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三门峡日报“伏牛文苑”(55)
三门峡日报
2024-09-11 11:19:49

摄影:蔡家齐

中秋月

□田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崇祯二年中秋,张岱从镇江到兖州去,日暮时分在北固山写下这些诗句。千年过去了,那轮明月依然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这是我们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

每年中秋这天,我都会搬把椅子坐在窗下,夜晚的风吹在身上是最舒爽的,秋月也是最清明的。看着天上的月亮,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的月亮,那些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一直让我对中秋有一种深层的迷恋。

原本月光是清冷的,因了这些故事,岁月便多情起来。关于嫦娥,我在上学时经常用笔画她奔月时长袖起舞、手持玉兔的样子。铅笔勾勒出的嫦娥,永远刻在了年轮的记忆里。

望着月亮,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嫦娥在月宫里住着,她那千百年的寂寞,和谁说呢?后来我明白了,原来,寂寞才是神仙的本色,因为它们代表着无所不能的强大内心。

中秋期间,走在街上,桂花的香气,总是飘满整个城市的上空。呼吸间,中秋的味道,如一品桂花酿,醇美厚道,韵味余长。在这落叶成堆的季节里行走,心中载满了对人间的眷恋与祝福,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古到今,月亮一直是人间的传说,世事换了一季又一季,它始终长在人的心上。看着月亮,能治愈你所有的忧伤。

中秋节的前几天,老家的二婶打来电话,应邀与几位乡友去江南水乡。七十多岁的二婶,一生没有出过远门,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晚年的她,发来她站在水乡古镇桥边拍的照片,精神饱满,笑容灿烂。

心中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年老与年少,又有何区别?看着笑容一如少女的二婶,我想象着小桥流水人家,她与几位乡友的聚会:听着小桥下流水的声音,看着皓月当空,说着陈年旧事,一盏茶香话流年。

到了中秋就要话月饼。我一直好奇月饼的来历。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一包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逢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逢蒙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遥祭嫦娥。据说,嫦娥缓缓离开地面时,手中想抓住什么,便顺手把平日养的白兔,抱在怀中带上了月宫。月宫清冷,广寒宫前的桂树长得茂盛。汉朝吴刚,因为仰慕嫦娥,便去求王母娘娘许嫁。王母表示,只要吴刚把广寒宫前的桂树砍伐干净,便允他求娶嫦娥。然而,吴刚每次砍下去,桂树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一直没被砍掉,吴刚也就在月亮上,一直砍伐至今。当然了,传说也是人们对情感的另一种寄托,把美好的愿望种植到月亮之上。

忽然想起《红楼梦》开篇就是写贾雨村在中秋节的月光下与甄士隐对饮吟诗的场景,桌上的螃蟹,他们吃得精细。酒中的诗句,也是多了一番滋味。在后来的许多年里,一到中秋节,我就会想起书中这一幕。《红楼梦》中,还有好几处描写中秋节的情景。其中有一段写大家中秋赏月,贾母命人折一枝桂花来,玩击鼓传花,花在手中者,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大观园的中秋节不同于寻常人家,赏月闻笛,也是贾母的意思。该书中,懂生活情趣的,没有几人能赛过贾母。后面接着又写了一段经典,是关于黛玉和史湘云的。中秋佳节,黛玉有寄人篱下之感,湘云宽慰。此时,荷塘上飞来一只仙鹤,就有了著名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句。

人间多情,各不相同。还是辛弃疾的性情入心。“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话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中秋节,是赏月的最佳时机。总是怀念小时候一家人坐在院落里,一边看月亮一边说着笑话,不知不觉中,月光就滑过了无数的流年。月圆之夜,我常遥向故乡,对着月亮说出思乡之情,相信月亮会把我的这份情感传递给遥远的故乡。

古人写月亮的佳句最多,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轮明月,由古至今,静观人间诸多世事。一颗明月心,无须对人说。懂得,清澈,明了。绵远千年的中秋情,沉淀了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

