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冰雪头条:北京:盘活山地户外资源,推动“文旅+冰雪”;充分发挥冬奥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功能;加强体育公园建设,丰富百姓健身场地供给…
冰雪产业
2024-09-09 10:45:09

每天三分钟 知晓中外冰雪大事

2024年9月9日(星期一)

主要内容:

1. 盘活山地户外运动资源,推动“文旅+冰雪”,促进冰雪运动消费‍

2. 充分发挥冬奥场馆的科普教育基地功能

3. 加强体育公园建设,丰富百姓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冰雪头条

盘活山地户外运动资源,推动“文旅+冰雪”,促进冰雪运动消费

冰雪头条(微信号:bingxuetoutiao)综合资讯,日前,北京市体育局在答复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224号提案吴宜夏委员提出的关于“盘活山地户外运动资源,推动生态涵养区绿色转型发展”的提案中表示,北京市体育局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园林绿化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两山两河”北京湾的生态格局,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底和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0.8,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生态涵养区持续保持生态环境优良。

截至目前(冰雪头条注:截至2024年6月),北京市已有延庆、密云、门头沟、怀柔、海淀、平谷、丰台、朝阳、昌平9个区获得命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个称号,其中5个全域生态涵养区全部获得双命名。生态涵养区坚守生态屏障,持续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造生态+农文旅等模式的“两山”转化样板,以生态优化政务、商务、生活、消费等场景,不断擦亮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林地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其中林地面积同比提高5.44%,生物量密度同比提高3.60%。重点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雾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野鸭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系统质量保持优秀水平。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文旅+骑行,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

举办2023年“骑游北京—边骑边逛•有FUN有YOUNG”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活动以现场推介、实地体验和线上直播的方式,邀大家共同体验21条北京文旅骑行线路,探访沿线打卡地,感受北京文化底蕴、艺术气息、潮玩风范和自然生态。同时联合百度地图APP制作线上北京骑游地图,专设多个入口跳转21条文旅骑行专题页面,并提供语音导航功能,为骑游者营造边骑行、边聆听的快乐体验和便捷服务。举办2023京张骑游大会。发布了《“骑游京张”品牌培育计划》,提出“五个一百”品牌发展计划,助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延庆区和张家口推介本市(区)骑游发展成果和其他丰富的文旅体资源。小红书发起“#骑游京张”话题活动,总浏览量近20万,总曝光量超100万次,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号召力、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推动文旅+冰雪,促进冰雪运动消费

举办2023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冰雪旅游资源推介活动,以冰雪文化旅游为抓手,通过联动京张沿线各区(县)滑雪运动、戏雪乐园、节庆活动等内容,丰富冰雪文化旅游供给,提升冰雪消费体验。向广大人民群众推介8条2023-2024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线路,推出《2023京张冬日滑雪嬉冰地图》和《2023-2024京张冰雪旅游日历》。连续举办10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每年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近3000场次、超千万人次参与。全市开放滑雪场20余家。2023年充分利用市民身边广场、公园空地、河滩地等空间资源,支持建设8处室外冰场。各区利用公园等场地设施资源,积极开展冰雪嘉年华等群众冰雪活动。充分利用冬奥场馆资源,积极举办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等冰雪国际赛事,会同延庆区申办举办十四冬4个项目比赛,举办全国雪车锦标赛、钢架雪车锦标赛、雪橇冠军赛、短道速滑冠军赛,奉献后冬奥规模最大的冰雪盛宴,再次焕发“双奥之城”的激情与活力。据统计,2023-2024冰雪季累计接待游客约4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3%、46.9%。

(三)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开展山地户外运动

市园林绿化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出“积极推动平原地区打造高质量森林文化体验区,浅山区建设高标准森林康养休闲区,深山区建设高水平森林游憩拓展区”,并要求“各相关区镇政府要高度重视,与林长制工作紧密结合,根据我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功能定位,合理确定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产业类别、发展规模,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负责清单”。近几年,结合我市新型集体林场建设,在全市45个示范性集体林场开展林下经济试点示范建设,形成了林下种植+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科普体验等不同发展模式。未来计划在7个生态涵养区建设9个森林疗养基地试点,探索森林经营模式,挖掘森林功能价值。可合理结合并利用林服设施、森林步道开展山地户外运动。

(四)强化全民健身,推动生态涵养区体育工作

体育健身设施加快建设。2023年超额完成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创建43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改扩建14个体育公园,新建82处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十四届全民健身体育节、飞盘联赛、桨板公开赛、农民篮球赛、京津冀游泳公开赛、健身气功交流大会、国际风筝节等覆盖各年龄段、不同人群的赛事活动3.3万场次,市民健身热情持续激发。开展北京市体育组织应急演练培训及山地救援演练活动,全面提升体育赛事救援水平和检验风险处置能力。

