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踏雪寻梅:小小说《桃源人家》赏析
侯发山
2024-09-27 14:05:53

物理空间·精神世界

——《桃源人家》赏析

 

世间之上上风景,均为物理空间和精神世界契合之佳作。“良田美池桑竹”与“鸡犬相闻”营造的物质和灵魂的时空便成为一种世外生存的符号。《桃源人家》以现代的视角,把古老的故事赋予全新的内核,给现代文明进程中的逐利者、纠结者、找寻者、守望者寻觅到了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小说在一种寻觅状态中开启了主要人物晓晓的旅程,借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把桃源人家外在与内里的完全形态呈现于读者面前。

老庙是个洗涤一切快节奏产生的倦怠的物理空间,山峦起伏,杂花生树,绿意油油,屋舍俨然,小河蜿蜒……分不清哪是自然风光,哪是人文景观。这段描写,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着痕迹地融为一体,老庙秀美、明丽、纯朴的山水田园风光以静态的画面呈现,以动态的画轴铺展,世外桃源的特质全然具备,渲染了幽静的气氛,对人物闲适、愉悦、轻松的心理起到了烘托的作用,推动着情节向纵深发展,暗示作者追求纯美、善良、洁净的主题。

再美的山水,没有人类的活动,剩下的只有死寂和荒蛮。作者给这幅明丽的画卷配上几户人家,这幅画便炊烟袅袅,烟火气十足,充满了暖意。作者又借晓晓的眼睛,把镜头聚焦,一张大特写突出了人的精神内涵,发生在她与山里人之间的故事便直抵人最易被触动的神经线。

一汪碧水的诱惑使晓晓忘情地戏水和联想,“猛然看到一个山坡上一个男人盯着自己,晓晓‘啊’地声惊叫起来”。那个男人也像是被惊醒似的,摇头晃脑,又唱又跳走远了,一边走一边把自己的一只鞋子甩到了山沟里,那样子倒像个神经病”。这一组镜头捕捉到了人心理的最细微之处,晓晓的惊慌和窥视者的掩饰在一种极为不自然又极为自然的情境中被演绎得十分巧妙,“疯子”的行为又对下文诸多环节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于是,作者让晓晓借到村民家讨吃的去打听“疯子”的情况,安排了一对老夫妻的出场。老夫妻这一形象,可谓桃源精神的代表。在都市充满铜臭的经济生活中,钱与物的交换是渗透在骨子里的自然意识,那是商品社会的特征。当晓晓以一种交易的心理揣摩那一晚鸡蛋面条的价格时,老汉只是笑着说“说啥钱呢”。这是一块没有被物欲的浊水冲刷浸染的土地,淳朴的人情味与山外的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又充满了时代气息,从而使作品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小说的结尾也是小说的高潮,设置巧妙,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表面上看似人们没想到“疯子”原来就是老汉的儿子,且是装疯;实际上前面都有铺垫之处,“二三户人家,民风淳朴”,与后文大家口风一致、保护女性隐私相呼应;那个男人“摇头晃脑,又唱又跳走远了”,与后文“这个疯子不打人,不骂人,整天就会疯疯癫癫地瞎唱”相照应;晓晓问大爷村里是否有个疯子时,老汉顺嘴说道“有”等,使情节的发展十分合理。既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又给人以十分开阔的想象空间。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便由这一家人的言行体现出来,“桃源人家”的意蕴也由此凸显:其一,这里环境幽静,生活安逸,与陶潜的桃源极为相似。其二,这里与山外有空间的阻隔,极少受到物欲潮流的冲击,生活安乐,人际关系和谐,是充满真善美的理想世界。作者以桃源人家这一意象组合为描述核心,表达了对善良淳朴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小说的成功之处正在于物理空间和精神世界的完美映照。桃源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不违天道,不违人道,顺天意,顺人伦。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应建构一个精神的桃源,那怕身在闹市,也会盛开一丛极淡的雏菊,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明丽纯净的颜色。唯有如此,人们才不会像《桃花源记》中的太守,苦苦寻觅,直至终老也不能与桃花源有任何交集。

 

【附原作】

桃源人家

侯发山

 

据从老庙回来的驴友讲,那里山高,植被好,一条小河清澈见底,空气格外清新。二三户人家,民风淳朴,吃饭,住宿,都还不收钱……晓晓就心动了,打算去一探究竟。周六,她搭乘早班车出发了,两个小时后抵达镇上,然后转乘当地的面包车进山了。公路虽不宽,却是平整的水泥路,并不颠簸。面包车跑了一个多时间,终于把晓晓运到了目的地。

