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希望妈妈不要被焦虑带了节奏
青青心理
2024-10-22 13:02:23

     9月25日,浙江。网友路上碰到一个被妈妈丢在路边的小孩,一直在哭泣,因刚上一年级不会拼音,妈妈很生气,半路将孩子扔在路边,孩子自己也不敢回家。拍摄者看到了爸爸来接孩子回家。网友反馈:压力不要给小孩,不求成材,但是要成人。

   评价别人家的事情不出意料大家都很冷静和理智。这种事情看似极端,实则生活中很常见。一般都是妈妈出场。打骂孩子者有之;训斥孩子者更为普遍;这种把孩子仍在路边的属于少数。但是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妈妈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好书、上好学、出好成绩,这无可厚非。天下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好的发展呢?天下哪一个妈妈又会真的狠心对待自己有错误的孩子呢?

      我更多的认为,妈妈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焦虑后的失控反应。人都是习惯于掌控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出乎意料,在不知所措之间就会本能地选择"稳定"让自己不至于发狂。孩子的日常学习是可控事件,"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妈妈吵,打 ,骂,扔孩子都是妈妈在失控之中的本能选择。所以在围观者看起来"这个妈妈疯掉了"!

       我们更应该看到妈妈这种失控背后的因素。妈妈的焦虑如何这么浓厚呢?

      妈妈的焦虑首先来自社会层面——"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父母,特别是妈妈认为如果不严格管教孩子,就容易错失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年轻父母之间讨论的不是成绩就是"报班",网上流传的教育方法也是数不胜数,比如几岁到几岁要学数学、几岁到几岁要学英语..... 妈妈们更加焦虑地要赶上节奏,唯恐落在别人后面。妈妈是被这些"科学"操控的妈妈!

    妈妈的焦虑 来自当下家长对自我各种状态的不满意。借由这份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家长无形中把压力转嫁给了自己的孩子,唯恐孩子浪费了学习时间。妈妈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名师、名校的学习经验,到处搜集优质资源,争分夺秒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的时间被充分利用。好像只有这样内心才能略显安宁,好像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像自己"这么惨'"。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焦虑和恐惧足以忽略孩子当下的年龄段特点和孩子内心世界最真实的需求。

       妈妈的焦虑也可能来自自己的过去,是内心的一种投射。从心理学的视角说,成年人在成长经历中"不被肯定、不被看见"的匮乏感如一个"黑洞"所有对过去自我的不满意,当自己又有孩子时都会显化出来。一个人如果没有被自己的爸爸妈妈肯定和认可过,就不可能产生那种稳定之心。特别是当看到自己孩子不好或犯错误的时候,就"绷不住"了——一种世界就要崩塌的惶恐感再现。
       当然,缓解妈妈的焦虑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这不是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做一次咨询就能够解决的。更多的功课需要妈妈自己从自己身上开始,一点一点去觉察、去探索、去完成。
       而成长期的儿童则需要被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妈妈的爱和肯定来填满,才可以健康发展。因为孩子对自我的认知,首先来自养育者对自己的评判。
     一个内在稳定的妈妈才可以养育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