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水北调“搭桥”,京堰携手助力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发展北京
2024-09-18 20:06:18

2014年12月12日,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梦想照进现实——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同时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全面启动。十年来,北京市与“核心水源区”湖北省十堰市携手并肩、共同前行,关系越走越亲,情谊越发深厚。

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签署了“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下简称“地标生境”)科技助力“一国一品”项目实施的合作备忘录,并联合举办的“一国一品”系列活动。

日前,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来自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茶叶、郧阳橄榄油、房县黑木耳三个产品拟被纳入“地标生境”计划,并在“地标生境(GIES)”技术助力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十堰分会上,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和国际组织专家作经验分享。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持续加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宣传展示京堰对口协作合作成果,9月16日至18日,“一国一品”项目——“地标生境”案例推广活动在十堰举办。

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官员、亚太地区国家“一国一品”项目官员、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中央及市属主流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赵振业出席并致辞。

发改君带您“瞬移”到活动现场↓

深化对口协作,助力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今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京堰两地紧紧围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工作主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快产业合作,落地民生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水源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内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开展以来,北京市累计支持资金24.75亿元,实施项目582个,此外还开展了“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科技“揭榜挂帅”、医疗教育“手拉手”等活动,为十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赵振业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在十堰市举办,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必将助力十堰市茶叶、橄榄油、黑木耳等优质农特产品走向世界,探索出一条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更好地推动水源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

加强交流互鉴,向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力迈进

活动中,与会嘉宾一行实地考察了竹山刘家山茶园、武当茶博物馆、郧阳区恐龙地质博物馆、国际油橄榄中心等多个点位,并围绕竹山茶、郧阳油橄榄等案例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发改君了解到,“地标生境”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中国地理学会等联合提出的“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21-2030十年行动计划”,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该计划通过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实施方式,充分利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数据中心的优势资源,以数实融合、高质惠民为宗旨,在过去的三年里,已成功在11个省(区、市)推出了19个示范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服贸会特色农产品联展上,集中展示了来自江苏丰县、吉林磐石等地的18个案例产品,以及来自湖北、山西、云南的7个纳入案例研发及评审计划的产品,包括茶、木耳、香菇、油橄榄等。此外,还有来自亚太地区的22个国家推广了约20种特色农产品,通过科技创新为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倡议的各国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水为媒,协作共赢。下一步,北京市将与十堰市继续携手同行,发挥两地比较优势,深化协作关系、创新协作模式,借鉴“一国一品”项目计划的成功案例经验,聚焦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堰两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更多生动实践。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