一下车,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像个盆地似的,四周都是高低起伏的山峦,有的山峰似莲花,有的像乌龟,有的如骆驼。山坡上深绿,嫩绿,浅绿,层层叠叠,郁郁葱葱,像是给山坡披了一件绿色的披风。山风扑面而来,夹杂着花香、果香,还有玉米的芬芳。晓晓闭上眼睛,贪婪地呼吸着,呼吸着。往那些树丛中间瞧,隐约可以看到石头砌就的房子,无疑,那是农家院落。除了各种鸟鸣,还有鸡鸣犬吠的声音,并不热烈。公路下面的沟里,便是小河。河水蜿蜒,不知道源头在哪里,更不清楚要流向哪里……好一个世外桃源啊!晓晓忍不住感慨道。

日头爬到了半空中,毫不吝啬地发出火辣辣的光芒。晓晓擦拭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完全是下意识地,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小河边。

山谷狭窄的地方,汇集了一汪水,碧绿碧绿的。晓晓就后悔没有带泳衣。她环顾左右,四下看了看,不见一个人影。她就急慌慌脱掉衣服,钻进了水里,鱼似的自由自在游起来。晓晓感到一种彻骨的清凉和说不出来的舒服。

晓晓仰躺在水面上,两手大鹏似的展开,轻轻地划着水。在来之前,她上网搜了一下“老庙”的来历,老庙又名玉仙圣母庙,玉仙圣母就是王母娘娘,她老人家曾在这一代养蚕纺丝,后人修庙纪念,时间久了,这地方便成了“老庙”。晓晓想,当年王母娘娘的七个仙女是不是在这地方洗澡的?七仙女的衣服是不是在这里被牛郎偷走的?想到这儿,晓晓睁开眼睛,猛然看到一个山坡上一个男人盯着自己,晓晓“啊”地声惊叫起来。那个男人也像是被惊醒似的,摇头晃脑,又唱又跳走远了,一边走一边把自己的一只鞋子甩到了山沟里,那样子倒像个神经病。

晓晓回过神来,急忙从水里出来,顾不得身上湿淋淋的,忙把衣服套上,心跳才恢复正常。

晓晓在水池边坐了会儿,湿漉漉的头发已被日头给晒干了,她便沿着山坡上的小路往上走。她不敢在河沟里久停,她怕那个疯子杀个回马枪。

时间已经过了正午,晓晓打算到一家村民家里讨点吃的,主要的是打听一下疯子的事情。

晓晓就近寻到一户人家。院子里一棵皂角树,有些年头了,树干怕是两三个人合抱不住,树冠遮天蔽日,整个院落散发着阴凉。三孔窑洞。院落里有个石桌子,周边是石头凳子。一个篱笆围起来的菜园,一畦一畦的,有西红柿,有豆角,有黄瓜,还有一些,晓晓叫不出名字,花红柳绿,热热闹闹,很是养眼。家里只有老夫妻两个,看到晓晓,笑盈盈迎上来,像是多年不见的亲戚来了。老大娘说:“城里来的吧?闺女,吃饭没?想吃啥大娘给你做。”

山里人真是热情!晓晓说:“大娘,我……鸡蛋面条吧。”

老大娘说:“好,这好办,想吃肉却难。”

“多少钱一碗?”晓晓紧跟着问了一句。她知道,有两个行当在交易前必须谈好价钱,要不然,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一个是理发,一个是吃饭。

“说啥钱呢。”老汉笑了笑。

“就是,就是,多添碗水的不是?我们也没吃呢。”老大娘转身去灶间忙活了。

院子的角落有个灶台,老汉把锅放上,抓起一把干草燃着,再架上几根柴火,一阵噼里啪啦,火就慢慢起来了。

晓晓想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问道:“大爷,咱这个村是不是有个疯子?……”

听到晓晓的问话,老汉没加思索,顺嘴说道:“有,有。”

晓晓的心放到肚子里了。

老汉又问:“你见到疯子了?”

晓晓点点头忙又摇摇头。

老汉说:“没事,见到了也不用害怕,这个疯子不打人,不骂人,整天就会疯疯癫癫地瞎唱。”

返程时候在路边等车时,遇到一个当地村民,一个中年汉子。晓晓打听那个疯子的事情。中年汉子的说法跟那个老汉几乎一模一样。

晓晓彻底放心了。

好多年后,晓晓带着老公和孩子又到了老庙。在老汉家打点午餐的时候,晓晓装作无意间提起了那个疯子。老汉回忆半天才想起当年的事。当然,他没有认出晓晓来。老人呵呵一笑,说,那个“疯子”是他的儿子,不是真的疯。儿子无意中发现一个外地女孩洗澡,故意装疯卖傻的。

为啥子?晓晓怔了下,一时没明白过来。

老人说,他要不那样做?人家女孩怎么活啊?

一下子,晓晓心里边塞得满满的,暖暖的。

 

             (摘自侯发山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oufashan66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