此时,我伫立在涧河边仰望天上那轮明月,仍然会想起千年前的月下,张岱在北固山看月的情景——同在中秋的月下,那轮圆月一样的明静如水。

等一轮圆月

□董全云

阳光穿透雾气,抬头看,一两片棉花团似的白云嵌在天空,让天空显得那样高、那样远。秋虫在深深浅浅地叫,树木还是浓密的绿色,但已经是秋天了。

街道上飘满了桂花香,远处是深黛色的秋山,旷远,辽阔。老马知道会有一轮圆月,从日日眺望的那个地方,升起来。

他这段时间在忙着办签证。已经四年没有见过在纽约的女儿,前段时间老婆和他商量,想赶在中秋前去看望女儿,一家人也来次小团圆。

老婆已经开始兴致勃勃地准备和女儿一起过中秋节的所有东西。签证、请假申请、买机票等所有程序,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女儿也细心地做了路书和计划,给他们安排了最安全经济的路线,还列了一个物品清单,想让他一并捎去。

老马打开女儿从纽约发来的物品清单,一看就笑了,除了一些药品,还有女儿从小到大就喜欢的怀菊花、大红枣、银耳粥……他笑着笑着,鼻头一酸,眼眶有些热,都说吃是家乡的记忆,去美国这么多年,这孩子最喜欢还是家乡的美食。每次想家了,她就从超市里买些速冻水饺,有一次她笑着打电话给他视频,说真想吃他亲手包的饺子,想想就馋得流口水。

随着中秋一天天接近,看望女儿的计划也在推进,光包裹和箱包就备了八大件。他甚至计划等到了那里,要和爱人亲手包顿皮薄馅儿大的芹菜水饺给女儿过过瘾。

每年中秋,都有一轮月亮,从中国人的心头升起。每个秋季,都有一轮月亮,在中国人的情感里清澈。那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是“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月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更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马和我讲这些时,眼睛里放着光。他说,今年,他要远赴大洋对岸,和女儿一起过中秋。所以,等待月圆,也成了一件美好幸福的事。

一轮圆月,是相聚和重逢的理由,也让无数人的思念有了归属。

爱的味道

□党海涛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白露过后,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传统节日——中秋节快要到了。

月是中秋明,饼是故乡甜。中秋节,月饼总是要吃的。现在的月饼种类繁多、做工精湛、包装考究,可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儿时的月饼,已经成为味蕾的一种特殊记忆。

儿时的月饼种类很少,有五仁月饼、枣泥月饼和苏式月饼。小时候我最爱吃的是“小月饼”,也就是苏式月饼,顾名思义,就是江苏苏州一带的月饼。江南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孕育出细腻清新、婉约雅致的江南文化。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下,苏式月饼做得小巧、精致,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苏式月饼外包裹着一层一层酥软的饼皮,吃到嘴里油润香甜,这个味道至今我都难以忘怀。

年少时,母亲知道我爱吃苏式月饼,每年中秋节前都会给我买几包,并怜爱地说:“小馋猫,慢慢吃,别等还没到中秋节,月饼就吃完了!”

美食的诱惑实在太大,往往是等不到中秋节我就把月饼吃完了。可到了中秋节那天晚上,母亲还是会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包苏式月饼,使我欢呼雀跃。母亲照例是不吃的,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狼吞虎咽……

中秋节前,亲戚通常要来送礼。如果礼品是“小月饼”,我便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要亲戚一走,我就闹着要吃。但母亲多半不会答应,因为还要回礼。明的不成,我就暗地里偷偷吃,但偷吃绝不能让母亲知道。趁母亲下地干活时,我便悄悄打开扎在月饼外包装上的纸绳,取下盖在上面的方形红纸,打开一层层草纸,拿出一个小月饼,轻轻地打开包装纸,迅速剥掉最外面薄薄的油酥饼皮,美美吃上一口,赶紧换另一个,这样往复能吃八次。儿时的“小月饼”一包是八个,吃完最后一个饼皮时,我迅速把“小月饼”码整齐,再从里到外一层层包好,盖上红纸,扎好纸绳,放到母亲收藏的地方。

看着母亲让我拿着吃掉外皮的“小月饼”去走亲戚,我一度为我的高明之举不被母亲发现而偷乐,现在想想十分后悔。但在儿时,对美食的诱惑往往是无法抗拒的。我想,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这大概不是我个人的特殊记忆,和我有同样童年经历的大有人在。

童年的味道,是父母给予的,是爱的味道。这种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但没有在记忆中变淡,反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越来越醇厚、清晰。

