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父母教我学做人
用户苗刚
2024-11-20 14:44:29
               


            父母教我学做人
                  苗  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到来之际,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常在耳边萦绕。思念亲人,思绪悠悠。
   今天是公元2022年4月4日,清明节,您的儿孙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看你们来了。
父亲是1990年9月10日离家,娘是2019年5月25日和您相见。32年加3年,弹指一挥间。
   离开您的日子,我们内心好空,好像断线的风筝,离开大地,不知去向。 没有您的唠叨和责怪,我们好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心里无着落,无依靠……
   大,娘,你们在,我们兄妹每年团聚叫回家,离开你们,我们兄妹回家叫团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3O多年来,我从未敢忘记您的谆谆教诲,常常在夜里梦见您和蔼可亲的笑容;在耳边常萦绕着您的谆谆的教导;也常常梦见母亲。常常在梦里和母亲唠叨唠叨;述说家里发生的变化……
    每次走到寺坡湖滨路上,想起我推着助步车和母亲一起游玩的画面;每次走到鑫源广场,不由自主地寻找母亲和老太太在一起聊天的场景,每次到朱兰,常想起在三月十八古刹庙会上,我带母亲开心赶会的情形……每每想起,历历在目,仿若眼前。
   多少次,拿起笔,想写一写父,母亲,想和你们说说话,总是还没握着笔,早已泪眼朦胧,无语凝噎。
今年是父亲离开我们32周年,母亲离家三周年纪念年。
《易经》讲,“逢三必进”。《道德经》讲,三生万物。所以说,怀念亲人,祭祀亲人,纪念先人,激励后人。意义重大。
    据村里老人回忆;
太爷,太奶辈,由于年久,名,生,卒,已无法考证,知道太奶娘家是枣林乱马王村人,姓张。
我的爷爷,奶奶辈,爷爷名讳单字青,奶奶姓张,娘家是枣林黄庄村人。爷爷英年早逝,据村里老人回忆,过世时还不到5O岁。家父还没有出生,爷爷就已去世,是没生,就没见过爷爷面。
父辈,兄妹5人,分别是,大伯茂生,大姑银婉,二姑端婉,三姑毛妮,父亲茂才。
 母亲的娘家,也就是姥姥家,是舞阳县城西五里,白果树村郭庄的。
  据村里老人回忆,爷爷走得早,奶奶一个女人家,带着五个孩子,那时是村里最穷的了。那时候不像现在,在穷苦的旧社会,受得苦,做的难,都无法形容。常常是过完年就开始外出要饭了。为啥?没吃的,五个孩子啊?把五个孩子拉扯大,缺吃少穿,想想就心酸,实属不易。后来国民党抓壮丁,又把家里唯一的男劳力大伯抓走了,父亲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能够存活并长大成人,也算是老天格外眷顾了。
     奶奶很有头脑,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省吃俭用省下一些钱财。供伯父,父亲,上学识字,父亲坚持到初小毕业,(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随后家乡解放。由于父亲积极。又有文化,成分好,贫农。在最早成立的苗洼乡,当时有苗洼村,老庄,泥沟袁,三里店等村,组成的一个大乡,任乡长。当时的年龄应该只有二十六,七岁,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先后被派往孟寨营业所任主任,保和营业所任主任,随后又到尹集营业所任主任,尹集公社任组织委员,人民银行舞钢支行任办公室主任,工商银行舞钢支行办公室任主任。
    娘在世时,常听娘说,咱村里最早走出去的人,都是父亲帮忙推荐的,村西头,留安,和清,咱队国建,八队恩泽,才他伯,国贤,学堂,还有九队国富,三里店王牛他爸……
据村里老人回忆,当年父亲在尹集工作时,咱村里几个邻居找父亲到尹集买缸。当时一个缸是六块五元一个。找到父亲后,按6元一个买给我们,有五毛钱的优惠。现在五毛钱不算个啥,当时五毛钱可以说。可以买很多东西。五分钱,都买很多东西。谁知在装车的时候,不小心,大缸撞烂了一个,这可为难了,咋办呢?让卖缸的出吧,人家已经便宜了,优惠过来,再让人家出不合适,让买缸这边出吧,缸烂了,也没有买到缸。正在这时,父亲开完会回来。非要出这六元钱。这让卖,买缸得都不好意思,都说这不怨父亲,凭啥让父亲出这6元钱里?找父亲帮忙里又让赔了钱?