(五)促进融合发展,拓展体育旅游消费新空间

先后命名170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发布71条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优质线路。共有39个项目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春节、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营造体育旅游发展良好环境。与平谷区政府签署推进平谷区建设体育休闲集聚区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区域文体融合发展。鼓励延庆户外运动城市建设,推动区域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联合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活动,共同举办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六)绿色转型发展,深入挖掘“三条文化带”文化内涵

联合大运河京冀段沿线城市(区),开发推出京冀大运河主题旅游路线。会同通州区打造有特色、有主题、有品质的游船产品。持续打造445公里长“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完善风景道标志标识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新设置各类“京畿长城”风景道标志标识和景观小品62处72块。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举办好2024京张骑游大会,推出多条京张骑游线路、联动多个骑行俱乐部和社区开展活动、聘请聚合一批京张骑游推介官、助力沿线景区及乡村品质提升、带动沿线各区群众参与,全力打造“骑游京张”品牌。用好冬奥遗产资源,举办2023-2024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活动,进一步扩大冰雪旅游消费。

二是持续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建设标志标识以及沿线旅游厕所、文旅驿站、游客中心、观景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旅游品质,打造“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旅游品牌。以长城“三养”(观光游养眼、度假游养心、运动游养身)为目标,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动建设长城沿线的“三道”(“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长城自行车骑道、长城步道),进一步挖掘长城文化资源,提升长城活化利用的质量,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打造高知名度的长城文旅新名片。

三是进一步加大户外场地设施供给力度。高标准完成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创建2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改扩建10个体育公园,新建或更新5000件室外健身器材。深入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加强生态涵养区地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四是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品牌赛事,联合天津市、河北省体育部门开展京津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在京津冀毗邻地区举办“北京公开赛”等系列赛事,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在延庆区举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北京会场、北京市冰上龙舟大赛、北京滑雪公开赛、北京掷准飞盘公开赛、北京自行车联赛等赛事活动;在房山区举办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交流比赛大会,助力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在平谷区举办第三届北京露营大会、首届北京路亚竞钓赛等,将比赛地点设置在景区、冬奥场馆等,充分发挥比赛日经济对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五是打造冰雪运动品牌赛事活动。精心举办第十届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赛事活动,开展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冰雪主题运动打卡、冰雪公益体验课等赛事活动,持续提升冰雪运动人口。举办冰雪运动消费季活动,激发大众冰雪运动消费热情。办好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短道速滑世界杯、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高山滑雪远东杯等国际赛历赛事,持续推进2025-2027年已确定在京举办的6项国际冰雪赛历赛事的筹办工作,力争每个冬奥场馆都有一项国际冰雪赛历赛事落户。

六是全面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北京市徒步运动协会、北京市定向运动协会等相关协会组织开展登山、徒步、骑行、定向等户外相关运动项目,为广大市民搭建户外运动健身平台。做好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征集评选工作,积极推荐参加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选。举办第四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活动和2024年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进一步推动京张、京津冀优质体育资源共享。引导支持各区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建设体育旅游景区、体文旅商综合体、体育公园等体育旅游重大项目,争创体育旅游品牌,打造高品质的体育旅游集聚区。

充分发挥冬奥场馆的科普教育基地功能

北京市体育局在答复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488号提案李立东委员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冬奥场馆的科普教育基地功能”的提案中表示,北京市体育局会同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北京奥促中心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充分利用冬奥遗产积极推进奥运场馆利用。积极贯彻《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对冬奥遗产利用的目标要求,持续推动冬奥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在国家游泳中心举办首届“冰立方冰迷欢享季”和“水立方冬令营”等活动,在国家速滑馆、首钢大跳台和首钢冰球馆、延庆区冬奥村三处冬奥场馆同步推出“辉煌冬奥”主题展览暨群众性冰雪运动嘉年华,在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定向越野赛、轮滑公开赛、冰球公开赛和自行车联赛。利用新首钢园区工业遗存、冬奥场馆和服贸会场馆空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3.0示范应用新高地。延庆海陀山入选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出了冬奥文化体验、研学教育、“海陀之夜”等特色活动。北京各奥运场馆设立针对青少年的社教体育课程,冰丝带、雪游龙、水立方、奥运博物馆等场馆对青少年公益开放,创新利用奥运资源、传承传播奥运精神、持续放大奥运效应。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奥运科普实践活动。北京市先后出台《北京市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促进体育消费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连续举办9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累计开展活动3.24万场,参与人次3754万。全市实现冰雪“一区一品”全覆盖,开展“我与北京冬奥同框”“我和我的冬奥故事”“追寻冬奥足迹,跑向双奥辉煌”等系列活动。利用国家体育馆、冰立方等冬奥场馆筹办2023年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和U系列冠军赛冰球、冰壶等项目比赛,以及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比赛。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有98所学校1399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312场。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有25家俱乐部的近320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987场,赛事规模继续保持亚洲第一。常态化开展奥运冠军进校园、进场馆开展教育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101中学、北京市十一中学等12所中小学举办了体能训练科普知识讲座,带领师生开展体能训练实践课,参与人数高达12959人次,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与首都体育学院滑冰馆组建冰雪青少年精英训练营,组织实施冰雪项目体能训练进校园活动,积极与北京各奥运场馆互动,结合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三是积极推进青少年科普科创平台建设。2022年市体育局、市教委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青少年校外冰上活动中心创建评分标准》《北京市青少年校外滑雪活动中心创建评分标准》,印发了《关于开展北京市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评定工作的通知》,评定了国家速滑馆、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等30家单位为北京市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评选北京市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200所“冰雪运动特色校”。市教委联合市科委、市科协共同印发了《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措施》《北京市社会公共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工作方案》,北京市和中央在京有关场所(馆)提供1153个公益性社会资源,免费服务各中小学校。其中包括专家资源417个,课程资源364个,活动资源372个,涵盖文化艺术、体育健康和科学普及等内容。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冬奥场馆。组织开展面向冬奥场馆的多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室内外一体化低延时定位、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国家速滑馆智慧场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打造智慧化的冬奥场馆。研究建立冬奥场馆联络协作机制,更好推进场馆设施改造、掌握开放利用情况,指导冬奥场馆设施运营管理。深化应用场景驱动,推进冬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馆际数据互联互通。