秋虫唱晚

□韩景波

乡间居住,听惯了夏夜此起彼伏的蛙鸣,一不留意,秋虫的鸣叫声带着特有的金属质感,在耳边悠然响起,有着“万物合奏”的天籁音乐的美妙。当然不忘再邀一轮中秋的明月。

蟒岭山前有我家。蟒岭山是秦南豫西大地上,横贯东西,界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秦楚气候兼而有之,山水风景忒好。家居岭北,杨川河畔,独独一院,依山傍水,坐北朝南。院落里春看绿草夏赏花,秋天的夜里好去听虫鸣声声唱晚歌的美妙。

那天,98岁的老妈妈夜里听得架板下有虫鸣响,翌日告诉我:“秋天了,夜虫儿叫,收得秋庄稼了,还要防凉添衣服。”妈妈不记日历,可知四季日月的有情。我很感动于妈妈能有如是的闲心闲情,也感叹这人生闲情能养人的道理。

中秋夜里,备好满院的虫鸣声,以及敬月神的月饼和水果,在明亮的月色间,等着我的,有妻,还有我与之一起慢慢变老的妈妈。儿女在外打拼,我们用手机拍下满院月辉的视频,录下唧唧的虫鸣声,发给他们看他们听,想让他们同我一样,心间也能驻有片刻的闲。

月光如水澄明,如玉纯净。撂下手头事,关了灯,于明月下坐了,有酒有茶,有糕点吃食。握杯赏听这虫鸣唱晚,与月对望,心儿万般地柔软了。妈说:“老早没记得月亮这么圆这么亮,没记得秋虫子的叫声也这样好听。”当然,那时的人还穷着,少有心情看月听虫鸣。我们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好了,特别近十年,广大的农村脱贫奔小康,实现了人民生活质的飞跃,难怪啊,妈妈说她活得都忘了死呢。妻说:“这秋天的夜晚就是一首精巧的绝句,那绝句的内容就是这此起彼伏的虫鸣。”写诗的妻子说话和别人总是不一样。想着她们的话,我不禁感叹,人生也如这四季,时光悄然易逝,但静听心音,总有一份记忆在心间如虫鸣之美妙回响,如月之温婉。这薄凉的秋夜,便也变得灿灿地暖!是的,我们无法挽留四季的春花秋虫,它们灿烂过美丽过,又必将不耐“风刀霜剑严相逼”,而终于寂寞。可是,下一个春天,下一个秋天,下一个中秋月夜又怎能少得了春花秋虫?

秋日虫鸣自古就是悲秋的载体,也是乡愁的化身,好在我是不会徒生故园之叹的。生在乡间,长在乡间,又长时间工作在乡间,总能回家与亲人共团圆。一如今夜,有妻有妈有儿女的互动,好幸福,生活中的那些不愉快都算得了什么?月辉如水,照亮了院间的角角落落,虫鸣不绝于耳,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细密的节奏里,有一种亲切与柔婉。那声音又像摇着摇篮的妈妈在哼吟,像妻子附耳的悄悄情话,清雅自然,美妙动听。

邀一轮明月作灯,妈妈、我与妻,还有天南海北的我的孩子们,正聆听欣赏一场中秋夜的天籁音乐晚会——《秋虫唱晚》。

我怕妈妈累,要扶她回屋休息,她说:“那就陪不了今夜的月和今夜的虫子了。”

妻笑着说:“没关系,明年接着再陪!”

是啊,秋虫年年唱,明月年年有,愿我们都能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桂子飘香月又圆

□张海新

一到中秋,我便想起祖母,想起桂子飘香的月圆夜。

祖母是个小脚老太太,头上梳着精致的发髻,走起路来如杨柳扶风般雅致。一年四季,花开花落,她都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忙不停歇。

处暑过后,我家的桂花树就慢慢开花了。“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金”,米粒大小的花瓣,金黄金黄的,一簇簇,密密匝匝,点缀在墨绿浓郁的叶子间,像碧天里闪烁的星星。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甜香,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蜜罐里。

作家琦君说,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桂花是我童年的一大乐事。选一个晴天,母亲带着我和弟弟站在桂花树底下,我们一人扯着大床单的一角,父亲爬上树,双手用力摇枝。顿时,金色的桂花就簌簌地落下来,我和弟弟乐得大叫:“下桂花雨了,下桂花雨了——”桂花落了祖母满头满身,她也不躲,沐浴在桂花雨中,静静望着我们,目光里柔波荡漾,笑得心满意足。

