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文章。
纺织,
一个世人眼中平平无奇的轻工业,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
这是我们大中华吊打全球,
让外人看不惯又干不掉的大板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猿揖别,袭叶为裳。
纺织:上承洪荒 下启文明
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农桑立国、肇造华章;
从嫘祖教养蚕而兴教化,到福祉万民、绘织锦绣。
纺织,让世界上承洪荒、下启文明。
中国纺织,则一度是民族工业的“半壁江山”,
而新乡纺织,则与历史同步,以经纬交织独步天下、引领世界。
从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卫辉华新纱厂,到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个骨干化纤生产企业之一的新乡化纤厂;
从纺织服装出口总值占河南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到纤维、氨纶产能位居世界榜单;
从白鹭龙头企业,到而今中纺绿纤、新科防护、新星特织、长荣线业、洋荣服饰、优沃特实业、华源护神、天邦科技聚点成链、聚链成群的产业版图……
短短百余字,是一代代新乡纺织人曾为国家工业发展的呕心沥血,并在轧轧织机声中,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使我们不仅早已摆脱“穿不暖”的缺衣时代,更以链主企业的硬气成为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实现数千亿元营收的保障,亦成为中国从纺织大国逐步成长为全球纺织强国的王牌。
河南省规划的四大综合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再生纤维素长丝产能13万吨居世界第一、氨纶纤维21万吨居全国第二、绿色纤维11万吨居全国第二……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配套越发完善、不断转型升级中的新乡纺织服装产业链。在这里,一根丝、一方布链接起千家万户,汇聚成产值近200亿元的庞大产业集群。
白鹭集团:生而不凡 世界之巅
这根丝线不仅闪耀着科技的光芒,还编织着品牌的魔法,照亮了中国纺织业的星光大道。
白鹭,诞生于国家和民族百废待兴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斗之中,发展壮大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
从1960到2024,白鹭集团用逾一个甲子的时光书写了一部中国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逐梦传奇。
历史赋予白鹭诸多的责任与荣光:
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个骨干化纤生产企业之一、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外国专家“中国靠自己建设化纤厂,20年也搞不起来”的谬论、新乡市首家上市企业、于强大后将连续纺设备由原来的纯进口逐渐实现国产化……
氨纶智能分拣线
而环保则是白鹭的另一张名片:积极践行碳中和远景规划,产品研发沿着绿色闭环型、低碳循环型、气候稳定型的方向持续创新发展。
开发出两款再生纤维素长丝和氨纶纤维零碳产品;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制造新工艺使纤维制作全过程绿色环保;应用生物法废气治理工艺,打破再生纤维素长丝工艺废气治理技术困境;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国产化Lyocell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研发”打破了国外绿色纤维生产垄断,生产过程绿色环保,被誉为21世纪绿色纤维;“以草代木”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绿色健康、天然抗菌抗病毒的纺织原料,打破了纤维素原料国外掣肘……
菌草纤维
一个个听着名称就让人“望而却步”的突破,实现的正是纺织产业核心技术从“创新”到“创造”的转化。
所有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有成功都是一次次跌倒复盘重生的,所有的答案都是分析拆解调研总结实践的。
2021年初新乡化纤和新乡移动共同打造的省内化纤行业首台5G+AGV搬运机器人投入使用
从年生产能力由建厂初期的5400吨,发展到34万吨,成为再生纤维素长丝产能全球领先、氨纶单产全国第一的企业,产品远销德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份额超过40%。国有资产从6192万元,增长到总资产过百亿元……
白鹭集团氨纶智能生产线及自动落丝设备
“中国驰名商标”是白鹭用薪火相传换来的荣誉,而在河南、新乡的产业链条发展中,新白鹭人有着更高的追求:
主业向着实现“二十万吨长丝、三十万吨氨纶”的发展目标迈进,延伸产业向高档面料、高端印染等关联项目产业延伸,实现白鹭集团全产业链发展。
舍得在看不到的地方付出,用心在看得到的地方努力,做人如此,做品牌亦如此,所以,今天的白鹭在世界纺织服装的舞台上有着“C”位的荣耀。
中纺绿纤:一念既出 万山无阻
被誉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品类中的“明星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纤维、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莱赛尔纤维,成为全球行业争夺市场的又一密码。
莱赛尔纤维(Lyocell纤维)
以绿色可再生的木材、竹子等天然纤维素材料为原料,生产工艺绿色环保无污染,产品性能优越可完全降解,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
莱赛尔纤维是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纤维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世界发展难题,发展莱赛尔纤维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具体举措和有力抓手。