最后父亲对买缸的说,你们找我,不就是想便宜几块钱吗?缸烂了,你们没有买到便宜缸。你们找我干啥呢?卖缸里呢。你们本来是给我帮忙里,优惠过了,不挣钱了,更不能让你们亏本了。
随后拉着他们一起去吃饭,又管这几个老乡吃饭。
若干年后,村上一同卖缸者,提到此事,心生愧疚,念念不忘,还是久久不能忘怀。
     说到管饭了,当时,工资低,也就十几块钱吧。咱村谁去找父亲,父亲总是留他们吃饭。好赖饭管饱。当时咱村有个叫苗诚实的,宗山他伯。饭量大是出了名的。去找父亲办事。父亲知道他饭量大,给他称了三斤油馍,问他够不够?诚实说,“够了,够了”。父亲把钱付了,急着开会,就提前走了。那个卖油馍的心想,这人真实在,都称三斤?看你咋吃?能吃完我算真服气你。只见诚实,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会功夫三斤油馍一扫而光,看的卖油馍的是一愣一愣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诚实看到油馍摊边上有一盆子稀饭。说老乡,我吃完油馍噎得慌,我想喝点汤冲冲,卖油馍的点头示意,诚实双手捧起盆子,咕咚,咕咚,把一盆子稀汤一饮而尽。
卖油馍的说,老乡,您是哪里的啊?今天我算长见识了,我卖一辈子油馍,头一次见吃过这么多,饭量那这么大的?诚实抹了抹嘴角,大声说“舞阳县城十字街往南,一里关,二里坛,三里店,四里冢,五里窑,六里坑,七里老庄,八里桥。四里冢边苗洼村是我家,我叫苗诚实,刚才给我打钱请我吃饭的我们是邻居,在营业所里当主任里”。在此落下了美名。
    从这个这简单的事说明父亲,为人真诚实在,不会那精精假假的。
    父亲从不占公家便宜。村里老人回忆,一次快过年了,那时候。父亲都是南山的主任了,都当领导了。司机把我父亲送到村口,下车后,父亲又回家,骑着自行车到舞阳城赶年集去。下车时候我看见了,骑自行车走时,我说,你咋不直接让师傅开车把你送过去啊!城里离这也就三四里路。父亲怪罪我,“你咋会这样想呢?那是公家的车。咱不能用公家的车办咱的私事啊”。
    你想想就从这样的小事上看出父亲的思想,境界,觉悟有多高!想想现在哪有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干部啥时候也犯不了错。老人情不自禁地感慨。
   父亲大小也算个干部。娘没有工作,我们姊妹六个,玉花,玉贵,玉琴都是女孩。排行靠前。那时候是生产队,没有劳力,成天缺粮户。母亲在家里里外外,做的难,受的罪,我们姊妹几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大姑,是八组武国贤挑着担子,从象河把新卯哥她们接回来的。当时咱们兄妹六个孩子。大姑家,四个孩子,加在一起,都要照顾,还有栗林埔二姑,三姑家的几个娃娃。都常来,就那几十块钱的工资,能把一个家。凝聚到一块,和和美美。也反映父亲高度的协调,组织能力,《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圆融通透。
    我想;虽然父亲几十块钱的工资,艰难维持一家人及亲人们的生活,如果,母亲没有好的德行,使性子,使脸色,这些外甥,外甥女,也不会汇聚到在我们家里。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不识字,但为人真诚,实在,这些外甥,外甥女,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得到。姑姑们都能感受娘家人的温暖。父亲于1990年离世。去世后,外甥,外甥女逢年过节,都常来看望这个老妗子。说明他们没有把当年对他们的好忘记;对她们的恩情忘了。这也是母亲能够活到93岁无疾而终,最大的福报了。
    记忆中的父亲,瘦高个,光头,整天面带笑容,积极乐观,好像没有任何困难能压倒他。父亲一生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对于打牌,父亲常讲,不是不会,那是邪场,不笨不傻,一学就会,关键是一打牌,使人好逸恶劳,丧失理性了,自己得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打牌。母亲也常说,没听说过,谁家靠打牌发家的。至目前我们家族,没有出现一个,胡拉楔橛,打牌赌博的。
     父亲不喝酒。常常组织酒局。常常把酒菜准备好了,让大伙玩。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年春节,邻居驴哥(苗俊德)来我家玩。父亲对驴哥说;你叫上几个要好的,来我们家玩吧。驴哥说,都叫谁啊?父亲说叫谁都中,谁对劲了你叫谁。驴哥是村里的村医,常给别人帮忙看病。人缘好,叫了一大帮邻居,热热闹闹地在我家里喝酒,侃大山。我当时的因为年龄小,没迷瞪过来,不理解,后来长大了,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原来。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经常不在家。知道母亲做难,是变相的帮助母亲,帮助这个家啊。
    记忆中的父亲。常常这样教导我们。有力吃力,没力吃智。说一个人活在世上。要自觉地发现。发挥自己的特长。规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生活得更好。
记忆中的父亲,是我们兄妹心中的天,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豁达心量,责任担当之风范,我们做儿女的自感逊色。
记忆中的父亲,常教导我们,“旦做好事,莫问前程”,能帮人,尽量帮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大道至简,复杂事理,简单去想,按照规律,遵道行事,循序渐进,不问前程,不求回报,天之安排,自有公道。
     父亲常叮嘱我们。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百个人都有一百个的想法。你不知道对方心里啥想法,说话,办事一定要谨慎,不可鲁莽,谨言慎行,小心驶得万年船。
娘是大地,吃苦耐劳,本分理家,记忆中的娘,性格坚强,不服输,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一切节约,母亲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之间,是最会过日子的女性,在最困难的年代,别人家有断顿,不够吃现象,我们家没有过。母亲节俭持家,换来全家平安,换来我兄妹儿女幸福,母亲之俭,更是母亲优秀之品格,这就是家风,家道。我们兄妹之福,是拜母亲所赐。
记忆中的母亲,常教导我们,“有多大荷叶,包多大粽子”,不与人攀比,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一生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娘敦伦尽分,恪守女性之责。
 母亲常教导我们,“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别死眼皮。
母亲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心放正,在外面多做好事,别得罪人。普通,朴实,平凡,用简单的道理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处世。
这些道理。看似平淡。反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在低处,这正是良好家风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大,娘,你们没有给我们留下物质财富,可留下的高尚的品德,留下的会做人,留下的好家风,这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真正财富!
清明节给您跪拜汇报,我们兄妹几家都平安,和睦,幸福。
普天之下,上至伟人,下至庶民百姓,所做业绩,离不开父母的高尚品格及祖上恩德,离不开好的家风,家道,家训之传承。请先辈们,二老放心,我们兄弟姐妹们会严格要求,自觉的吸取,传承并践行。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表达不尽儿孙的心声,焚香祭拜,虔诚地给您磕头,感恩您,大,娘,感恩祖宗之恩德!


2022年清明,苗刚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