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拖拉、沉迷玩乐?说不定是大人朝令夕改的要求让他无所适从。
父母啊,常常扮演着 “混乱指挥者” 的角色,却忘却了坚守者的责任。
谁让孩子陷入 “散漫泥沼”?不就是那个不能始终如一立规矩的父母?
所以说,教育最关键的,往往是规整,是一种定海神针般的智慧。
01 切不可 “规矩随意”,有些准则得为孩子树牢
家长们时常爱 “随性而定”—— 这在育儿日常中屡屡发生。
今天允许孩子睡前看电视,明天又因心情不佳禁止;这周规定孩子做完作业才能玩游戏,下周却因孩子哭闹就妥协。
如此情形下,父母反复无常,孩子却在其中 “肆意放纵”,难以自律。
偏偏,父母的初衷是 “灵活应变”,殊不知,长期的随意成了孩子自律的 “腐蚀剂”,反而破坏了习惯养成。
譬如孩子缺乏自律性的例子:孩子爸在管教孩子时,常常根据自己的情绪和当下情况改变规则,于是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而不是遵循规矩。
殊不知,这样的多变才是真正的 “乱养”。
若干年后,当孩子面对学习、工作中的任务和挑战,总是缺乏自我约束,回首过往,自己才是 “放纵根源”。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早起锻炼的习惯,开始时规定每天六点起床,孩子稍有抵触就推迟时间,后来干脆不再提及。孩子长大后,总是睡懒觉,缺乏对自己生活的规划和管理。
家长疑惑不解:“我也想让他有好习惯,怎么就不行呢?”
殊不知,规矩既定,便需坚守,稳定才是培育自律的根基。
02 父母的过度宠溺,正是孩子放纵的诱因
无数次的迁就、让步、无原则满足,仿佛在给孩子编织 “放纵温床”。
为何放纵?很简单,因为他们习惯了予取予求,丧失了自我克制的意识。
每一个 “只要你不哭,就依你”,都是一个潜在的 “放纵陷阱”。大人们总喜欢宠溺孩子,忽略孩子长远发展所需的自律品质。
殊不知,当我们用宠溺的方式对待时,孩子唯一缺失的便是 “自制”。
譬如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许多家长抱怨:“我都满足他那么多了,他怎么还是不懂得知足和自我约束?” 但可曾想过,满足变成了溺爱,溺爱久了便是灾难,孩子的内心根本没有机会去锻炼自律。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
孩子在商场看到昂贵的玩具,非要购买,妈妈经不住孩子的哭闹和撒娇,便买了下来。之后,孩子每次遇到想要的东西都会用同样的方式,而且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
两人都苦恼,母亲心里觉得孩子怎么如此任性,而孩子心里想着:
“只要我哭闹,妈妈就会答应我,我不用控制自己。”
03 教育是心灵相伴,引导才能有约束
教育本是心灵的陪伴,但不少父母却当作单向的 “命令传达”。
不理解孩子内心对自由与约束的挣扎,漠视孩子在自律养成过程中的努力,只一味以权威压制去要求。孩子自然感到压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引导,是教育的指南针。与其生硬命令,不如耐心劝导,成为孩子的同行者和引路人。
比如,孩子的学习计划执行。假如我们一味以 “必须完成” 去强制孩子,孩子往往消极对待。
倘若转而用引导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计划,在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提醒,孩子会更有意愿去自我约束,按计划行事。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父母说:“今天必须把这些作业和复习任务做完,做不完不准睡觉!” 孩子带着抵触情绪,磨磨蹭蹭,效率极低。
后来,父母改变做法,和孩子商量作业量和时间安排,当孩子按时完成一部分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效率大幅提高,亲子关系也更加和睦。
所以事实上,教育的精要并不在于压制的强度,而是引导的智慧。
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 坚守规则而非随意更改:适时坚守,让孩子敬畏规则,才能学会自律。
适当的坚守不是死板,而是让孩子明白规矩的严肃性。孩子违反了家庭的作息时间规定,就按照约定给予适当小惩罚,这种 “犯规受罚” 的体验才是最好的自律教育。
- 理性关爱而非过度宠溺:每一次的理性都是自制的示范。
当父母把握好关爱的尺度,与孩子共情而非迁就,孩子会更有力量去克制自我而不是肆意妄为。
- 深度陪伴,成为孩子的自律榜样:孩子对父母的模仿往往超乎想象。
倘若我们自身展现出自律、坚持和克制,孩子自然会向我们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教育不只是对孩子的塑造,更是与孩子的心灵同行。
由此可见,教育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规整而不随性的父母”。
面对孩子的问题,选择是规整,还是继续以宠溺方式溺爱?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潜力的 “自律塑造者”。
唯有在不断引导、坚守和陪伴中,家庭教育才能培育出自律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