在新乡经开区,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纺绿纤),成立于2015年6月,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莱赛尔纤维,也是国内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莱赛尔纤维生产企业。经过在新乡的三期项目建设,公司莱赛尔纤维年产能达11万吨,居国内第二,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也使新乡成为全球大规模的莱赛尔纤维生产基地之一。
回顾中纺绿纤在新乡这片沃土上短短9年的发展历程,所有人都不得不对这份一念既出、万山无阻的信念所折服。
从1.5万吨到11万吨,中纺绿纤用了九年,可在此之前,依托于科技创新支撑和产业体系协同作用,股东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1998年至2015年,十八年磨一剑,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克服国外技术封锁、配套产业不足等困难,从实验室到中试线,再到与中纺绿纤共建的千吨线,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纺绿纤成功完成万吨产线产业化落地,实现莱赛尔纤维全国产化,拥有包括技术、装备和工程的全套国产化能力,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解决了国内莱赛尔纤维产业“从无到有”的问题,成就了我国生物基纤维领域“绿色制造”工业化的重要突破,亦是我国由纺织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性技术之一。
在莱赛尔纤维产业化过程中,中纺绿纤打出“提产量、扩品种、优品质、强品牌”组合拳,持续拓展新产品种类、促进下游应用开发、加强提质增效、推动原料国产化,带动国内莱赛尔纤维行业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生产成本有效下降、产品应用不断丰富、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时至今日,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品种已经涵盖普通型(绿纤®希赛尔G-FIBER®THINCELL)、阻燃型(绿纤®安耐纤G-FIBER®FR)、竹浆型(绿纤竹)、交联型(绿纤®优赛尔G-FIBER®UNICELL、绿纤®芙赛尔G-FIBER LF)、无纺专用型(卫赛尔G-FIBER®NWCELL)等多品种多规格产品。
从衣被天下到国防军工,从交通运输到医疗卫生,从环境保护再到新能源开发,产自中纺绿纤的莱赛尔已拓展到了全国及世界的各个行业,继续推动国内莱赛尔纤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未来,中纺绿纤将持续秉承科技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宗旨,践行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产品升级及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绿色生态圈,助力双碳目标,共建美好未“莱”。
新科防护:迎风而上 自成羽翼
莫忘当初的梦想,再美丽的风景也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科防护梦想墙上的话。
1998年,源于莱茵河畔那场PPE行业盛宴的震撼,让新科防护的创始人尚军心生梦想:一定要让中国制造的防护产品走向全球。
2007年,怀着做PPE行业全球最佳生产供应商的愿景,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专注于功能性面料的外贸市场。
2009年,初建服装生产团队,开始进军防护工装行业。
一路走来,因为沟通问题痛失客户、委屈赔偿、资金窘境……新科遇到的困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甚至一度想到放弃,但生平长进皆在受挫之时的信念,让他们迎风而上、自成羽翼。
而今17岁的新科,已经成长为一家同时具备功能性防护面料与功能性防护服生产及性能参数检测全覆盖的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到面料供应400万米、服装生产100万件。以绿色环保系列、阻燃高强力系列、阻燃防电弧系列、本质纤维系列、舒适针织系列等为代表的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焊、船舶、天然气、电力、冶炼、军警、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等行业。
2019年,新科防护成功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创立自主品牌,被中国海关表彰为“中国外贸出口标杆企业”,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高端市场,成为中国防护产品领导者、世界级工装方案解决者。
只有对原材料的追本溯源,才是一件好衣服的开始,只有厚德载物的初心不改,才能让一件衣服成为所有普通劳动者的安全守护。
新科,做到了。
纺织:工业之基
纺织业的崛起,一直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400年前英国从纺织业起步,让日不落帝国深刻人心。200年前美国纺织水平开始赶超,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逆袭,成为纺织品出口全球第一的国家,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依靠纺织服装的根基,我国开启制造业的崛起之旅,一跃成为全球十大最顶尖纺织强国中排第一位的国家,而且还是全球纺织产业最大、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纺织业的产业转移路线,基本就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路径。
