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孙颖莎第4次输给日乒背后:马琳输球后开溜惹争议,网友评论炸锅
知心体育
2024-10-11 02:03:00

#创作挑战赛六期#

孙颖莎第4次输给日乒背后:马琳输球后开溜惹争议,网友评论炸锅

这一次,马琳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孙颖莎,国乒女队的“抗日英雄”,又一次在关键时刻倒下,惨遭日本女团新锐张本美和逆转。而更令人目瞪口呆的,却是教练马琳的表现——当全场观众高呼“下课”时,他脸上挂着笑意,鼓掌转圈谢场。难怪网友评论区炸开了锅:这哪是教练,更像是个场外“拉拉队长”!

孙颖莎这次的失利可以说既让人心疼,又让人愤怒。自从3月的仁川冠军赛以来,她几乎没停过脚步,兼项打比赛,满负荷运转,仿佛被推上了一个“永不停歇”的竞技跑步机。奥运会结束到现在,莎莎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130多场比赛硬着头皮打,结果累到胳膊疼得连球拍都拿不稳。而当她第四次输给日本女乒选手时,马琳在场边喝水、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却没给她任何实际帮助。比赛结束后,赛场上只剩下孙颖莎和其他几位小将孤零零地站在台上,眼里泛着泪花。

马琳呢?已经不见踪影。

其实,马琳的“消失术”也不是第一次表演了。回想过往,赢球时他永远站在“C位”抢镜,脖子上挂着五六枚金牌,尽显“马氏风采”;一旦失利,就像瞬间蒸发,连颁奖仪式都不露面,只剩下姑娘们独自承受。今天,他的谢场“鼓掌秀”更是引发了球迷的不满:难道输球还能这么“风轻云淡”?而输球原因中,他的布阵策略、对队员身体状态的忽视、情绪管理的缺失都被大家一一拎出来拍在台面上。

网友炮轰也是毫不留情:“把莎莎当机器人使,根本不管她体能状态,输了球还怪她发挥不佳?教练组天天喝水拉家常,把孙颖莎当神用,连基本的体能恢复和心理疏导都不做,谁顶得住?”有球迷更是一针见血地表示:“这次赛前完全没有备战保障,马琳居然说‘暂停后自己想办法’,这难道不是教练该干的事吗?”

这样的批评无疑戳中了痛点。比赛前,孙颖莎的状态早有隐忧。连续高强度比赛让她体能透支严重,胳膊的老伤隐隐作痛,导致她在面对张本美和时频频失误。即便如此,她还是咬牙顶到了第五局,距离胜利只差一步,但最终遗憾告负。这样的表现,绝对对得起“抗压小钢炮”的称号。试问,有几个人能在如此不利的状态下坚持作战?网友们说得好:“莎莎根本不该上场比赛,她需要的是休息,不是打比赛!”

如果说孙颖莎是被“强行支撑”的斗士,那么马琳无疑成了观众眼中的“反面角色”。要知道,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练对球员的支持不到位。连最起码的情绪价值和心理疏导都提供不了,那还能奢望什么呢?想要指望孙颖莎次次救场,就得拿出保护她的态度。教练员并非只在赢球时享受荣耀,而是要在输球时成为球员的“坚实后盾”,而不是自己躲起来打起太极。

放眼世界体坛,成功的教练大多有一个共同点——无论输赢都与球员站在一起。郎平、宫鲁鸣这样的名帅,胜利时是球员的领导者,失败时更是球员的依靠。可是马琳今天的表现呢?在网友眼里,他更像是一个“身穿教练服的旁观者”,什么战术布置、临场调整、心理疏导都没有做,还给出了个“不知所云”的暂停。“暂停时丢下一句‘自己想想办法’,不如让饮水机上来指挥。”网友的吐槽火力十足,但又何尝不是一针见血?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网友给出的建议是:“要么换教练,要么改变训练思路。”但无论如何改变,核心问题还是如何在保证队员状态的前提下安排参赛策略。这种“拼到最后一口气”的打法,最终只会让球员身心俱疲。国乒有着世界上最顶尖的资源和团队,不能眼睁睁看着孙颖莎在没有休息、没有恢复的情况下连续出战,不断积累伤病和心理压力。

有些网友甚至翻出马琳球员时期的“黑历史”,说他性格太过激进、容易情绪失控,而如今这样的特点也影响了他的教练生涯。确实,马琳在场外表现出来的“喜形于色”与球员的痛苦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无疑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

文章的最后,只想为孙颖莎说一句公道话:她不是超级英雄,她只是一个24岁的姑娘,一个肩负着国家荣誉、顶着超高压力、又常年无休的拼命三娘。球迷心疼她,网友为她打抱不平,但最需要改变的是教练组对她的态度。不要再让她一人扛起所有责任,而是请做好该做的、能做的支持——不仅仅是布阵和备战,更是对一个年轻球员健康和未来的全方位保护。

赛场上,她是一名斗士;赛场外,她更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守护者。而马琳,真的该好好反思了:别再做那个“只会喝水的教练”,要知道,只有教练与队员同甘共苦,才能真正走得长远。否则,只剩一地鸡毛。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