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从医二十年
非遗看洛阳
2024-10-15 15:40:42

     前一段同学聊天,不知不觉中聊到,大家大学毕业都二十年了,二十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人到中年,琐事缠身,再也没有同学张罗二十年同学聚会的事,但是这二十年值得回顾反思,也算是对逝去岁月的纪念。

20047月大学毕业,因为现实的原因,没有选择考研,而是回到了老家洛阳,通过熟人介绍才勉强进入洛阳市某二级中医院,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却并不是体面的开始。记得20045月顺利通过医院笔试(名次中等),可是面试后却一直没有收到医院的录用通知,记得当时母亲带着自己手工织的棉布床单给一个主任送礼,想让打个招呼,最终并没有起太大作用;20046月我自己到医院人事科毛遂自荐,问能不能给我一个试岗的机会?试岗一个月,不行再把我辞退,人事科长让我自己去找院长,院长拒绝说人已经招满了,在无助和绝望中,冥冥之中遇见了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贵人,在四楼行政办公区,他无意中的一句话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后来在他的举荐下,我顺利进入医院,在随后几年里,我和邢鹏超大夫一起多次获得洛阳市中医知识竞赛前几名的好成绩。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机会需要自己争取,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图片

第一份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对我已是相当满足,医院后面的小平房是我们新入职人员的宿舍,不到12平,住了两个人,虽然简陋,但终归有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水电费全免,一个月499元的工资,医院有食堂,对我们新入职职工也是相当照顾, 15块钱,三餐管饱,一个月伙食费最多也就150,那时候除了吃饭,其他的开支,每个月还会略有结余,在洛阳的同学,医院的同事,隔三差五的还可以出去聚会,刚毕业那会物价是真便宜,工资不高,但是生活总算是有着落,不需要再问家里要钱。

那时候医院在洛阳的地位处于中下游,中医院除了设施陈旧,很多治疗手段也跟不上,但是那时候带过我的老师和主任都是兢兢业业,对病人负责,有耐心,脑病科的韩冠先主任、老年病科的朱晓红主任、外科的王伟主任、儿科的王金望主任、国医堂的宁长河院长等等,对我职业生涯的帮助和影响都是巨大的,他们教会我在技术上要不断追求进步,对待病人要有耐心、有爱心和责任心。记得那时候韩主任查房,对每个病人都细致的查体,眼底镜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肺听诊,一丝不苟,正是这种习惯,让他成为内科系统最值得托付和信赖的主任,也成就了他河南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荣誉和成就;记得当时在老年病科朱晓红主任亲自为病人取痰送检,视病人如亲人,没有一点主任的架子,这些所见所闻无形中都影响了我以后的从医之路。普外科是我在中医院转科时间最长的一个科室,将近一年时间,那时候在王伟主任带领下,通过外聘专家的模式,让普外科从神经外科、胸外科、胃肠肝胆外科到泌尿周围血管科的手术,都可以全面开展,也是那将近一年的耳濡目染,练就了我基本的外科素养,记得那时候外聘专家刘崇山主任,将近 70岁,眼不花,耳不聋,上台手术做的又快又干净,他有个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让我印象深刻,那时候有空闲的时候就见他在主任办公室,一边看书,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相信所有人的成功或者是成就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伴随我们终身的良好习惯,对一个医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一点我还需要学习借鉴。

图片

第二中医院是一个很有人情味,一个值得留恋和怀念的地方,但是20132月我选择离开了我工作近9年的地方,当业务和技术的发展陷入瓶颈,我们不紧追时代和作出改变的话,终将会被发展所淘汰,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调入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单位,院领导有思想,有魄力,有作为,是我遇到的领导中最具人格魅力的一个人,也是在她的带领下,第一中医院蒸蒸日上,气象更新,技术业务都有大幅提升,在第一中医院不单有英明的领导,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帮年轻有为,敢想敢干的朋友,这么多年相互鼓励,相互帮忙,相互促进,人生真的是一段经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风景,一直提醒自己,在失意时不气馁,在顺利时不忘形。