因为,纺织业前面带动的是农业,后面带动的是机械、是新材料、是大国竞争。所以,于国家战略来讲,如果房地产、汽车是锦上的花,那么纺织服装就是雪中的炭。
而今,我国一年纤维加工总量约占世界百分之七十,生产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服装,纺织服装年出口3000多亿美元,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还多。同时我们也是最大的消费国,一年服装消费一万两千亿。
换言之,不管是市场竞争力还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我们都是全世界最强的存在。
当最大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合二为一的时候,按理来说我们足以垄断行业了,但实际上国际名牌却大多数还是欧美的。
换句话说,我们用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工厂、自己亲自加工,但成品只能拿来给国外品牌贴牌才能卖出好价钱。我们拥有强大的产业链,却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民族品牌。
时至今日,缺乏国际大牌仍是我们所有服装人不得不面对的隐痛,也是我们一直在在努力赶超的短板。
河南瑞倍特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建强说,这份锥心之痛同样影射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链上,该链呈现化纤大而强、织布服装散、小、弱问题。目前,他们公司除继续依托新乡本地特种功能性面料优势与海内外知名服装品牌进行对接外,还正谋划与我市服装产业链条的“上游”企业一道,抢滩高附加值的成衣市场,打造新乡自己的服装品牌。
“这里面有一种使命感在,不仅是我,这是咱新乡绝大多数‘纺织服装人’共同的一份魂牵梦萦的情怀,是我们必须要迈出的一步路”。陈建强说。
当下可为 未来可期
纺织服装产业历来是新乡的传统产业,并早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现有规上纺织服装企业104家,占全市1911家规上企业的5.4%,主要分布在经开区、辉县市、延津县、卫辉市、新乡县、获嘉县等地区。
主要产品有再生纤维素长丝、氨纶、绿色纤维、优质棉纱、机织面料、针织面料、特种防护服和女装、西裤等。拥有棉纺锭约200万锭,再生纤维素长丝产能10万吨(世界第一),氨纶纤维21万吨(全国第二),绿色纤维9万吨(全国第二),机织印染4.12亿米,针织印染3.71万吨;拥有年产工装、运动服、工业特种防护服1000多万件,针织服装260万件,西裤600万条的能力。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2023年1-10月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
为此,我们于去年推进专班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化改造、织造、染整、服装品牌打造等补链方向,制定了《新乡市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四图谱六清单,提出了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
依托新乡化纤、中纺绿纤等龙头企业及中纺院中原分院、白鹭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继续做大纤维、做强纺纱与织造、做新服装、突破染整。进一步强链补链,大力发展高端棉纺、绿色纤维,积极拓展特种面料、专用服装等优势领域,补齐新型绿纤面料纺织、染整等产业链短板,加快培育引进知名服装品牌,扩大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比重,实现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全链条协同发展。重点实施新乡化纤年产5000吨菌草生物质纤维产业化研发中试项目、护神特织服装厂改建项目等项目。到2024年,纺织服装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75亿元。
强链的“落地方略”和“支撑方法”也一并刻画:
通过引进培育优质项目、拓展市场渠道、加快园区建设、推动链条衔接、参与重大活动、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实现做大化纤、做强纺纱与织造、突破染整、做新服装等目标。
与强链方法相对应,与我国品牌价值欠缺相同,新乡纺织服装产业链正在向品牌进军。
所以,我们不能表面看如今有没有国产奢侈品,有没有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毕竟品牌的崛起依赖于国家的崛起,依赖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过去的几十年,我们的纺织服装企业忍辱负重、苦心孤诣,在全球舞台上,中国织梦者挥舞着自己的绣花针,勾勒出了纺织业的千山万水,绣出了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的盛世华章。
换来的是无论从原材料还是服装成衣亦或是制衣机械,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有了运筹全球市场的能力,都有了做到世界第一宝座的荣冠,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将来一定会有一大批国货鱼跃化龙、破茧成蝶,在全球最强供应链的中心,扶摇直上九万里。
届时我们可以骄傲的把这些印着中文的品牌、刻着汉字的logo挂在身上,成为辐射为世界的中国制造。
让我们一起期待那天的到来。
【鸣谢】新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
总 监 制:陈 伟 王文波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韩升阳
责任编辑:嘉俊 文艳 杨杨 雅婷
投稿邮箱:xyxx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