二是进一步丰富冬奥科普活动。继续举办各级各类群众冰雪运动,丰富“一区一品”活动内容,因地制宜开展冰雪嘉年华、冬令营、体验课、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样的普及推广活动。研发北京市“健身地图”云平台,将冬奥场馆纳入其中,方便市民群众在冬奥场馆开展运动休闲健身。进一步传承北京冬奥精神,保持冰雪运动热度,巩固冰雪运动发展成果,在后冬奥时期再掀冰雪运动热潮。

三是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冬奥科普活动。组织学生进馆科学实践。遴选一批具有开展科学教育能力的冬奥场馆和科技馆、博物馆,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科普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组织科学教师培训,组织发挥“首都科普专家服务团”的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的优势,支持开展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免费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与学校科学课程相适应的体系化配套课程资源,服务教师提升自身科学素质和科学教育能力。

加强体育公园建设,丰富百姓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北京市体育局在答复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第0685号提案体育界别提出的关于“加强体育公园建设,丰富百姓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的提案中表示,北京市体育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园林绿化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力度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要求,“十四五”时期全国将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为此,北京市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各项工作,市体育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园林绿化局编制印发《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京体办字〔2022〕26号),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各区应至少建设2个体育公园的工作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497号),明确体育公园建设标准后,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在现有公园增建体育场地设施方式,2023年全市已建成14个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体育公园。

2024年,全市计划还将改扩建14个体育公园,其中昌平区白浮泉体育公园已在上半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其他13个体育公园正在抓紧推进建设,年底前可完工。

二、关于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体育公园

在2023、2024年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征集过程中,市体育局十分重视体育公园选址工作,明确要求各区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先考虑在人口聚集区建设体育公园。同时积极做好全市层面统筹,力争做到各圈层、各区体育公园全覆盖。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28个体育公园中,首都功能核心区5个、中心城区5个、城市副中心4个、平原新城区7个、生态涵养区7个。28个体育公园均选址在距离居住人群较近、覆盖人口较多、健身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方便周边百姓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

虽然2024年底全市体育公园数量将达到28个,但仅覆盖全市13个区,丰台、顺义、怀柔3个区尚无体育公园,与《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各区应至少建设2个体育公园的工作目标仍有差距。为此,在2025年体育公园建设项目选址过程中,将对暂无体育公园的区予以优先考虑与支持,同时也将继续遵循“生态性、便利性、可达性”的选址原则,确保体育公园既要“建好”,也要“用好”。

三、关于将体育公园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身休闲新形态

已建成和在建的28个体育公园既设置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身器材等基础运动场地,也充分利用公园自然环境打造了飞盘、桨板、露营、无线电测向等新兴运动场景。既有适合中青年健身的活动场地,也有儿童活动区、中老年健身区等,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日常健身需求。

下一步,市体育局还将在体育公园多业态融合上持续发力,将健身场地设施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百姓在体育公园内既可以运动健身,又可以开展休憩、交往、娱乐、休闲、商务等多种活动,将体育公园打造成为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百姓运动交往的新聚集地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身休闲新形态。

今日内容由冰雪头条·冬鼎智库综合整理采写,仅供业界参考。

声明:“冰雪产业”【微信号:bingxuetoutiao】与“冰雪头条”【ID:bxtt2022】公众号资讯发布内容为原创或编辑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相关信息仅供业界交流和了解参考。更多事宜请联系微信号:bingxuejingji,邮箱:bingxuetoutiao@126.com

感谢在采编过程中媒体同仁们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新华社、中新社、中国体育报、央视新闻、新华体育、腾讯体育、新浪体育、网易体育、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环球网、微博、凤凰网、搜狐网、河北新闻网、张家口新闻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北京商报、北京晚报、北京头条、北京冬奥纪实频道、吉林日报、黑龙江日报等

分享、点赞!领导、专家、企业大咖都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