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第三届“转型与创新:数智时代的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学术工作坊在郑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11-13 18:05:2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

  11月9日,第三届“转型与创新:数智时代的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学术工作坊在郑州大学举行。本次工作坊旨在共同探讨影视理论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为数智时代视听人才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片 1.png

  (与会专家学者与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们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河南省内业界专家、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全体研究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会议。

图片 2.png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陈晓伟)

图片 3.png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孙保营)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孙保营向各位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孙保营将郑州大学的办学历程、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等情况向专家们一一介绍。他谈到,智能化是摆在影视创作的前沿问题。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响应时代变迁、主动拥抱变革,汇聚国内顶尖力量,为影视创作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图片 4.png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王海洲)

  随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海洲代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向筹备工作坊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表示感谢。他表示,影视文艺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国之大者、把握时代脉搏,在追求精品化道路上不断前进、佳作迭出,显示出影视文艺创作的锐意与创意。最后,王海洲祝愿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越办越好,期待工作坊影响力不断扩大。

  会议的上半场由王海洲主持,学者们围绕“数智时代的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作了题为《数智时代的学术转型》的发言,他从“何谓数智时代?为何学术转型?数智+学术: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数智学术的人文学术:数字人文,以及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电影研究:CCKS”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研究员发言题目为《新文科、计算思维与影视学科建设》,他从新文科概念谈起,认为中国的新文科在数智时代恰逢新机遇。并详细探讨了当前中国特色中国影视学科建设中的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聂伟的发言题目是《情境共融:影视理论巡航与自适应实践》。他认为,当前在面对业态的不确定性时,需要师生培养三种能力:一是数字共情能力,数字技术能赋能情感,AI不是超能力,而是能带给人情感呈现和丰富补充。二是场景通感能力,能弥合师生之间的圈层鸿沟。三是学科的共通能力,需要网络田野、统计、数据模型运用和理解能力。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硕士生导师邱秉常教授发言题目为《数智技术驱动影视理论创新》,他认为,新型影视消费群体的出现,体现在年轻观众需求多样化、消费习惯个性化。已经运用的AI辅助情节生成和结构编排、对话编写和角色塑造、AI辅助场景构建和氛围营造等技术,对电影剧本创作也有深远影响。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雄杰教授发言题目为《技术进化与情感表达:新技术影像生产逻辑与审美构想》,他认为,后机械复制时代下新技术影像的生产逻辑应从3方面去理解:大众化生产、文化的标准化、反向嵌入与参与。


  会议的下半场由聂伟主持。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洲教授作了题为《当下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思考》的发言,他认为,中国电影理论、电影史的研究应回归电影本体,重视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区别于西方电影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树立中国电影本体的意识自觉。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范志忠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数智时代的未来电影》。他认为中国电影要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在继续完善传统电影工业基建的同时,还应牢牢抓住当前全球方兴未艾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所提供的变革机遇。

  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博士生导师马池珠教授的发言题目是《AIGC 环境下的影视类一流专业建设实践》,他认为影视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也能带来新的教学内容。AI行业发展助推创新能力培养,智能技术能够带动影视制作推陈出新,使人们从规模化的简单生产中解放出来,大数据技术可以挖掘影视教育中的潜在模式、规律和趋势。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徐鹏的发言题目是《数智时代电影艺术创作的变与不变》。徐鹏从当前“文生文”“文生图”和“文生视频”中较为出色的3款AI谈起,介绍了LLM(大语言模型)。

图片 14.png

  (圆桌论坛一:李强、高雄杰、李道新、范志忠、陈雷;主持人:王莹)

图片 15.png

  (圆桌论坛二:邱秉常、王海洲、吕培;主持人:张楠)

图片 16.png

  (圆桌论坛三:杨天若、马池珠、徐鹏;主持人:陈晓伟)

  在工作坊的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就诸多议题与现场师生互动答疑。李道新认为,教师在面对网生一代时知识结构可能存在短板,育人者应保持持续学习,像北大、郑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应发挥自身优势增加校内多专业对话机制,在本科强化视听教育和提升审美,在筑牢基础素养后进一步发展硕博期间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图片 17.png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强)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李强认为,AI时代的到来对目前影视制作业界存在影响,整个行业充满热情期望。5G和智能时代存在机遇,一切都有可能。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靠作品、产品。河南省内目前已经打造出全国首家虚拟影院,面对转型发展之必经之路,河南广电行业大有可为。

图片 18.png

  (青年文艺创意新锐导演 陈雷)

  2021-2023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青年文艺创意新锐导演陈雷从自身做导演的习惯谈起,在他看来,创新不是创作的关键,把自己带入到大众才是。很多业界的变化不是符合常规的、理论的、经验的。AI内容创作仍然需要更多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内容,前景巨大。

  范志忠认为,自己作为被时代推着走的一代,一直践行着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现代的年轻人比起过去有更多的主动权。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很多行业,包括剧本创作等。但是最顶尖的编剧还会存在,因为其需要大量的创作功力。

  高雄杰认为影视行业最后拼的是才华。面对影视行业在AI加持下崛起的各种做法和丰富产品,同学们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实现长期学习和成长。

  王海洲用“艺术领域有高原无高峰”“人文社科领域有专家无大师”两句话来表达对当前文艺创作现状的看法。他认为未来的影视创作应立足当下、立足本土,人才培养应是多元立体的、实践的、有成果的。

  邱秉常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师的研学能力、机构的破旧立新和制度的改革探索,非一朝一夕之功。

  马池珠认为,申请新专业,需要得到校内决策层的支持,在培育人才方面,就业率的提升应着眼于社会上一线工作者的吸纳,聘请电视台专业人士联合培育。AI时代新专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唯一可能比较有困难的点在于师资队伍的打造。

图片 19.png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吕培教授发言)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吕培从非影视的视角出发,谈到计算机学院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但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综合性大学可能面临很多细节问题。例如,授予的学位归属哪个学科、学院,学生学籍、教师工作量酬劳如何交叉管理等问题。

图片 20.png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天若)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杨天若人才培养的三个领域“前段-中端-后端”可以立体化建设,前端脚本和艺术理念上,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较为擅长,中端的技术路径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可以负责制作维护,后端的宣发和运营上新闻与传播学甚至其他学科能发挥特色。

  徐鹏认为影视与计算机联合培养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两专业思维模式上和师资投入分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弥合。与其花费巨量资源追赶时髦和新技术,不如稳固自身优势特色。

图片 21.png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炯炜)

  最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炯炜主持了学术工作坊闭幕仪式。他表示,面对数智时代的转型与创新,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一定会立足本土,扎根人民,以自身特色铸就中原大地上影视创作研究前沿的先行军,为其他兄弟院校的变革转型提供引领,成为国内影视创作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编辑: 温小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