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古地名,原指在今甘肃敦煌瓜州一带居住的少数民族,称陆浑戎。春秋时期,秦晋两国把居于此地的允姓之陆浑戎,东迁于伊河中上游的嵩县地区,从此嵩县有了陆浑县、陆浑关、陆浑岭、陆浑山、陆浑水库等系列地名。
顾祖禹编纂的《读史方舆纪要》载:“陆浑关,在县北三十里。旧《志》云在伊阙县西南。更始二年,赤眉贼西攻长安,分其众为二部:一自武关,一自陆浑关,两道西入。盖由陆浑西北趣函谷道也。”《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古迹》篇载:“陆浑关在嵩县北。《汉书·地理志》曰:陆浑县有关。《唐书·地理志》曰:陆浑县有故关。”陆浑关是西汉时期所建的一座古代关隘,位于伊河中游的嵩县、今陆浑镇陆浑村附近,地处伊河、焦涧河交汇处,扼伊河之险,是古代中原通往陕西、洛阳通往南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6月中旬,对陆浑故城城墙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北部城墙夯土的始筑时代为汉代,即汉代陆浑关关城遗址。
陆浑关作为古代重要关隘,历经战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统兵经陆浑关伐陆浑戎,至洛阳陈兵于洛河之滨,向周王朝显示力量,问鼎中原,周定王使王孙满慰劳楚王。新莽末年(24),赤眉起义军兵分两路西攻长安,其中徐宝、谢禄等率领的一部农民军,就是经陆浑关、大坪、穆册关西进,更始三年(25)正月,两路军俱至弘农(灵宝),会合后继续西进,攻下长安。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降唐后被李渊派往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安抚昔日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时,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李密大为恐惧,决定叛乱。王伯当多次劝阻无果,李密率部袭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西南),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汝州)投奔旧部张善相。唐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兵埋伏于陆浑关南今三涂山崖口附近,腊月三十(即公历 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经过,被盛彦师伏兵全部杀死,李密首级被斩后带回长安,李渊派人将李密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徐世(徐茂功,唐著名军事家,曾任兵部尚书等职)见到李密首级后献黎阳投降,请求收葬李密首级,得到李渊允许。徐世以君王礼葬李密首级将李密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七仞。其尸体暴于三涂山西南扎死沟荒野,被当地百姓掩埋于崖口南三里处的黄坪村坡岗上,百姓称李密尸身墓。李密甚得人心,军民为其追悼,悲痛万分,不少人哭得呕血,常有瓦岗军旧部到此泣哭祭奠,捧土封冢。
国共内战期间,在陆浑关附近发生了著名的陆浑岭之战。1947年9月5日,嵩县城被共产党领导的九纵二十七旅占领。9日,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率全副美式装备的整编三师(整三师,1946年在定陶战役中被晋冀鲁豫野战军消灭,后蒋介石重组三师,亦称新三师)分别由宜阳、龙门、临汝镇绕道迂回嵩县,企图合击解放军于嵩县陆浑关附近。14日,九纵司令员秦基伟令二十七旅向嵩北地区集结,决定以优势兵力于陆浑岭地区设伏,围歼整三师一个旅。战斗激烈进行时,方知当面之敌为4个旅,敌强我弱,九纵部队立即撤离战场,东渡伊河分散敌人,此次战斗双方参战人员都在万人以上。陆浑岭之战是解放战争期间,在嵩县地区发生的国共两党正规部队间最大的一次战斗。该战歼灭整三师1000余人,解放军亦伤亡500余人。
陆浑水库位于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坝址修建在嵩县盆地出口峡谷地段的陆浑关附近,坝址底部河床宽320米,是国家20世纪60年代在黄河中游修建的一座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库。1959年12月开始兴建,1965年 8月底建成,共计投资1.68亿元。水库建成后,在防洪、发电、灌溉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下游伊川、偃师、汝阳、临汝、巩义等地提供了大量农田灌溉用水,为洛阳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继续为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