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邙山呼啸(长篇小说)
韩文书
2024-10-11 23:00:48

(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第一章 邙山下的实习生
自盘古开天辟地,清浊顿分,九曲黄河滚滚东流,日夜不息。它像一个伟大的母亲,哺育了两岸人们;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黄河呜咽,它每天都在滔滔不绝地述说着一些大同小异的故事,有人说这故事不足为奇,然而世间万物何尝又逃脱了轮回的宿命呢?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在悲观人看来,这无非是以自己为中心,在原地画了一个圆,除了岁月的车轮在额头碾下一道印痕之外,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至多也就是发个物是人非、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而在乐观的人看来,黄河之花每次的怒放,都是他耗尽了杜鹃啼血的力量要展示给人们的美丽,每次的怒放是伴随一生的历程,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喜悦。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李密村。
相传,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在邙山筑饮酒台,宴请部将。鼓乐齐鸣,歌舞同演,将士们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这盛大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那个饮酒台经历千年的风霜雨雪,只剩下依稀可见的残垣断壁遗址,它似乎在诉说过往的恩恩怨怨、沧桑巨变。后来这个小村庄就改名为李密村。绵延的邙山像一座巨大的屏障,以高大的气魄束缚住了黄河的泛滥。而李密村就位于邙山的北麓,黄河的南岸,成了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
1992年4月底的一天上午,乐南师专校园里,密密匝匝的牡丹盛开过后,开始逐渐凋谢,颜色由艳丽变得暗淡,失去水分的花瓣越来越萎缩,直至枯干。牡丹的凋零并没有影响春回大地,更多的花如雨后春笋,开遍了校园的犄角旮旯。许多学生提着行李匆匆忙忙地穿行在的校园中,朋友们见面也只是简单打个招呼,然后各忙各的事情。此时他们已经顾不上欣赏校园的景色,那倒不是因为朝三暮四移情别恋,而是因为他们即将毕业,有重要的任务,他们已经无暇顾及春天在校园里展现的婀娜多姿。几十辆大巴车云集在乐南师专校园,声势浩大。一群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男男女女,穿着普普通通的服装,背着简单的行李,怀揣实现人生抱负的梦想,熙熙攘攘,谈笑风生,分别踏上了开往不同方向的大巴车,离开了繁华的九朝古都洛阳,前往乐南师专已经联系好的各自实习地。这空前壮观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在电影上看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场面,亲人朋友们热泪盈眶,依依不舍,追着缓缓出发的列车,挥手告别。我们因为都要去实习,所以尽管是好朋友,谁也顾不上送别人,只能隔着车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了。
倘若有些学生,和师弟师妹相处甚好,情深意切,他们依偎在大巴车的窗口,执手话别,倾诉衷肠。他们嘘寒问暖,不厌其烦地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嘱咐,而恋人们为此却感动的哭天抹泪。为了让他们节省些眼泪,不至于一个小小的别离就把眼泪哭干,大巴车果断地把门关上,摇摇晃晃出发了。
   汽车在大厦林立的城市中穿街过巷,目别了建有宏大门楼的洛阳王城公园,挥手告别了植物园以及洛阳的小吃锅贴,一年多来,在那里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欢声笑语,历历在目,现在就要告别了。
  出了市区,顿感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差异。他们来自农村,对农村的一草一木并不陌生,岸边的蒲公英开着太阳一般的花,碧绿的狗尾草摇摆着漂亮尾巴,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黄而芬芳,路边的垂柳嫩绿而婀娜,直冲云霄的白杨树高大挺拔,树身上一只只眼睛,含情脉脉。沿途的高楼大厦逐渐成为低矮的平房,生活在天堂里的心,就像飞机即将降落时一样,从万丈高空重新又回到了人间,重新又接触了地气,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即将到来的毕业,他们将何去何从?
   汽车进入邙山丘陵地带,尽管其挺拔俊秀足可以和城市最高的摩天大楼媲美,但其荒凉贫瘠还是给人带来了天壤之别的落差。加之心血来潮的兴奋一经时间以及旅途的考验,他们的情绪便逐渐的平静了下来,汹涌的大海风平浪静,取而代之的是寂静,静的鸦雀无声,静的只剩下车子的颠簸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这里倒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