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光明网:非遗资源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2024-11-25 06:02:5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特别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提到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非遗+乡村振兴”的建设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积极回应和深入实践,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的“文化高地”,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智力支持、文化艺术等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和运用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力量铸魂育人,坚持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聚焦文化赋能非遗创新发展,上好乡村大地的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新时代,非遗的保护与开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不断进步,通过形成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提供有益滋养,同时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思政课提供了鲜活教材。高等学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要聚焦文化赋能非遗创新发展,通过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一是坚持扎根乡村大地,通过“非遗小院”“文化小院”搭建党建创新平台,发挥智力和文化优势,把教学、科研、文化和非遗传承推广延伸到田间地头,探索出具有特色的非遗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之路,加大体现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善于运用非遗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非遗传承故事,培养具备非遗保护与传承知识及技能的专门人才。二是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实践项目”新模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把握青年学生认知特点、成长规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地方需求,策划和实施乡村振兴项目。高校围绕非遗保护与传承、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展开,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引导师生将专业所长同乡村发展需求相结合,充分挖掘和运用非遗资源中蕴含的文化密码,推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地融合,组织师生到乡村开展文化支教活动,向当地村民传授非遗技艺和知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持续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把论文写在乡村的大地上。


  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高校非遗帮扶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广袤大地是学习成长的最好教材”。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非遗是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载体,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能够带动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乡村汇聚,发展乡村经济。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聚焦乡村发展热点难点,通过产学研联动,实现高校非遗帮扶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为推动引领乡村振兴开展了一系列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建立“组团式”“接力式”“项目式”“清单式”“融入式”等对口工作模式,形成阶梯式专家支撑团队,从“扶助支援”到“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同时,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推动非遗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面向未来、指向跨学科教育的“乡村非遗大美育”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教学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从思想政治引领、专业知识融入、实习实训体验、公益劳动奉献等渠道,重点聚焦、精准施策,推动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中,同乡村企业共同设计开发非遗及其衍生产品融入乡村旅游之中,加强了非遗的活化利用,推动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实体工作站点“非遗小院”“文化小院”“艺术小院”、教学基地、研学基地等平台,创新“文化传承+艺术乡建+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提供工作、培训、展示、交流的功能保障,满足师生扎根乡村开展长期驻点服务需求,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创新校地合作机制,形成“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青年学生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使命担当,在学深悟透中筑牢文化根基,切实涵养青年的全面发展。例如与当地红色资源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直播+电商技能培训+校地结对共建”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设计文创IP、开展直播助农、创作红色文化短视频等方式,深入推进校地合作。


  聚焦传统艺术美育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播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并指出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价值及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2023年,《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要求“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要在美育实践探索中挖掘地方特色的非遗资源,将其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厚德载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美育教学之中,实现在地文化传承与浸润真实生发,与“大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紧密连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高校“大思政课”的重要素材,积极探索校地合作非遗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一是“非遗+乡村场馆”的乡村非遗博物场馆建设,以乡村博物馆非遗活化利用为抓手,建设非遗研习场(馆)、活态博物馆、非遗博物馆等,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搜集整理非遗的传承人、传承谱系、作品、技艺等信息,设计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拍摄非遗领域的相关短视频、纪录片等多样化的形式,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线上线下课程群、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在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质增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的文化禀赋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起来,逐步搭建非遗研究和传播的在线数字平台,并利用数智场景丰富乡村非遗空间,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非遗传播场域和表现空间,借助网络平台,以短视频、纪录片、非遗知识故事化解读等形式,多元立体地展示文化内涵,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加青年学生对乡村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例如某高校积极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打造集培训、研学为一体的“非遗工坊”,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示范带动作用,开设非遗特色课程,举办文化创意人才培训班,吸引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等回乡任职、返乡创业。二是“非遗+乡村文创”的校地合作专业培养模式,凝聚校政企多方力量,以“艺术乡建”为抓手,将非遗纳入到艺术人才培养计划中,构建“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校地双师协同联动,指导青年大学生将学术研究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文化创新人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例如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活态文化博物馆设计建设、红色讲解员培训、邀请了地方政府到校开展乡村振兴成果分享,校地合作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平台;三是建立“非遗+乡村文旅”的实践育人模式。加强国情农情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将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专业学习、集体建设、志愿公益、就业选择相结合的“五个结合”实践育人理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让青年大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社区,开展非遗美育公益社会实践,将个人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所得,在学习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开展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社会调研+艺术采风+设计实践+文化宣讲”的扎根服务模式,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顶层设计、逐级递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在实践中,形成“红色文化+非遗”“非遗+科普”“非遗+教育研学”“非遗+演艺”等多元化的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引领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非遗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本文笔者在开展2024年度首都青少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项目编号:BJGQT2024032)阶段成果暨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24年度研究课题“党建引领+红色文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品牌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10)阶段性成果研究认为:新时代高等学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青年学子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自信,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聚焦“党建引领,文化赋能,非遗传承,乡村振兴”主题主线,持续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不断激发广大青年担当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造就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高蕾,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王丹,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组,《社会与公益》理事会非遗中心)

非遗热线:13810295118

 

——END——

关于我们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的开展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成果展览、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文创设计、非遗产业园建设、非遗产业链建设的非盈利性内设机构。


“非遗产业”发展计划


非遗旅游产业、非遗美食产业、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非遗体育竞技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数字化产业、非遗游戏产业、非遗服装鞋帽产业、非遗酒店民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礼物、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非遗展览展销、非遗研学旅行、非遗亲子体验、非遗公司团建、非遗社区活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教材图书出版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产业园、非遗小镇、非遗街区建设等全领域非遗产业链建设


 

联系我们:

010—5688 3097

13810295118(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 https://www.zgfeiyi.net

图片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