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期文章,我们看到了积极学习防跌倒知识的叔叔阿姨,和风雨无阻的助教志愿者。
而让叔叔阿姨守在手机前“抢”的“我来教您防跌倒”社区公益课,开起来其实并不容易。
这其中,贝壳公益是个“大管家”的角色,负责提前培训经纪人志愿者,策划现场活动,联络医院的医生、注册医生信息、沟通课堂内容并且接送老人到现场去讲课。同时也要与社区达成共识,由社区负责招募老人、提供教学场所,再邀医生负责现场讲课。
张建龙坦言,最初推进的难点在医院。“之前这类的资源合作得比较少,医院不太了解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课堂,老人们真实的需求是怎样。一开始,医院的态度都是尝试一下,再看怎么酌情地铺开。”
让张建龙没想到的是,第一轮在25个社区“尝试一下”后,各方好评纷至沓来。其他社区和原本在观望的医护志愿者,都开始打电话过来积极推进。
于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防跌倒课堂迅速开了200多个社区,900多堂课。一时间,“防跌倒”课几乎走进了太原的每一个角落。
太原北方医院副主任护师、健康管理科护士长高丽华是防跌倒课堂的宣讲医师。工作之余,她奔赴到各个社区,传授预防跌倒的知识。在她的课堂上,“一个鸡蛋两毛五”手指操火了。
每次一听到这个名字,叔叔阿姨们都笑了。台下一位阿姨算起来:现在鸡蛋五块一斤,一个鸡蛋两毛五买不动呀。
但正是这样基于真实生活的连接让手指操一下子就被叔叔阿姨们记住了,动作简单好记,音乐可可爱爱,叔叔阿姨们每节课都想做,还想互相比试比试。
“作为医者,我们在医院看的病人是很有限的。我们不能等到老人出现了跌倒来医院救治,而是要再往前看。防跌倒课堂把我们以前停留在临床上的科普带到了社区,教居民们怎么预防。预防的价值其实比治疗大。”
看到做起手指操开心的老人,明明比从前更忙碌了的高丽华,却乐在其中。
贝壳公益“我来教您防跌倒”的项目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孙晓红从另一维度分析了防跌倒课开到社区的价值。
“老年人的很多健康预防问题,其实是可以纳入到社区来做的。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其实大部分是带慢性病生存的状态。这个疾病可能不需要他们经常往返门诊。如果能够在社区做好环境的调整,改善自身营养、衰弱的问题,而医院承接急性疾病的治疗,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们现在医疗紧张的情况。”
对于将跌倒预防前置到社区,需要经常基层入户开展工作的太原市小井峪街道十二院城社区网格员张敬利深有感触。
没有和老人们一起学习防跌倒知识之前,入户时看到老人摔倒,她和同事都很慌,“两个人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如今,防跌倒课本成为了张敬利工作上的工具手册,每天翻看,反复记忆着每一页的知识点。现在的她,一进到老人家里就能看出来家里不合适的地方——洗手台、厕所扶手、地面高低差、房屋光线,甚至是拐杖高度,她都能一项一项给到合适的建议。
“防跌倒课堂增加了我们基层人员的知识和胆量,我们也敢了。看到老人摔倒知道怎么处理了。当然,最好的结果是他们都不摔倒。”
老人不跌倒,是全社会的“福气”
自2023年重阳节推动“我来教您防跌倒”项目以来,贝壳公益和我们所连接的医生团体、社区、志愿者团队都努力地实现着每一方心中的理想画面。
贝壳公益城市站官员张建龙说,那是一个防跌倒知识“人尽皆知”的画面:无论是老人也好,子女也好,或者老人身边的亲人,都自觉地把预防跌倒重视起来。
防跌课堂主讲医师高丽华说,那是一个“越来越好”的画面:让太原的所有社区里的家家户户能都有防跌倒的意识,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就都提升了。
社区工作人员张敬利说,那是“一片欢乐”的画面:不光教会老人们怎么健康生活,最主要的是从内心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生活,让老人有了生活的新希望。
除了看孙子,除了呆坐着,除了逛公园,还可以来学东西,还可以和很多老人在一起有说有笑,这就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他们老年生活的样子。
贝壳找房郑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