摇完桂花,祖母又忙着做桂花酱了。她坐在阳光里,细细地剔除花梗和叶子。接着,她又把桂花放在盐水中泡十来分钟,之后,用井水冲洗三五遍,再铺在大簸箕里,晾干。晚上,祖母把晒干的桂花放在透明的罐头瓶里,一层桂花一层蜂蜜地腌。琥珀色的蜂蜜点缀着金黄,如透明澄亮的水晶,煞是好看。

盼了四五天,桂花酱终于腌制好了。祖母先给我尝尝味儿,等我解了馋,她又让我给街坊四邻送。我紧紧地抱着一瓶瓶桂花酱,舍不得送出去。祖母用手指刮着我的鼻子笑话我:“小气鬼,不能只甜我一家,要甜大家一起甜。”

我不情愿地挨家挨户送桂花酱,酱送完了,也意外地带回来一满筐蔬果。大奶家的红柿子,二伯家的大鸭梨,还有小嫂家的黄瓜和茄子……祖母摸摸我的头打趣道:“呦,收的比送的还多呢!有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你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也就会想着你。”我羞愧地低下头,心想,祖母大字不识,懂的道理真不少!“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祖母的话,在我心里扎了根。

中秋节的晚上,皓月当空,桂花树下树影婆娑。我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祖母用雪梨和莲子煮好汤,放上两勺桂花酱,端给我和弟弟一人一大碗。雪白的梨,饱满的莲子,藕粉色的汤,金黄的桂花蜜流泻其中。我忍不住吃一大口,浓郁的桂花香混着清淡的梨香,丝丝缕缕扑进鼻腔,软糯甜香在口中轻盈地缭绕,又一股脑儿滑入喉咙,心里便盛满了一罐蜜。在月朗星稀的中秋夜,伴着桂花香,慢慢品尝一碗雪梨桂花汤,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那时的我们,桂花树下桂花雨,桂花雨落桂花蜜,连梦里都是甜的。

又到一年月圆时,“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想念祖母桂花酱的甜,想念那一碗雪梨桂花汤的香。其实何止是中秋,这香这甜浸润着我这颗思乡的心,还有一生的岁月静好。

人间至味是团圆

□子安

出门在外,时间久了,最怕的便是过节了。平日里的忙碌与嘈杂,似乎总能找到填补孤独的借口和方式。但是一旦逢年过节,比如中秋,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便如洪水猛兽,无法抑制。在庞大而冷漠的城市之中,月亮逐渐升起,圆得仿佛可以触摸,却让人更觉距离的遥远。

小时候,中秋节意味着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做的月饼,还有爸爸从集市上挑回的最甜的柚子。那时候的月亮,似乎也比现在的更大,更亮。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望着明月,听着那些听了无数遍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那些温暖和谐的场景,永远刻在记忆深处。

独自在外的中秋,也尝试着买了月饼,却始终觉得味道不对。是因为没有家乡的水吧?做出的月饼也失去了那种独特的甘甜。独自走在街头,看着路旁的商店橱窗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节日的食材,心里不免泛起些许酸楚。思念是一种很奇妙的情绪,它可以被日常琐事暂时遗忘,但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它会像潮水一样汹涌而出,让人措手不及。

月亮爬上窗台,静静地照进来,银白的光芒洒在餐桌上,映出我孤独的影子。尝试着给自己找些事情做,让这个中秋不至于那么寂寞难耐。一个人揉面,一个人调馅,一个人擀皮,一个人包边,忙碌着包饺子,仿佛这样就能忙碌掉心底的孤单。而后对着月亮,许下愿望,希望家人健康,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更加坚强,能够在这不如意的生活中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

思绪万千,却难以寄托。打了个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我在外面的一切安好,不必过于挂心。电话里我尽量保持轻松和乐观,不愿让担忧的情绪通过这些字句传递回去。听到那头传来的“吃月饼了吗?”眼眶不禁湿润。声音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将心拉回那个温暖的怀抱中。

挂断电话后,虽然内心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并未减轻多少,但至少我知道,不论我身在何处,那份爱依旧在。它不是月饼,不是柚子,不是任何物质可以比拟的,它是一种无形的连接,一种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不会减少分毫的情感。

中秋节让我明白,无论走多远,心中对家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永远不会改变。也许某一天,我会带着这些年的经历和成长,回到那个熟悉的怀抱。那一天,月亮也会格外的圆,格外的亮。因为人间至味,终究是团圆。

责编:蔡仲鸣 徐伟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16639899398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