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咖论道:遗址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2024-11-13 21:33:22

遗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记忆的承载者,更是文化创新的探索者。10月23日晚,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博汇——“遗址博物馆创新发展对话”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成功举办。

本次对话会活动由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态汇组委会、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主办,由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承办。

围绕着“穿越千年·共筑未来:大遗址保护与博物馆创新”主题,邀请遗址类博物馆、数字技术产业等领域专家,深入探讨了遗址保护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博物馆展示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为遗址保护与博物馆创新性发展带来新启示。

欢迎致辞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首先带来了精彩致辞,她聚焦故事、空间、共建三大关键词,展开分享了“从过去到未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第一,她回顾总结大报恩寺的历史,分别讲述了感恩的故事、建造的奇迹、文明交往的故事。认为这些中外周知的文化故事为博物馆的空间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她说遗址发掘后如何做建设是很重要的问题。她从建筑空间、博物馆运营、文物展示、琉璃塔建设等方面,分享了大报恩寺在博物馆领域的实践,以及作为文化空间的功能性应用。最后,她期盼未来将建设成“数字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活化”文化遗产,丰富参观体验。

第三,她站在合作共建的角度,汇报了大明文化公司自持和托管运营管理模式的发展态势,并积极表达了与托管单位共建文化之路的愿景。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主题一:

立足新时代文化复兴

做好大遗址保护传承

主旨发言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深入探讨了南京博物院在大遗址保护及文化展示方面的实践与经验,阐明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大遗址保护传承。

首先,他阐释了遗址保护和当下形式的关联性。他认为在文化复兴的新时代,凡是有利于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遗存,都应该着力保护、传承和利用。

第二,明确遗产点的定位。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中,做出有利于发挥遗址作用的选择。比如考古遗址,可以往遗址博物馆方向发展、往遗址公园或旅游景点发展。

第三,发掘研究遗址的价值。每个参与遗址保护的工作者都要不断研究遗址的内涵,将遗址作为立足点,来建设属于该遗址的知识图谱,他提到,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所展陈的古代题材与有文化关联的中外人物,都是一套可建构的知识谱系。

▲南京博物院

主题对话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院长郭磊,聚焦郑州商城遗址公园以及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她在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结合中的经验。

她提出,大遗址的保护首先要保起来,然后用起来,接着活起来。第一,从法治层面到国家方针,郑州商城遗址的保护循序经历了“被动保护—主动保护—全面保护”的历程。第二,因地制宜确立一种仿真的“城中园 园中城”的方针,“用”起考古遗址公园这种形态;第三,通过建设遗址公园类博物馆,建立品牌、举办文化活动,让博物馆和遗址互动起来。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季永,从保护、阐释、利用三方面,肯定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在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实践,是值得学习的优秀案例,并分享了安徽博物院关于遗址保护的新探索。

第一,安徽博物院立足于省级博物馆,与联盟平台及省内外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积极合作,推出系列精品展览。第二,注重文物保护的同时,开设考古体验区、开展主题研学活动,丰富公众在博物馆的文化体验。

▲安徽博物院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主任宋若虹,讲述了“长江流域”盘龙城遗址作为早期文明遗址保护的成功经验。

她总结盘龙城的发展的核心关键词是“故事”,即讲好盘龙城的故事。第一,持续考古发掘丰硕研究成果,从而促成展览的发展;第二,把盘龙城遗址本身建设为博物馆最大的一件展品,打造出网红打卡点。最后,以大展教的思路满足观众需求,即展览和社教一体打通。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主题二:

如何发挥遗址在

探源地域文明中的作用?

主旨发言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分享了良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在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播方面的经验。

第一是保护研究,牢牢抓住主动权,展现新作为。他从扎实的学术基础、广泛的国际交流、全面的保护实践、破圈的价值传播等方面,介绍了良渚实践成果。

第二是展示利用,紧紧抓住有效性,实现新突破。良渚博物院通过“场馆+遗址现场”结合的展示方式,构建了“博物院+三个遗址公园”的一体展示模式,还积极探索了活态展示的想法,增加社会公众的考古体验性。

▲良渚遗址

主题对话

法门寺博物馆副馆长赵峰,分享了法门寺博物馆发挥遗址在探源地域文明中的做法。

他说法门寺发挥博物馆作用的时候,主要以佛教文化为主,因此是针对研究、探索、展示和利用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包括研究茶具文物、沉香文物,将地宫出土文物在国内各个博物馆展示,依托盛唐文化的金银器出品文创产品等。

▲法门寺博物馆

天图重点项目负责人、数字导演王海宇,从殷墟的案例出发,聚焦建筑遗产保护的数字化传播和发展的角度,讨论了遗址保护在当代大众视野的传播。

他将殷墟项目的资料进行分类活化。针对知识类的商文明文物,做了一个个的活化;针对故事类的三星堆,提供一束光、一个人、一座城这样的理念来表达;针对体验类的商文化,通过互动的方式展现出来。

主题三:

如何打造创新型遗址

展示中心?

主旨发言

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长彭印䃂,分享了在打造遗址展示中心方面的创新理念与实践。

首先,他指出遗址博物馆的核心是遗址,即遗存、遗物及遗址周边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其次,他阐释了遗址博物馆展示的三个维度。

第一,保护维度。他认为新时代下的遗址展示是“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人的审美需求。比如把文物修复放到大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来,就是展示。

第二,阐释维度。他认为遗址博物馆要以阐释的角度来做展示。比如在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通过刘贺一个人、一座墓、一座城来展示那个时代。

第三,演绎维度。他认为大遗址博物馆要让文物“活”起来,以剧场、展示空间进行故事演绎,就有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主题对话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曹志君,表示大遗址和博物馆的结合,是当下博物馆界的一个新赛道,建议在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内展示方面有所创新,把遗址所在地打造为南京城市文明聚焦点、展示南京城市历史和文化博物馆群的集聚点。

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吴阗,建议从“守正创新”的理念打造创新型遗址展示中心。首先,博物馆要确保文化遗址和文物的安全;第二,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第三,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同时数字化展示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博物馆来讲,引入智慧博物馆、数字化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原馆长佘志宏,表示遗址类博物馆在国际上很具影响力,提出首先要明晰一座遗址博物馆的定位,认为建设遗址类博物馆最重要的是遗址的完整性,强调了关键看点是看“不可移动”,为未来创新型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方向画了重点。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认为一个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征是遗物、遗址、遗迹同在,我们要加强文物本体的保护,也要加强遗址和遗迹保护传承。同时要“三文合一”。文物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它的背后是文化和文明。我们进行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必定会关注文化的重生和复兴,文明的再造和创新。

南京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谷平表示,在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时,南京文投集团将秉持国有文化企业的使命与责任,致力于推进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新博物馆。这不仅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

来源:文化科技融合汇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