技术的成长离不开名师的指点,在我的从医生涯中,有很多名师大家教导指路,2001年暑假见习,在宜阳县中医院跟随习灵彦院长,当时他给我说过一句话"板凳甘坐十年冷,学习中医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踏踏实实把基础打扎实,想有所心得,最少需要十年的积累。"虽然跟师时间不长,但这些话对我影响巨大。 2002年见习时在郑州市中医院,跟随内分泌科张勇老师,那时候充分见识到中医的魅力,张勇老师应用纯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妇科病效果显著,让我对中医学习坚定了信念,充满了信心。

图片

对我中医成长影响和帮助最大的当属河南省中医院的毛德西老师,2003-2004年在省中医院实习的一年中,我跟随毛德西老师整整十个多月,毛老师的经典语录,当时很大一部分我都记录在日记里,近一年的时间,抄写门诊病历五本,毕业前整理跟师笔记一本半,其中一本毛老师全文批注,十几年后, 2017年当我把这些笔记拿给毛老师看时,毛老师说道,我带过这么多学生,很少像你这么认真的。那时候毛老师每周四下午,固定来医院,把诊室门一关,专门给我们实习生无偿讲课,这完全是出于中医的博爱,出于对中医传承的责任感。很幸运2020年我工作调入郑州后,有一段时间,我能经常去聆听毛德西老师的教诲,也是在他的鼓励和感召下,我完成了跟师笔记的后半部分,一共总结三本《名医堂跟师笔记》,现存放毛德西老师处,这也算对我们这段师生情谊的最好回报。

参加工作后的弓小霞老师,教我针灸的郭春慧老师,外科的孙卫国老师,跟师儿科的王金望老师,都让我在不同领域有所收获,2010年到20122年多的时间,我有幸跟师宁长河院长,每周二上午,每周日全天, 2年多时间风雨无阻,门诊处方复印了近一箱,以前一直有个愿望,有一天把宁老师的门诊处方也归类总结一下,奈何琐事缠身,竟不能得出空闲,好在2012年底在医院的组织安排下,我算正式拜宁长河老师为师,这也算给我们这段师生情谊一个名分。

图片

二十年的从医生涯,我更喜欢大家称呼我为中医大夫,虽然从2005年开始就把专业方向选为肿瘤内科,两次进修学习的也都是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的也是中西医结合肿瘤方向,但是我更喜欢应用中医治疗杂病,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毛德西老师的观点,我们首先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不能因为你不搞这个专业就可以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中医不分科,内外妇儿的常见问题都应该熟悉,这一点我深表赞同,也在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

20196月是我职业生涯的又一个分水岭,通过公开竞聘,高票通过,被医院任命为洛阳市洛硅医院院长,从业务岗位到行政岗位的转变,充满挑战,但是业务方面从来没有放松,每周六固定的门诊从来没有间断过,通过半年的改造,让一个濒临破产,举步维艰的医院重新焕发生机,面貌焕然一新,业务收入翻番,这其中更过的还是得益于中医药的贡献,改造后的半年时间,中医儿科、中医内科在周边辖区已经成为特色名片。

图片

2020年初洛硅医院已步入正轨,而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此停滞还是需要更大的发展,在权衡利弊得失后,20208月我从洛阳市中医院辞职,辞去洛硅医院院长,只身来到郑州,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聘,近半年的曲折煎熬,直到 2020年年底才算正式入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在回头看走过的路,世事曲折,人情冷暖,唯有感恩,感恩举荐,感恩鞭策,感恩挫折,感恩命运让我有机会来到当年可望而不可及的平台,世事沧桑,二十年巨变,两鬓青丝皆已霜染,二十年有年少的鲁莽,有不谙世事的愚钝,有失落的沮丧,有痛苦的煎熬,但更多的是不屈不挠的进取,是不曾懈怠的努力,是不愿低头的倔强,是柳暗花明的希望。

感恩岁月,感恩贵人,感恩老师,感恩病人,感恩在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把健康、把生命、把信任托付给我的朋友们,是你们帮助我成长,见证我进步,以后的岁月,山高水远,来日方长!(李国锋)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