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强学科 育学生 聚学者 优学术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1-06 10:18:09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的形式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在近80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办学选择,始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学校持续聚焦“学科、学生、学者、学术”,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围绕学科建设、卓越教师培养、人才引育体系、科研创新转化等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徐海阳。

全力打造高汇聚学科生态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两轮“双一流”建设中,东北师范大学均有6个学科入选,建设学科数量稳居全国第19位。学校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是什么?

徐海阳: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坚持“强化优势、巩固支撑、突出特色、促进交叉”的学科发展策略,探索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方向带头人负责制,在一流学科、基础学科、特色学科、交叉学科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打造“一特色四双驱”学科集群和“专精特新”学科体系。

一是强化一流学科的引领能力。推动一流学科精准对接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凝练重大选题,着力提升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重点围绕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进行学科布局,形成了“一特色四双驱”的学科集群,推进一流学科与相关学科共建行动,切实发挥一流学科辐射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龙头作用。“一特色”是指以教育学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学科集群,聚焦教育学的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发展。“四双驱”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物质科学交叉学科集群、生命与生态环境学科集群、“大数据+X”学科集群。比如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史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聚焦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重大需求,为国家战略文化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物质科学交叉学科集群主要以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聚合学校传统优势和特色优长,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为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与服务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巩固基础学科的支撑地位。充分发挥文理基础学科门类齐全、底蕴深厚的综合优势,强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投入保障,支持基础文科加强“冷门绝学”和新文科建设,支持基础理科培育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如启动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共建“中俄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推动基础学科与教育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夯实学校长远发展之基。

三是突出教师教育的优势特色。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深入实施“教师教育强师工程”,以教育学一流学科为核心驱动,做大做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加快完善“学科水平+教育特色”双线并进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和集群发展机制,切实增强服务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四是营造会聚融合的学科生态。深入落实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做好学科专业的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工作,加大前沿交叉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新体制教学科研机构的建设培育力度,积极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有力激发“一特色四双驱”的优势学科集群效应。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总体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全力打造高规格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如何看待师范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师范优势培育更多卓越教师?

徐海阳: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师范教育承担着自主培养卓越教师,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使命与重任,是连接基础教育“基点”与高等教育“龙头”的重要结合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一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将强师报国作为重大使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输送“第一资源”。

一是涵养师德,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共育两代师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让广大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引领广大师范生坚定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以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教师。高夯、史宁中教授分别当选2020年和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校累计当选人数进入全国高校第一方阵。坚持加强文化浸润,凝练出“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创作传颂《师铭》《师德公约》,宣扬东师人“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四实”品格,在润物无声中铸魂育人。坚持用好评价指挥棒,在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中,将“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作为首要考核内容;在师范生基础实践和应用实践中,将“师德体验”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将“德”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模式,提升卓越教师自主培养能力。面向国家对高质量基础教育师资的需求,学校首创“U-G-S”(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教育新模式,拓展至16省、49县(区)、237所基地学校,相关经验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入实施“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长周期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覆盖本硕博各学段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实现U-G-S 2.0版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创新型卓越教师的供给能力,助力教师终身职业成长。多年来,学校各项举措有力提升了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类型全覆盖。

三是汇聚合力,拓展教育人才协同培育格局。纵向上,全力构建“幼小初高大一体化”高质量师范教育体系。把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作为教师教育的宝贵“试验田”,全力支持附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创新探索,将其打造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界闪亮的名片,一体化育人优势充分彰显。横向上,主动融入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发展战略,统筹谋划深圳等地区合作办学布局,推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品牌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入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中西部教育人才供给能力。

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保持强势发展,必须厚积人才。在构建一流人才高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东北师范大学做了哪些探索?

