。
也许有点巧合。
~~~~~~~~~
前面已经解读了:
正一在右,正一在左,正一守中。
今天,我们解读:
正一在下,正一在上。
这样,五个正一的雏形就解读出来了。
~~~~~~~~~~~~~
明德悟道的终极是德合于道。
所以,“为道日损”(48),我们用“合”的思维,不用减的思维。
况且,《道德经》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天地相合”(32)。
我们先看:
正一在下,正→止。
天地相合,天合于地,“正”化为“止”。
“正一在右”,天地立心。我们解读“正”字的中间部分立着一颗心。
同理,止本为心。
我们可以看做,一颗心立在大地。我们的“忄”在明悟大地。
因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见:
禁止捕鱼、禁止游泳、禁止通行,行人止步,等等。
因为,《道德经》第32章明示:
“名已既有,夫将以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还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44)。
再来解读,
正一在上,正→不。
天地相合,地法于天,“正”化为不。
“正一在右”,天地立心。我们解读“正”字的中间部分立着一颗心。
同理,不本为心。
我们可以看作,一颗立着的心在靠近上天,我们的“忄”在冥悟上天。
因而,我们会讲:
“不知天有几高”、不知天上多远、“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等等。
在《道德经》五千言中,“不”字也成为了露脸最多的明星。
~~~~~~~~~~~~~
五个正一,雏形已经勾勒出来
我们把“五个正一”整理一下:
正一在右,天地立心;
正一在左,正化为王;
正一守中,正而为正;
正一在下,正化为止;
正一在上,正化为不。
五个正一的雏形显化之后,结合《道德经》的框架,用心学思维我们继续长征。
(后续)
~~~~~~~~~~~~~
文中()里的数字,为81章节数。
~~~~~~~~~~~~~
#冬日温暖小事#
#刘震云当选河南省文联主席#
#顶端冬日创作季#
#晒出你的爱心故事#
#唤醒城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