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红旗渠”
提到“红旗渠”,全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友人,无不伸出拇指点赞和佩服!
此次旅游,我们专门参观了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旅游团中的我们五位老人专一合了影。
“红旗渠”这项造福民众的工程,被列入世界第八大奇迹,继秦代的“万里长城”之后,又一次敢想敢干的伟大创举。“红旗渠”不愧为人造天河,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传统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林州市(1994改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人们与牲畜饮水困难。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32岁),为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率人深入太行腹地山西平顺境内寻找水源,发现漳河水充足。在实地勘察后,作出了引水出山的壮举。自1960.5-1969.10动员了3.7万民众,用铁锤和钢钎凿出了长达1500公里(含支流)的人工天河,当时称其为“引漳入林”工程。施工中没有筐子自已编,没有炸药自已造。参加民工每天吃的是玉米面和红薯,在愚公移山精神的鼓舞下,战天斗地,不畏艰难。杨书记亲临工地指挥,鼓舞士气。他看到施工现场红旗飘扬,干劲实足,心有感触,遂命名为“红旗渠”。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凭借一锤一钎两只手,住山缝,宿崖洞,摘野果,挖野菜,用超乎寻常的坚强毅力,逢山打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打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从而涌现了43位特等模范、228位甲级模范,一群群鲜活人物的血泪史,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这世人皆知“红旗渠”55年的光荣经历,可又谁知道那位总设计师和工程施工的总指挥杨贵在文革中,却被人以“秦始皇修长城”坑害百姓之罪名进行摧残批斗。当时是解放军的一位连长发现后,报告师部,出动一个连的兵力抢救,住在军营实施保护。杨贵书记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提升为安阳市委书记,后调任中央部委机关工作,九十岁寿终(1928-2018)。
游览红旗渠,杨贵书记的《赠言十水》似在耳边萦绕——
祖祖辈辈缺水盼水,
红旗渠引来漳河水,
水库蓄住了山谷水,
红旗渠灌满库池水,
浇地渠库池齐放水,
一渠水可顶两渠水,
平整土地合理浇水,
大家都来节约用水,
关键保好渠管好水,
林县就不再愁缺水。
诗人刘文博有诗赞曰——
《红旗渠》
太行峰峦织锦秀,春风四月访林州。
十年血泪化奇迹,七万党群数风流。
劈山削岭天河至,战天斗地漳水收。
愚公美德传百世,红旗精神炳千秋。
《青年洞》
渠水万年青,天道自酬勤。
洞破通天地,山移泣鬼神。
自强写奇迹,群力记汗青。
精神永不朽,思想励后人。
山翁老郭不才,即兴之——
红旗渠精神鼓舞,山翁从此不困惑。
杨贵事迹受感动,大风大浪能渡过。
共产主义有信仰,天塌地陷可顶着。
世事风云难预知,关键时期看老郭!