徐海阳:东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树立“大人才”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主动做好聚才引智,持续强化引育并举,全面团结人才,积极成就人才,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为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坚持精准揽才,打造广纳英才“强磁场”。学校创新引才方式,持续推进“东师学者”高端人才计划,深入实施“海外优青专项引才计划”,依托学术研讨会等平台,定期组织青年人才论坛,建立人才追踪制度,健全校友、学术领军人才荐才引才渠道;探索灵活多元的聘用形式,以合约形式实现聘用目标;全面改革博士后管理制度,完善资助体系,加大保障激励,探索准聘—长聘聘用方式,试点实施“特聘研究员”系列岗位,做大做活师资补充蓄水池。同时,学校持续加大人才引进的服务支撑力度,开通人才补充绿色通道,对高层次优质人才补充一事一议,打破高层次人才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制约。近三年,学校引进汇聚各类人才近200人,“海外优青”获批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国家级人才入选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二是坚持精心育才,搭建人才培育“金字塔”。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衔接国家人才工程,围绕重点学科、优先领域和前沿方向,选拔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学术领先、带动学科跨越发展的学术领军人才和有重大创新前景、发展潜力、提升学校未来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实施目标管理、分类评价、重点支持。启动实施“仿吾计划”人才培育工作,初步形成包含“青苗人才、青年学者、特聘教授、资深学者”四个层次的阶梯式人才培育支持体系,激励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有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顶尖大学定向培养,从政策、资金、平台等各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注重成果累加的“积分”,更注重成长速度的“微分”,充分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坚持依托团队育才、扶才、用才,更好发挥领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以我校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刘益春院士团队为例,已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近三年的系列举措已助力36名教师成长为国家级人才。

三是坚持精诚留才,栽好以人为本“梧桐树”。学校坚持待遇留才,发挥附属学校优势,妥善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将有限的财力优先向高层次人才倾斜,落实人才引进待遇“学校+学院+学科”三方共担机制,着力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坚持事业留才,学校注重为人才提供事业平台,建好建强“双一流”学科、A类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惟真楼”现代化科研基础设施,设立“人才特区”,让各类人才在干事创业中增强归属感和价值感。坚持制度留才,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涵盖5大类型、14个系列的教师发展分类评价制度,构建“学校—学院—团队”三级评价体系,突出体现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优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为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开辟绿色通道。今年,学校破格将历史文化学院的一位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

全力打造高质量科研创新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作为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师范大学如何推进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

徐海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东北师范大学始终将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本,集聚优势力量推进有组织科研,切实增强承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任务的能力,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科研创新体系。

一是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振兴繁荣。坚守传统学科优势特色,强化学术资源的集成与统筹,以重大任务为牵引、高端平台为依托,在中外价值观比较教育、农村教育、东亚史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近年来,学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3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编写了第一部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被译为多语种正式出版,发行量逾400万册;建成首个由中国学者主导的“全球价值观教育数据库”;牵头成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国家重大农村教育政策制定;连续7次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连续4次发布《中国教师发展报告》,多篇咨询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不断提高咨政服务能力。

二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焦学科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科研战略顶层设计,深入实施中长期研究重大培育计划,面向校内各学科征集选题、聘请国内战略科学家把脉,储备并适时启动一批有特色、有优势、有前景的重大培育项目,引导基础研究逐渐向服务国家和区域需求拓展。同时,学校围绕国家在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战略布局,重点推进“集成光电子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共建工作。近年来,我校教师团队在数理统计学、多酸化学、半导体材料等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

三是服务东北全面振兴,促进学校发展与区域服务深度融合。服务新能源战略,牵头清华大学、一汽集团、硅酸盐所等22所大学、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全固态锂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服务粮食安全,持续开展科研攻关,推广高产量、耐盐碱的特色地标产品“小冰麦”,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合作共建“吉林省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试中心”,开展人参、食用菌、蓝莓等长白山特色资源的精深加工及高值利用,开发中药新药,累计实现年产值超5亿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内首创PDS高效脱硫催化技术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多酸复合脱硫催化剂等新型、高效、廉价催化剂的绿色合成及其配套应用技术攻关,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持续优化产品升级,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未来,学校将继续聚焦“五大安全”,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持续推进研究成果就地转化,高质量服务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吴屹桉报纸 张黎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